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弹性车轮组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34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弹性车轮组件及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安装轮装制动盘的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轮箍的侧面内凹的环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轮装制动盘在弹性车轮上合理地安装,并且弹性车轮能耐受轮装制动盘产生的热载荷,减振降噪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并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

Resilient wheels, resilient wheel assemblies and rolling stock for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弹性车轮组件及轨道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涉及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安装轮装制动盘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带轮装制动盘的弹性车轮组件以及装有该弹性车轮组件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经济、环保、便捷等优点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选择。由于传统地铁等轨道车辆大多采用刚性车轮,随着车辆运行速度变快以及轴重增加,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环境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弹性车轮是在车轮的轮箍与轮心之间嵌装减振橡胶等弹性减振材料,依靠橡胶材料的减振阻尼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轮轨噪声、缓和轮轨之间的冲击和振动。弹性车轮通常是和制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配合使用的,然而,现有的弹性车轮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与制动装置配合使用时的要求以及制动装置和弹性车轮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使用轮装制动盘的制动装置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安装轮装制动盘的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轮箍的侧面内凹的环形槽。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环形槽的靠近所述减振元件的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台阶面,设置所述台阶面相对所述轮箍的侧面下沉的深度以使所述轮装制动盘与所述台阶面之间能够形成用于散热的第一间隙。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环形槽的靠近所述减振元件的一侧的部分槽壁被构造为相对所述轮装制动盘在径向上存在豁让空间。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轮心的豁口处,从而所述压环、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和所述轮箍之间包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元件的环形内腔。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环形内腔的表面和/或所述环形槽的至少部分槽壁涂覆有隔热层。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减振元件采用能够耐受150℃或150℃以上的工作温度的橡胶材料制成。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压环与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基本左右对称地布置。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压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相向地安装在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上。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的横截面为V形截面。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的径向外沿部和所述压环分别相对所述轮箍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具有上水平段、垂直段和下水平段,其中所述垂直段基本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并且所述上水平段和所述下水平段通过所述垂直段相连通。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上水平段的出口止于所述弹性车轮的轴向侧端面,所述下水平段的出口与所述环形内腔相通。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上水平段、所述下水平段和所述垂直段的间距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8mm。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直辐板,在所述直辐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环形槽。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直辐板形成有用于安装防剪切销的第一孔和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第二孔。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弹性车轮安装在车轴上的毂孔,所述环形槽的靠近所述毂孔的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注油孔。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设置所述环形槽下沉的深度以使所述轮箍的侧面相对所述轮装制动盘的工作面基本平齐。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轨道车辆为轻轨车、有轨电车或地铁车辆。按照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带轮装制动盘的弹性车轮组件,其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以及轮装制动盘;其中,所述轮装制动盘被固定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轮心的环形槽中。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组件,其中,所述轮装制动盘通过固定螺栓和防剪切销固定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轮心上。按照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其中,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以及具有轮装制动盘的制动装置;其中,所述轮装制动盘被固定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轮心的环形槽中。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可以为轻轨车、有轨电车或地铁车辆。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特征和操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在A-A截面上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的轮心在A-A截面上的横截面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弹性车轮中的第二间隙的局部放大结构图。图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弹性车轮组件在A-A'截面上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出于简洁和说明性目的,本文主要参考其示范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包括结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相同的原理(包括结构)可等效地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弹性车轮,任何此类变化不背离本专利申请的真实精神和范围。而且,在下文描述中,参考了附图,这些附图图示特定的示范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机械和结构上的更改。此外,虽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结合若干实施/实施例的仅其中之一来公开的,但是如针对任何给定或可识别的功能可能是期望和/或有利的,可以将此特征与其他实施/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因此,下文描述不应视为在限制意义上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定义。尽管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广义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适合的,但是特定示例中阐述的数值是尽可能精确地进行报告的。然而,任何数值固有地包括因其相应测试测量中和/或机加工中常见的标准偏差必然导致的某些误差。而且,本文公开的所有范围应理解为涵盖其中包括的任何以及所有子范围。在被使用的情况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不一定表示任何顺序或优先级关系,而是可以用于更清晰地将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包括轮箍(110)、轮心(140)、位于轮箍(110)和轮心(140)之间的减振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安装轮装制动盘(200)的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轮箍(110)的侧面(111a,111b)内凹的环形槽(14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包括轮箍(110)、轮心(140)、位于轮箍(110)和轮心(140)之间的减振元件(1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并安装轮装制动盘(200)的在轴向方向上相对所述轮箍(110)的侧面(111a,111b)内凹的环形槽(14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49)的靠近所述减振元件(120)的一侧的槽壁上设置有台阶面(148),设置所述台阶面(148)相对所述轮箍(110)的侧面(111a,111b)下沉的深度以使所述轮装制动盘(200)与所述台阶面(148)之间能够形成用于散热的第一间隙(14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49)的靠近所述减振元件(120)的一侧的部分槽壁被构造为相对所述轮装制动盘(200)在径向上存在豁让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环(130),所述压环(130)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轮心(140)的豁口(146)处,从而所述压环(130)、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和所述轮箍(110)之间包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减振元件(120)的环形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腔的表面和/或所述环形槽(149)的至少部分槽壁涂覆有隔热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元件(120)采用能够耐受150℃或150℃以上的工作温度的橡胶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30)与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基本左右对称地布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30)通过紧固螺钉固定(131)相向地安装在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腔和减振元件(120)的横截面为V形截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截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心(140)的径向外沿部(145)和所述压环(130)分别相对所述轮箍(110)形成有第二间隙(121),所述第二间隙(121)具有上水平段(1211)、垂直段(1212)和下水平段(1213),其中所述垂直段(1212)基本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援侯传伦王慎宁烨蒋涛黄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