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15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粉机,其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碾磨组件、驱动碾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机壳上方的细粉收集组件以及驱动细粉收集组件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入料口,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固定有入料斗,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毛刷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毛刷的安装条,所述毛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毛刷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入料斗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入料口处设置挡料组件,不影响原料进入到机壳内,同时又能减少入料口处漏风,减少粉料从入料口处排出,降低空气中粉尘密度。

A kind of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粉机
本技术涉及磨粉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磨粉机。
技术介绍
磨粉机广泛适用各种矿粉制备、煤粉制备,比如生料矿、石膏矿、煤炭等材料的细粉加工。煤粉机工作时,大块状原材料破碎到所需的进料粒度后,输送到储料仓,然后由电磁振动给料机均匀地送到主机的磨室内,进入到磨室内的物料被铲刀铲起进入磨辊与魔环之间被研碎、鼓风机将空气从分流盘吹入研磨室内,把粉碎粉末送到分析室、经过由调速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旋转的分析叶轮的分选,大颗粒物料落回磨室、重新研磨、合格的细粉末随气流进入成品旋风集粉器,与空气分离后,从卸料口排出成为产品。公告号为CN2021552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雷蒙磨粉机,包括碾磨机构和气流分级机,碾磨机构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入料口,机壳内设置有主轴,主轴上端设置有梅花架,下端设置有铲刀,磨辊总成通过梅花架与主轴连接,磨辊位于磨辊总成的下部,机壳内与磨辊对应处设置有磨环,磨环下方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吹气装置。该雷蒙磨粉机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被过度粉碎和重复碾磨,提高了物料加工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气流分级机启动时,碾磨过后的粉状物料由下至上进入到卸料口排出,由于入料口敞开,导致机壳内风的循环往复受到干扰,机壳内的粉末状物料会从入料口处排出,造成原料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得环境中弥漫大量粉尘,影响工人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粉机,在入料口处设置挡料组件,不影响原料进入到机壳内,同时又能减少入料口处漏风,减少粉料从入料口处排出,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密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磨粉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碾磨组件、驱动碾磨组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机壳上方的细粉收集组件以及驱动细粉收集组件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入料口,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固定有入料斗,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毛刷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毛刷的安装条,所述毛刷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毛刷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条与所述入料斗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经过入料口进入到机壳内部时,因毛刷质地柔软,设置的毛刷不会影响原料落入到机壳内,两块相对设置的毛刷挡住入料口,可以减少入料口处漏风,避免碾磨后的粉料从入料口处排出,造成浪费,同时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降低空气中粉尘密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料斗的两侧对称固定有C型钢,所述安装条与所述C型钢滑动连接,所述C型钢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C型钢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条滑动至C型钢内,可实现毛刷的快速安装,设置限位条能够避免安装条从C型钢内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条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C型钢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C型钢侧壁的螺柱、穿过螺柱的挡板以及与螺柱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C型钢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条滑动至C型钢内,挡板穿过螺柱,拧紧螺栓,实现安装条与C型钢的固定;需要对毛刷进行清理或更换时,拧松螺栓,取出安装条,如此设置方便毛刷的安装与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碾磨组件包括与机壳底壁垂直且与机壳底壁转动连接的主轴、固定在主轴上端的固定板、位于固定板下方且与主轴固定的安装架、均匀设置在固定板与安装架之间的弹簧,固定在安装架上的磨辊、固定在机壳内壁的磨环以及固定在主轴下端的铲刀,所述安装架穿过所述主轴且与所述主轴固定;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固定,所述磨辊在所述安装架的周向均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进入到机壳内被铲刀铲起,然后进入到磨辊与磨环之间被碾压磨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套设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固定套设在主轴下端的第一从动带轮以及缠绕在第一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主动带轮转动,在第一皮带的传动下,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一主动带轮同步转动,第一从动带轮转动带动主轴转动,从而驱动磨辊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粉收集组件包括与机壳上端转动连接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下端的叶片以及与机壳上端固定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所述机壳内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带动转轴下端的叶片转动,颗粒小的粉料从下至上进入到收集管中,然后经过收集管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套设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端的第二从动带轮以及缠绕在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主动带轮转动,在第二皮带的传动下,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二主动带轮同步转动,第二从动带轮转动从而驱动转轴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下端侧壁上铰接有检修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检修门便于对机壳内部的零件进行检修或对机壳底面进行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原料经过入料口进入到机壳内部时,因毛刷质地柔软,设置的毛刷不会影响原料落入到机壳内,两块相对设置的毛刷挡住入料口,可以减少入料口处漏风,避免碾磨后的粉料从入料口处排出,造成浪费,同时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降低空气中粉尘密度;2.安装条滑动至C型钢内,挡板穿过螺柱,拧紧螺栓,实现安装条与C型钢的固定;需要对毛刷进行清理或更换时,拧松螺栓,取出安装条,如此设置方便毛刷的安装与拆卸;3.机壳侧壁上设置检修门便于对机壳内部的零件进行检修或对机壳底面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挡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壳;11、机座;12、入料口;13、入料斗;14、C型钢;141、限位条;15、支架;16、检修门;2、碾磨组件;21、主轴;22、固定板;23、安装架;24、弹簧;25、磨辊;26、磨环;27、铲刀;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电机;32、第一主动带轮;33、第一从动带轮;34、第一皮带;4、细粉收集组件;41、转轴;42、叶片;43、收集管;5、第二驱动组件;51、第二电机;52、第二主动带轮;53、第二从动带轮;54、第二皮带;6、挡料组件;61、毛刷;62、安装条;7、固定组件;71、螺柱;72、挡板;7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磨粉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碾磨组件2、驱动碾磨组件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在机壳1上方的细粉收集组件4以及驱动细粉收集组件4工作的第二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粉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碾磨组件(2)、驱动碾磨组件(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在机壳(1)上方的细粉收集组件(4)以及驱动细粉收集组件(4)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入料口(12),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固定有入料斗(13),所述入料口(12)处设置有挡料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6)包括毛刷(61)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毛刷(61)的安装条(62),所述毛刷(6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毛刷(61)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条(62)与所述入料斗(13)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粉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的碾磨组件(2)、驱动碾磨组件(2)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设置在机壳(1)上方的细粉收集组件(4)以及驱动细粉收集组件(4)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5),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入料口(12),所述机壳(1)的侧壁上固定有入料斗(13),所述入料口(12)处设置有挡料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6)包括毛刷(61)以及用于固定安装毛刷(61)的安装条(62),所述毛刷(6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毛刷(61)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条(62)与所述入料斗(1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1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C型钢(14),所述安装条(62)与所述C型钢(14)滑动连接,所述C型钢(14)的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条(141),所述限位条(1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C型钢(14)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62)通过固定组件(7)与所述C型钢(14)固定,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在C型钢(14)侧壁的螺柱(71)、穿过螺柱(71)的挡板(72)以及与螺柱(71)螺纹连接的螺母(73),所述螺柱(7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C型钢(14)的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组件(2)包括与机壳(1)底壁垂直且与机壳(1)底壁转动连接的主轴(21)、固定在主轴(21)上端的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下方且与主轴(21)固定的安装架(23)、均匀设置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少峰谢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煜创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