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及其组装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及其组装安装方法,属于弹性车轮减振降噪领域。
技术介绍
城市规划有轨电车项目,弹性车轮得以广泛应用。弹性车轮能有效降低轮轨噪声、减小轮轨冲击力、降低轮轨磨耗、提高线路及车辆使用寿命。弹性车轮依靠内部橡胶弹性体可以大幅度降低噪声,但还是无法满足噪声排放要求较严的城市要求,为进一步降低噪声尤其消除曲线段行驶时的尖啸噪声,需采取附加的降噪措施。目前弹性车轮附加降噪措施主要分为阻尼环和阻尼器两种方式,相比而言,前者通过钢环与车轮凹槽的接触界面之间产生摩擦耗能,制造成本更低,但降噪效果不理想;后者通过合理设计钢板的质量和刚度,产生与车轮模态频率相吻合的谐振频率,转移车轮振动能量并通过钢板之间的阻尼材料耗能,降噪效果更优。经过文献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三篇专利DE202006012852U1、CN104455148A、CN206406693U)通过沿阻尼片扇形内侧圆弧切线方向开缝,阻尼片由两层薄钢板粘结而成,并用铆钉铆接,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车轮上,车轮滚动时引 ...
【技术保护点】
1.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包括与车箍侧面贴合固定的环形过渡板(1)和与环形过渡板(1)刚性连接且与车箍侧面轴向隔开的阻尼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本体(2)包括依次叠层的金属板(3)和填充在金属板(3)之间的橡胶阻尼层(4),多层金属板(3)通过铆钉(5)固接,与环形过渡板(1)也通过铆钉(5)固接,且铆钉(5)的铆固力不作用在橡胶阻尼层(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包括与车箍侧面贴合固定的环形过渡板(1)和与环形过渡板(1)刚性连接且与车箍侧面轴向隔开的阻尼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本体(2)包括依次叠层的金属板(3)和填充在金属板(3)之间的橡胶阻尼层(4),多层金属板(3)通过铆钉(5)固接,与环形过渡板(1)也通过铆钉(5)固接,且铆钉(5)的铆固力不作用在橡胶阻尼层(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3)包括圆弧形状且沿环形过渡板(1)周向均匀隔离分布的基板(31),和夹在相邻层基板(31)之间的连接板(32)、橡胶阻尼层(4)填充在相邻层基板(31)之间,基板(31)、连接板(32)和环形过渡板(1)通过铆钉(5)固接成一体,并通过镙钉(6)与车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阻尼层(4)的数量为至少两层,最表层或最内层的基板(31)为具有通孔缝(33)的开缝板(34),通孔缝(33)的数量为多个将开缝板(34)径向割开形成之个悬臂多振枝,从基板(31)到开缝板(34)厚度逐层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夹在相邻层基板(31)之间的连接板(32)为与环形过渡板(1)同轴对齐的环形连接板(32.1),夹在基板(31)与开缝板(34)之间的连接板(32)为长条形的条形连接板(32.2),环形过渡板(1)、基板(31)和环形连接板(32.1)通过铆钉(5)铆固,基板(31)、条形连接板(32.2)和开缝板(34)也通过铆钉(5)铆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车轮降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连接板(32.1)位于与之同层的橡胶阻尼(4)的径向外侧,且环形过渡板(1)与环形连接板(32.1)的内径和外径均相等,所述的条形连接板(32.2)位于与之同层的橡胶阻尼层(4)的中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车轮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缝(33)为从开缝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涛,胡金昌,王心龙,傅荣,贺才春,涂奉臣,胡伟辉,肖祥龙,颜瑶,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