【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采用磁吸式充电的移动终端也越来越多,如:采用磁吸式充电的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基本上都是在移动终端的第一充电接口和对应充电器的第二充电接口(如数据线上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的充电接口)上设置永磁铁,依靠永磁铁之间的吸力来固定连接。这种磁吸式的充电接口,一般是设置于移动终端外壳的表面和充电器数据线的表面,容易对机械手表、磁卡等对磁敏感的产品产生影响,甚至是消磁;并且配置磁性较强的充电接口的移动终端,还有可能影响航空安全。此外,永磁铁在一些极端环境下(例如:高温,强冲击)容易被消磁,影响充电时的连接强度,进而影响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磁吸式充电的移动终端容易对磁敏感的产品造成影响,甚至由于自身消磁而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备本体部,所述设备本体部内设置有电池;/n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充电器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充电器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所述充电器设有第一磁性件;/n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上,所述第一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部,所述设备本体部内设置有电池;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充电器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充电器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所述充电器设有第一磁性件;
第一电磁体,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上,所述第一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磁体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源、第一子开关元件、第二子开关元件、第三子开关元件和第四子开关元件;
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分别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相同;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所述第一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场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接触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场通信NFC模组,所述NFC模组与所述第一电磁体中的第一线圈连接,以复用所述第一线圈;所述NFC模组用于扫描射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频识别RFID模组,所述RFID模组与所述第一电磁体中的第一线圈连接,以复用所述第一线圈;所述RFID模组用于辐射射频信号。
9.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本体部,所述充电本体部适于连接电源;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充电本体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适于与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充电器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所述电子设备设有第二磁性件;
第二电磁体,所述第二电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电磁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磁性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电磁体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磁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驱动电源、第五子开关元件、第六子开关元件、第七子开关元件和第八子开关元件;
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六子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八子开关元件连接;
所述第五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七子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六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八子开关元件分别接地;
其中,所述第五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八子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相同;所述第六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七子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二电磁体设置,所述第二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磁场强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接触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频识别RFID模组,所述RFID模组与所述第二电磁体中的第二线圈连接,以复用所述第二线圈;所述RFID模组用于辐射射频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场通信NFC模组,所述NFC模组与所述第二电磁体中的第二线圈连接,以复用所述第二线圈;所述NFC模组用于扫描射频信号。
17.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
18.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电磁体;所述设备本体部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充电器的第二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适配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充电器为所述电子设备充电,所述充电器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电磁体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部上,所述第一电磁体与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设置;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分离的第二信息;
响应于所述状态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第二电磁体;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信息;
所述响应于所述状态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包括: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电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力减小,以及向所述充电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充电器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磁体的磁力减小,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分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磁体连接;
所述响应于所述状态信息,调节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磁性,包括: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电流,以使所述第一电磁体具有磁性;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信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停止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电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源、第一子开关元件、第二子开关元件、第三子开关元件和第四子开关元件;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体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连接;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分别接地;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电流,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第一方向的电流;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停止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电流,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子开关元件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子开关元件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第二方向的电流,并在达到预定条件后,控制所述第一子开关元件、第二子开关元件、第三子开关元件和第四子开关元件全部断开,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停止向所述第一电磁体输出电流。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东,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