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坤菊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732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该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包括碾碎箱,碾碎箱的一侧开设有槽口,碾碎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性杆,伸缩弹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碾碎球,碾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转板,碾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该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通过电机能够带动碾碎球对中药进行碾碎,使碾碎球反复旋转工作,从而提高碾碎装置的工作效率,伸缩弹性杆能够防止碾碎球对较硬中药进行碾碎时卡住。

A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d tam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
,具体为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目前,现有的中药一般是由人为操作来进行碾碎,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较慢,会影响中药的加工进度,因此,提出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中药在碾碎加工时工作效率较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包括碾碎箱,所述碾碎箱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碾碎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包括碾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碎箱(1)的一侧开设有槽口(2),所述碾碎箱(1)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性杆(6),所述伸缩弹性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碾碎球(7);/n所述碾碎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9),所述第一限位板(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转板(10),所述固定转板(10)与连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n所述碾碎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包括碾碎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碎箱(1)的一侧开设有槽口(2),所述碾碎箱(1)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性杆(6),所述伸缩弹性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碾碎球(7);
所述碾碎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9),所述第一限位板(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转板(10),所述固定转板(10)与连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
所述碾碎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一侧开设有环槽(12),所述伸缩弹性杆(6)包括固定套(13),所述固定套(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一端与碾碎球(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中药加工捣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15),所述弹性柱(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6),所述固定块(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的一端贯穿固定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菊徐黎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坤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