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设计
,涉及一种核心筒减震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由于世界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建筑功能主要集中于商业办公与酒店公寓等方面,高品质办公往往希望底部楼层通透,尽量减少结构构件,这就给建筑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与挑战。传统的常规结构体系已无法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建筑概念对结构带来的挑战,结构工程师需要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革新,解决新型的建筑造型带来的结构受力问题,增强结构形式与建筑概念的融合,满足建筑整体的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实现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针对高品质办公希望底部楼层通透,外框架尽量减少结构构件,必然导致外框架大量的竖向构件无法落地,竖向荷载传递不连续,传力不直接,同时对于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楼层外框架竖向构件数量减少,将导致外框架承担的地震剪力比例减少,大部分楼层地震剪力均由钢筋砼核心筒承担,将大大增加核心筒墙体厚度、挤占建筑使用空间,同时墙体钢筋和钢骨用量增加,增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包括核心筒(1)和外框架(2),所述外框架(2)布置于核心筒(1)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为带转换结构的外框架,包括相连接的框架本体和伞状转换层,该结构体系为带有避难层的高层结构体系,在所述避难层中,所述外框架(2)与核心筒(1)之间连接有预应力斜拉索(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包括核心筒(1)和外框架(2),所述外框架(2)布置于核心筒(1)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为带转换结构的外框架,包括相连接的框架本体和伞状转换层,该结构体系为带有避难层的高层结构体系,在所述避难层中,所述外框架(2)与核心筒(1)之间连接有预应力斜拉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转换层包括一转换空腹桁架(5)和多个伞状转换单元(3),各伞状转换单元(3)分别连接框架本体的巨柱和核心筒(1),所述转换空腹桁架(5)与框架本体的框架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换层的核心筒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转换单元(3)包括多根转换梁,多根所述转换梁一端围绕巨柱连接,形成伞状结构,一根转换梁的另一端与核心筒(1)连接,其余转换梁的另一端与框架本体的框架柱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毅,吴宏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