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708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电极的连接状态;若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控制电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获取所述电池组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电阻值;若所述第一电阻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值相匹配,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对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安全、可靠,且可维护性较高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方案。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system, equipment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电池组的充放电技术也得到较高的重视。以目前普遍采用的机器人来看,其内部大多采用的是不可拆卸的电池组设计,在这类设计方案中,电池组大多采用直接输出的形式,而无电池单体输出保护,同时,也缺少电池组充电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同时,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的多种应用场景需求,例如,电池组单体存放保护需求、电池组在机器人外部的单独充电保护需求、电池组在机器人内部的充电保护需求等,以目前的充放电控制技术,还无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可维护性较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电极的连接状态;若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控制电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获取所述电池组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检测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电极的连接状态;/n若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控制电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获取所述电池组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电阻值;/n若所述第一电阻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值相匹配,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对端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电极的连接状态;
若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控制电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获取所述电池组与对端设备之间的第一电阻值;
若所述第一电阻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值相匹配,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对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池组的正极、负极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电极的连接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控制电极与所述对端设备之间的第二电阻值;
若所述第二电阻值与预设的第二参考值相匹配,则确定所述正极、所述负极以及所述控制电极同时处于导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电阻值与预设的第一参考值相匹配,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对端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类型,若所述对端设备为主机,则检测并判断所述电池组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的保护电压;
若所述电池组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保护电压,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主机,并根据所述主机的控制需求开启电压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电池组的当前电压大于所述保护电压,则通过所述控制电极将所述电池组的充电通路开关控制权转交至所述主机,还包括:
检测所述主机与充电桩连接状态;
若所述主机与所述充电桩相连接,则通过所述主机的充电通路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延迟预设时间后开启的电压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池组的当前电压是小于预设的保护电压,则监测所述主机是否与充电桩相连接;
若所述主机与充电桩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紫阳张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