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49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包括电缆槽、导线口、分线架、绕线桩和接线箱,电缆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电缆线导向的导槽,导线口具有用于弧形弯折导向电缆线的弧面,分线架具有与导槽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导孔,弧面上端与导槽对接,弧面下端与分线架的导孔相对,绕线桩位于导孔下方并用于缠绕电缆线,接线箱位于绕线桩一侧并用于电缆线接线和梳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维护,节省人力成本。

A kind of ground guide cable device for crane high voltag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高压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供电电缆因电压过高,一般在地下埋设,然后在特定位置设置接线箱,起重机高压电缆从接线箱取电至起重机设备。起重机高压电缆相较粗,为保护高压电缆,高压电缆一般不跟随起重设备一起运行,即电缆与地面无相对运动,高压电缆一般缠绕在电缆卷盘内,起重机行走时电缆卷盘转动以收、放缆动作实现高压电缆跟随起重机,同时电缆卷盘电机会提供相应预紧力保持电缆收紧至电缆卷盘。由于起重机高压接线箱普遍沉箱式安装在地面下管廊内,因此起重机大车行程内常出现高压电缆“过坑”现象:起重机运行至接线箱位置时为保持高压电缆预紧力,电缆支架摆臂减小,同时为保护电缆,设备运行速度会相应减慢,为配合设备运行速度和电缆因摆臂产生的角度变化,因此需要一个电缆导缆装置(或称电缆导向装置、导缆器)来实现起重机高压电缆方向变化。目前各港口码头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无统一制式标准,使用过程中,存在如割伤/磨损电缆;导缆口坡面不佳;导缆装置缓冲效果差致使电缆接头承受较大拉力;部分选材和防锈处理随意;后期起重机高压电缆维护成本的增加等诸多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其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包括电缆槽、导线口、分线架、绕线桩和接线箱,电缆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电缆线导向的导槽,导线口具有用于弧形弯折导向电缆线的弧面,分线架具有与导槽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导孔,弧面上端与导槽对接,弧面下端与分线架的导孔相对,绕线桩位于导孔下方并用于缠绕电缆线,接线箱位于绕线桩一侧并用于电缆线接线和梳理。优选地,导线口包括两对称的弧形板,两弧形板上端形成导线入口,两弧形板下端形成导线出口,弧形板上端顶面与电缆槽的导槽槽底齐平。优选地,两弧形板之间固定有若干挡条。优选地,两弧形板的背面固定有若干筋板。优选地,分线架包括架体及开设于架体上的所述导孔,导孔的轴向与导线出口的方向平行。优选地,绕线桩的外周沿均布有若干挡圈。优选地,绕线桩的外周与导孔孔壁相切。优选地,绕线桩的外周固定有若干U型螺栓,电缆线穿设于U型螺栓并被U型螺栓固定于绕线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电缆由高压接线箱至起重机高压电缆导缆装置完全规范,配置具有弧面的导线口、以及导槽、导孔和绕线桩,可避免因电缆安装不规范出现高压不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失,而且通过导槽、导线口、导孔、绕线桩的顺次配置,使电缆线运行轨迹更合理,最大限度保护电缆,延长电缆使用寿命,而且该配置极大节省电缆管廊内占用空间,空间占比越小避免水浸可能性越低;该配置基于结构受力选材,降低成本,一次性安装,永久使用,基本寿命周期内无维护成本,从而便于安装维护,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槽;11、导槽;2、电缆线(电缆);3、导线口;31、弧形板;32、导线入口;33、导线出口;4、筋板;5、U型螺栓;6、绕线桩;7、挡条;8、挡圈;9、分线架;91、架体;92、导孔;10、接线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的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包括电缆槽、导线口、分线架、绕线桩和接线箱,电缆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电缆线2导向的导槽11,导线口3具有用于弧形弯折导向电缆线2的弧面,分线架9具有与导槽11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导孔92,弧面上端与导槽11对接,弧面下端与分线架9的导孔92相对,绕线桩6位于导孔92下方并用于缠绕电缆线2,接线箱10位于绕线桩6一侧并用于电缆线2接线和梳理。