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0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喷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喷嘴,包括:导料体,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其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导料体内腔位于出料端的一端为锥形内腔;出料体,穿设在上述出料端的内部,其一端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另一端位于上述导料体的内部;推板,套设在上述出料体的一端,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出料体的端部平齐,且上述推板沿轴向呈环形结构;复位弹簧,沿导料体的轴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导料体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入式对模体主流通道注入料体,不会在喷嘴与模体之间接触位置出现料体泄露。

A nozzl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喷嘴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喷嘴
,具体为一种注塑机喷嘴。
技术介绍
注塑机喷嘴是用于将料筒内熔融状的塑料导入模具内的中间结构,其一端与模具主流通道的入口相接触,料筒内的熔融状料体受到压力的作用通过喷嘴被注入到模具中。目前,现有注塑机喷嘴在注入料体的过程中,其始终位于模具主流通道的外侧,其与模具主流通道的入口之间相互接触,形成一个料体的流通通道,通常模具主流通道的入口位置需要设置与喷嘴端部相适配的弧形凹槽,并且,该弧形凹槽的尺寸要大于喷嘴端部尺寸,主要是为了让喷嘴的通道有效的与模具主流通道入口衔接,防止料体泄露,而该种方式,对喷嘴以及整个料筒的运动稳定性和精密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喷嘴和模具主流通道之间具有偏差,将会直接导致料体泄露以及无法有效注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机喷嘴。(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注塑机喷嘴,包括:导料体,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其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导料体内腔位于出料端的一端为锥形内腔;出料体,穿设在上述出料端的内部,其一端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另一端位于上述导料体的内部;推板,套设在上述出料体的一端,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出料体的端部平齐,且上述推板沿轴向呈环形结构;复位弹簧,沿导料体的轴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导料体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的外侧面上,其中,上述复位弹簧至少为四个,且至少四个的上述复位弹簧沿上述导料体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收纳槽,开设在上述导料体位于出料端的一端面上,其尺寸与上述推板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出料体由柱形体和斗型体组成,所述柱形体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插入模体主流通道内部,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斗型体的一端,所述斗型体位于上述导料体的内部,其位于上述进料端一侧的外径等于导料体的内径,且所述斗型体的外侧面具有与上述锥形内腔相适配的斜面。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边缘与模体的主流通道接触,且所述推板靠近上述固定端的一侧具有斜面。优选的,所述导料体位于出料端的内壁上以及斗型体的外表面具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具有竖直的内侧壁,上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缺口的内侧壁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喷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注料时,柱形体连通推板一同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当模体内注满料体之后,料体通过推板对柱形体具有压力,推板带动柱形体向外侧运动,直到推板带动柱形体的自由端运动到收纳槽内部时,整个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充满料体,该种方式在喷嘴对模体注料过程中,喷嘴的一部分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相对于现有的喷嘴与模体主流通道之间分离式接触的方式,模体主流通道与喷嘴之间不会因为接触误差或者气密性情况造成料体泄露,因而,该种插入式注料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导料体;2出料体;3推板;4复位弹簧;5收纳槽;10进料端;11出料端;20柱形体;21斗型体;12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机喷嘴,包括:导料体1,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其具有进料端10和出料端11,导料体1内腔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为锥形内腔;出料体2,穿设在上述出料端11的内部,其一端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另一端位于上述导料体1的内部,出料体2由柱形体20和斗型体21组成,柱形体20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自由端插入模体主流通道内部,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21的一端,斗型体21位于上述导料体1的内部,其位于上述进料端10一侧的外径等于导料体1的内径,且斗型体21的外侧面具有与上述锥形内腔相适配的斜面,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斗型体21与导流体内壁始终保持有效的接触,进而确保喷嘴整体的气密性;推板3,套设在上述出料体2的一端,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出料体2的端部平齐,且上述推板3沿轴向呈环形结构,具体的,推板3套设在柱形体20位于自由端的端部外侧,当模体的主流通道内注入足够的料体后,料体在充满模体主流通道过程中,会不断向外侧延伸,进而会对推板3施加向外侧的推力,进而可利用推板3带动出料体2运动,推板3的外边缘与模体的主流通道接触,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推板3能够与模体的主流通道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进而确保在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在逐渐充满料体时,料体会对推板3具有良好的压力,推板3靠近上述固定端的一侧具有斜面,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推板3更加稳定,可承受的压力更大,不易发生形变,进而长时间有效的与模体主流通道之间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复位弹簧4,沿导料体1的轴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导料体1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21的外侧面上,在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4保持出料体2位于导料体1内腔出料端11一侧位置,确保开始注料时,出料体2可有效的插入模体主流通道内,其中,上述复位弹簧4至少为四个,且至少四个的上述复位弹簧4沿上述导料体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具体的,为了便于复位弹簧4的安装,以及保持复位弹簧4的形变方向为沿导料体1的轴心,进行如下设置:导料体1位于出料端11的内壁上以及斗型体21的外表面具开设有缺口12,缺口12具有竖直的内侧壁,上述复位弹簧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缺口12的内侧壁上,进而保持复位弹簧4的两端只收到沿导料体1轴心的作用力,进而保障复位弹簧4的有效弹性效果;收纳槽5,开设在上述导料体1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面上,其尺寸与上述推板3的尺寸相同,该种设置方式,使得当推板3受到料体的压力带动柱形体20移动一定距离之后,会完全进入收纳槽5内,此时,推板3以及柱形体20完全脱离模体主流通道,使得模体主流通道内的料体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注料时,柱形体20连通推板3一同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当模体内注满料体之后,料体通过推板3对柱形体20具有压力,推板3带动柱形体20向外侧运动,直到推板3带动柱形体20的自由端运动到收纳槽5内部时,整个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充满料体,该种方式在喷嘴对模体注料过程中,喷嘴的一部分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相对于现有的喷嘴与模体主流通道之间分离式接触的方式,模体主流通道与喷嘴之间不会因为接触误差或者气密性情况造成料体泄露,因而,该种插入式注料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料体(1),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其具有进料端(10)和出料端(11),所述导料体(1)内腔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为锥形内腔;/n出料体(2),穿设在上述出料端(11)的内部,其一端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另一端位于上述导料体(1)的内部;/n推板(3),套设在上述出料体(2)的一端,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出料体(2)的端部平齐,且上述推板(3)沿轴向呈环形结构;/n复位弹簧(4),沿导料体(1)的轴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导料体(1)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21)的外侧面上,其中,上述复位弹簧(4)至少为四个,且至少四个的上述复位弹簧(4)沿上述导料体(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n收纳槽(5),开设在上述导料体(1)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面上,其尺寸与上述推板(3)的尺寸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料体(1),呈两端开口的柱形,其具有进料端(10)和出料端(11),所述导料体(1)内腔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为锥形内腔;
出料体(2),穿设在上述出料端(11)的内部,其一端插入模体的主流通道内,另一端位于上述导料体(1)的内部;
推板(3),套设在上述出料体(2)的一端,其一端端部与上述出料体(2)的端部平齐,且上述推板(3)沿轴向呈环形结构;
复位弹簧(4),沿导料体(1)的轴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导料体(1)的内壁上,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斗型体(21)的外侧面上,其中,上述复位弹簧(4)至少为四个,且至少四个的上述复位弹簧(4)沿上述导料体(1)的周向等间隔分布;
收纳槽(5),开设在上述导料体(1)位于出料端(11)的一端面上,其尺寸与上述推板(3)的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克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飞亚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