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37493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冠状病毒的检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能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并分型;与此同时,还提供了包含所述组合物的试剂盒,所述组合物的用途,以及用于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结合荧光探针法和熔解曲线法,能够在一管同时检测七个冠状病毒并进行分型,其成本低,通量高,耗时少,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并且操作简便,单管操作避免由于样本间交叉引起的假阳性和环境污染。

Composition, ki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corona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更具体地,属于冠状病毒的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能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并分型。
技术介绍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可以感染许多动物物种,包括人、蝙蝠、狗、猪、老鼠、鸟、牛、鲸、马、山羊、猴子等。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包括α属的229E和NL63,β属的OC43和HKU1、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r-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肺炎感染事件,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一种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根据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最新研究成果发现,2019-nCoV与其实验室之前从中华菊头蝠中分离到的一个蝙蝠冠状病毒毒株RaTG13相似度非常高,整体基因组相似度达96.2%。另外,研究显示2019-nCoV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和bat-SL-CoVZXC21)同源性也达85%以上。在可以感染人的7种冠状病毒中,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1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人后病症较轻,一般不会引起重症,但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感染,则患者感染症状就非常严重,且极易产生重症。如果能够在一次测试中就对各种冠状病毒进行明确的分型,将会极大方便后续的诊疗措施,做到精准治疗和防控,尤其针对传染性和危害性大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可以做到及时控制传染源,阻断病毒大流行和大爆发。因此,本领域需求同时并快速鉴定多个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相关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如SEQID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ID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如SEQIDNO:4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上游引物、如SEQIDNO:5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探针;如SEQIDNO:7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上游引物、如SEQIDNO:8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9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探针;第二组:如SEQIDNO:10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1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下游引物;如SEQIDNO:12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3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下游引物;如SEQIDNO:14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5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下游引物;如SEQIDNO:16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7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下游引物;其中,第一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并且第二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所述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结合荧光探针法和熔解曲线法,能够使用一个管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检测七个冠状病毒并进行分型,其成本低,通量高,耗时少。使得单次试验一管能给出8个靶点的信息,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并且操作简便,结果读取过程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即可以判定。检测全过程均在单管封闭条件下进行,避免了由于样本间交叉引起的假阳性和环境污染。在本专利技术中,荧光报告基团可以选自FAM、HEX、ROX、VIC、CY5、5-TAMRA、TET、CY3和JOE,但不限于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如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如SEQIDNO:6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HEX;如SEQIDNO:9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ROX。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如SEQIDNO:10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上游引物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如SEQIDNO:12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上游引物的荧光报告基团为HEX;如SEQIDNO:14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上游引物的荧光报告基团为ROX;如SEQIDNO:16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的荧光报告基团为CY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各成分存在于同一个包装中。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如SEQIDNO:18所示的内标上游引物、如SEQIDNO:19所示的内标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20所示的内标探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如SEQIDNO:20所示的内标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CY5。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中引物的用量为50~150nM;所述组合物中探针的用量为25~75nM。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在制备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229E、冠状病毒NL63、冠状病毒OC43、冠状病毒HKU1、冠状病毒MERSr-CoV、冠状病毒SARSr-CoV。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核酸释放试剂、dNTP、逆转录酶、DNA聚合酶、PCR缓冲液以及Mg2+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中引物的用量为50~150nM;所述组合物中探针的用量为25~75nM;所述dNTP的用量为0.2~0.3mM。进一步地,所述逆转录酶的浓度为5U/μL~15U/μL,例如逆转录酶可以是鼠白血病逆转录酶(MMLV);所述DNA聚合酶的浓度为5U/μL~15U/μL,例如DNA聚合酶可以是Taq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试剂盒除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之外,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n第一组:/n如SEQ ID 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n如SEQ ID NO:4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上游引物、如SEQ ID NO:5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6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探针;/n如SEQ ID NO:7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上游引物、如SEQ ID NO:8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下游引物,和如SEQ ID NO:9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探针;/n第二组:/n如SEQ ID NO:10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1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下游引物;/n如SEQ ID NO:12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3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下游引物;/n如SEQ ID NO:14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5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下游引物;/n如SEQ ID NO:16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17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下游引物;/n其中,第一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并且第二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检测冠状病毒并分型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
第一组:
如SEQIDNO:1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上游引物、如SEQIDNO:2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
如SEQIDNO:4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上游引物、如SEQIDNO:5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探针;
如SEQIDNO:7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上游引物、如SEQIDNO:8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9所示的冠状病毒HKU1探针;
第二组:
如SEQIDNO:10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1所示的冠状病毒229E下游引物;
如SEQIDNO:12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3所示的冠状病毒OC43下游引物;
如SEQIDNO:14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5所示的冠状病毒MERSr-CoV下游引物;
如SEQIDNO:16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上游引物和如SEQIDNO:17所示的冠状病毒SARSr-CoV下游引物;
其中,第一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并且第二组内的荧光基团彼此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如SEQIDNO:18所示的内标上游引物、如SEQIDNO:19所示的内标下游引物,和如SEQIDNO:20所示的内标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SEQIDNO:3所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FAM;如SEQIDNO:6所示的冠状病毒NL63探针的荧光报告基团为HE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立忠谭德勇邓中平纪博知刘佳程星孙青芝颜进毛君杰
申请(专利权)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