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PLC法分离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其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HPLC法分离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其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Hydrochloride)于2001年2月上市,为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的单一光学异构体(西替利嗪TP-异构体),由UCB公司研发,为选择性组胺Hl受体拮抗剂,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的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较小,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处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哮喘等,具有作用起效快、效应强而持久和副作用少的优点。盐酸左西替利嗪适用人群广泛,可用于儿童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盐酸左西替利嗪化学名R-2-[2-[4-[(4-氯苯基)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分子式为C21H25ClN2O3·2HCl,结构式如下式I:基因毒性杂质E的化学名称为2-(2-氯乙氧基)乙酸,结构式如下式I ...
【技术保护点】
1.从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中分离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填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高效液相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以磷酸二氢钾缓冲盐、甲醇或/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将基因毒性杂质E分离,所述基因毒性杂质E为2-(2-氯乙氧基)乙酸,结构式如下式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从盐酸左西替利嗪原料中分离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填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高效液相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以磷酸二氢钾缓冲盐、甲醇或/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将基因毒性杂质E分离,所述基因毒性杂质E为2-(2-氯乙氧基)乙酸,结构式如下式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二氢钾缓冲盐和所述甲醇或/和乙腈的体积比为90-95:5-10,所述磷酸二氢钾缓冲盐的浓度为0.01mol/L-0.03mol/L,所述流动相的pH值为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8-1.2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时间为≤60分钟。
5.鉴定盐酸左西替利嗪和/或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效液相检测器的波长为200-220nm,利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将盐酸左西替利嗪和基因毒性杂质E进行分离;若在保留时间为7.400±0.05分时出峰,则判定为含有所述基因毒性杂质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保留时间为17.793±0.05出峰,则判定为含有盐酸左西替利嗪。
7.检测盐酸左西替利嗪和/或基因毒性杂质E的方法,所述盐酸左西替利嗪基因毒性杂质E为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分离
用填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的高效液相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以磷酸二氢钾缓冲盐、甲醇或/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邦胜凯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