将电缆由高压接线箱10至起重机高压电缆导缆装置完全规范,配置具有弧面的导线口3、以及导槽11、导孔92和绕线桩6,可避免因电缆安装不规范出现高压不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损失,而且通过导槽11、导线口3、导孔92、绕线桩6的顺次配置,使电缆线2运行轨迹更合理,最大限度保护电缆,延长电缆使用寿命,而且该配置极大节省电缆管廊内占用空间,空间占比越小避免水浸可能性越低;该配置基于结构受力选材,降低成本,一次性安装,永久使用,基本寿命周期内无维护成本,从而便于安装维护,节省人力成本。绕线桩6可通过螺栓固定与电缆井墙壁。本实施例的导线口3包括两对称的弧形板31,两弧形板31上端形成导线入口32,两弧形板31下端形成导线出口33,弧形板31上端顶面与电缆槽1的导槽11槽底齐平,可通过计算,使此弧形板31的弧面尺寸与电缆线2直径之间按照相应国标要求存在一定关系,可起到保护电缆作用,且弧面尺寸可保证电缆与弧面最大限度和最长时间接触,避免起重机行走过程长时间拉扯电缆。两弧形板31之间固定有若干挡条7。两弧形板31的背面固定有若干筋板4。筋板4起到支撑作用,增加导线口3弧面受力,同时两弧面之间焊接的一定数量挡条7,进一步起到保护电缆线2作用。本实施例中,弧形板31可通过固定板固定于电缆井墙壁,可用螺栓固定。本实施例的分线架9包括架体91及开设于架体91上的所述导孔92,导孔92的轴向与导线出口33的方向平行。分线架9通过螺栓固定于电缆井的墙壁,分线架9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配置导孔92为单孔、双孔或更多孔,此导孔92个数与电缆槽1的导槽11数相匹配,且每个导孔92位置与电缆槽1的各个导槽11对中,保证高压电缆能顺利进入电缆槽1,避免电缆与电缆槽1出现摩擦,导孔92孔径相比电缆预留足够余量,可适当包扎电缆已起到保护电缆作用。绕线桩6的外周沿均布有若干挡圈8,有效防止电缆脱出绕线桩6。绕线桩6的外周与导孔92孔壁相切,起到保护电缆和节省空间作用。绕线桩6的外周固定有若干U型螺栓5,电缆线2穿设于U型螺栓5并被U型螺栓5固定于绕线桩6。U型螺栓5的使用,使电缆线2拆装方便,U型螺栓5配合分线架9可实现满足不同绕向,均可保证电缆能顺利进入电缆槽1,起到保护电缆作用,同时U型螺栓5能保证电缆与电缆之间距离,避免相邻电缆接触或过近出现不安全事故,降低设备损失。使用时,电缆由电缆槽1进入导线口3,根据电缆在电缆槽1内位置确定电缆进入分线架9的导孔92的位置,电缆在绕线桩6正确缠绕安全圈数后,进入接线箱10,完成电缆接线后梳理电缆,使电缆保持一定拉力,然后将电缆用U型螺栓5固定在绕线桩6即可完成。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技术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导线口、分线架、绕线桩和接线箱,电缆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电缆线导向的导槽,导线口具有用于弧形弯折导向电缆线的弧面,分线架具有与导槽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导孔,弧面上端与导槽对接,弧面下端与分线架的导孔相对,绕线桩位于导孔下方并用于缠绕电缆线,接线箱位于绕线桩一侧并用于电缆线接线和梳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导线口、分线架、绕线桩和接线箱,电缆槽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电缆线导向的导槽,导线口具有用于弧形弯折导向电缆线的弧面,分线架具有与导槽数量和位置对应的导孔,弧面上端与导槽对接,弧面下端与分线架的导孔相对,绕线桩位于导孔下方并用于缠绕电缆线,接线箱位于绕线桩一侧并用于电缆线接线和梳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口包括两对称的弧形板,两弧形板上端形成导线入口,两弧形板下端形成导线出口,弧形板上端顶面与电缆槽的导槽槽底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高压电缆地面导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弧形板之间固定有若干挡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永志赵鑫刘超冯建浩陈家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