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22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属于加热设备类。采用高压饱和蒸汽将重油燃烧加热,设备投资高。采用电加热器将重油燃料加热,易产生胶结和焦化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低压饱和蒸汽和燃料炉余热将重油燃烧加热的装置,它是由安装于燃烧炉尾部的过热器、减温器、加热器、疏水器通过管路与阀门连接而成的。具有设备投资省,节约能源之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属于加热设备类。重油燃料在进入燃烧器之前将其预热,是提高燃料燃烧率的必要条件。重油加温已有多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方法是利用饱和蒸汽通过换热器,直接将重油加热。但是为了加温到所需温度,要求有较高的饱和蒸汽压力,一般在5巴以上,这是多数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另一种是采取电加热器加热,这种方法虽有电能利用比较方便的优点,其不足之处是直接消耗大量高层次的能源,而且常常由于电热器件温度过高,产生胶结、焦化等问题,而导致可靠性不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低压蒸汽和燃烧炉余热将重油燃料预热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一个安装于燃烧炉尾部的过热器(1)、减温器(2)、加热器(3)、疏水器(4)及管路和控制阀门所组成的。其加热器(3)是一个螺旋板式换热器,它包括重油通道(8)、蒸汽管道(7)、隔板(13)、隔条(6)、排气口(11)、疏水口(12)、重油入口(5)、重油出口(9)及蒸汽入口(10)。其减温器(2)是由喷管段和扩压段组成的引射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低压饱和蒸汽和余热进行加热即可节省设备投资,又可充分利用余热,减少能源消耗。一般能够节约燃料3~5%。2、采用适当温度的过热蒸汽加热重油不会出现胶结、焦化等现象,可靠性和稳定性好。3、加热器中用隔条将通道分成2~3层,实际上相当于2~3个螺旋板换热器,可以在较小的总尺寸范围内,使重油和蒸汽都有较适宜的流速,以便达到更有效地换热,从而可降低换热器面积,减小总尺寸。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示意图。附图2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A-A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轧钢加热炉的重油预热装置,它由过热器(1)、减温器(2)、加热器(3)、疏水器(4)及连接管路、控制阀门所组成的。其过热器由两个圆筒形集汽包和数根过热器管构成,它安装于加热炉尾部吸收烟气余热。减温器由喷管段和扩压段所组成。加热器是一个螺旋板式换热器,它包括重油通道(8)、蒸汽通道(7)、隔板(13)、隔条(6)、排气口(11)、疏水口(12)、重油入口(5)、重油出口(9)、蒸汽入口(10)所组成的。来自锅炉房低压饱和蒸汽引入安装于加热炉尾部的过热器(1),与燃烧尾气换热,产生500℃以上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在减温器(2)中经过喷管段和扩压段,靠引射作用吸收一部份从加热器(3)排出的接近饱和温度的蒸汽,使过热汽减温为适宜温度的过热蒸汽,一般温度控制在300±50℃。然后将过热蒸汽引入加热器(3),在加热器(3)的上层,过热汽放出载热,降温至近饱和温度,从排汽口排出。排出的汽小部分引入加热器(3)的下层,通过冷凝换热来加热重油,并最后通过疏水器排出相应量的凝水。一大部分被引回至减温器(2)利用剩余部分排出可供其它热源。来自泵房的重油,从加热器(3)下部重油入口(5)引入,经过与蒸汽换热后温度可达130~150℃,从加热器顶部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预热重油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过热器(1)、减温器(2)、加热器(3)、疏水器(4)通过管路和控制阀连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器(3)是设有隔条(6)、排气口(11)的螺旋板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温器(2)是由一个喷管段和扩压段组成的引射器。专利摘要一种预热重油燃料的装置,属于加热设备类。采用高压饱和蒸汽将重油燃烧加热,设备投资高。采用电加热器将重油燃料加热,易产生胶结和焦化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低压饱和蒸汽和燃料炉余热将重油燃烧加热的装置,它是由安装于燃烧炉尾部的过热器、减温器、加热器、疏水器通过管路与阀门连接而成的。具有设备投资省,节约能源之优点。文档编号F23K5/00GK2037814SQ8821500公开日1989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马家驹, 盛惠渝, 吕根林, 尤国英, 陈新海 申请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热重油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过热器(1)、减温器(2)、加热器(3)、疏水器(4)通过管路和控制阀连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驹盛惠渝吕根林尤国英陈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