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72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注塑成型产品过程中能够减少因滑块抽退时产生摩擦力造成的产品变形和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

The first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the shovel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edical products by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用产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
技术介绍
针筒、手柄等医用类型的塑胶产品因自身功能及结构特点,一般均有长距离深腔结构和透光性要求。此类型产品既对外观有极高要求,又因密封等功能需求对深腔的尺寸要求极为精密。目前普遍的解决方案一般为大角度长距离的普通滑块结构,或是普通先开分型面再抽退油缸滑块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对普通精度要求不高的注塑产品应用效果尚可,但是对于高精密产品,尤其是医疗级注塑产品就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了,因为高精密产品必须保持产品的精度很高,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产品轻微的变形或拉伤缺陷都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而成为废品,从而严重影响注塑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比如生产的是医用产品中的压力泵外套,在成型时就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所述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的底部与前模板的顶部接触,铲机底部穿过前模板与滑块的顶部接触贴合。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凸起与铲机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所述凸起与滑块为一体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铲机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底部中心部位开设有滑槽,所述后模板靠近油缸座的一端顶部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导向块的配合在后模板上滑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铲机的底部为拱形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油缸座包括底座和支撑块,所述底座的一端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缸上的缸筒固定在支撑块上,所述油缸上的伸缩杆穿过支撑块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滑块与底座为滑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为开口结构,所述凹槽内的底部中心部位固定有与滑槽配合的导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内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凹槽底部形成夹槽,所述长型芯两侧的滑块侧壁上固定有夹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模具上设置铲机先抽退机构,在开模时能够让铲机上移让位,使其与滑块脱离,保证在分型面不打开的状态下,有空间让滑块在油缸的驱动下带动长型芯从注塑型腔内抽退,合模时,铲机能够压住滑块,将滑块稳定在正确位置,保证注塑过程中抵消强大射压对滑块造成的变形和位移,以达到保证模具精度的要求,降低产品注塑成型时的缺陷。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的有点;2、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夹槽,使滑块移动到凹槽内时,限位杆插于夹槽内,起到防止滑块与底座脱离,保证位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处于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油缸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滑块与长型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整体的外部结构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后模板与滑块、油缸底座的立体图;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铲机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仰视图;图9为分流板与前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分流板;2、铲机;3、滑块;301、滑槽;4、油缸;5、油缸座;501、底座;502、支撑块;503、限位块;504、夹槽;505、导轨;6、后模板;7、前模板;8、后模仁;9、前模仁;10、长型芯;11、注塑型腔;12、耐磨片;13、拨杆;14、拉杆;15、卡销;16、铲杆;17、压杆;18、弹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8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的一实施例,包括分流板1、铲机2、滑块3,所述分流板1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2,所述分流板1位于前模板7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2的下方设有滑块3,所述滑块3位于前模板7和后模板6之间且与后模板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的一侧壁上固定有长型芯10,所述滑块3的另一侧壁与油缸4上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油缸4驱动滑块3带动长型芯10拔离注塑型腔11或复位,所述油缸4固定在油缸4座上,所述油缸4座与后模板6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1的底部与前模板7的顶部接触,铲机2底部穿过前模板7与滑块3的顶部接触贴合,通过分流板1对铲机2施加压力,从而使铲机2压住滑块3,将滑块3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从而能够避免产品拉伤变形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具的维护保养成本,降低产品注塑成型时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能够获得良好的产品外观。所述滑块3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2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3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凸起与滑块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凸起与铲机2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有利于在合模状态时,铲机2压住滑块3并稳定在正确位置,所述凸起与滑块3为一体结构。所述铲机2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通过耐磨块的设置,减少铲机2的磨损。所述滑块3的底部中心部位开设有滑槽301,所述后模板6靠近油缸4座的一端顶部固定有与滑槽301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滑块3通过滑槽301与导向块的配合在后模板6上滑动。即通过滑槽301与导向块的滑动配合使滑块3在油缸4的驱动下在后模板6上滑动。铲机2一侧的前模板7底部固定有前模仁9,后模板6上与前模仁9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后模仁8,前模仁9和后模仁8之间形成注塑型腔11,前模仁9与后模仁8相互接触的面为分型面,后模板6处于固定状态,前模板7能够上下移动实现开模或合模,分流板1带动铲机2的上下运动,实现铲机2与滑块3的脱离或压住功能。分流板1的作用:固定铲机2,使之于分流板1同动,先于分型面抽退;铲机2的作用:合模时支撑滑块3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所述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的底部与前模板的顶部接触,铲机底部穿过前模板与滑块的顶部接触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铲机、滑块,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一端固定所述铲机,所述分流板位于前模板的顶部且相对于其能够上下移动,所述铲机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且与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型腔的一侧,所述滑块靠近注塑型腔的侧壁上固定有成型产品的长型芯,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与油缸连接,所述油缸驱动滑块带动长型芯拔离注塑型腔或复位,所述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后模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在合模状态时,分流板的底部与前模板的顶部接触,铲机底部穿过前模板与滑块的顶部接触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顶部一端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侧壁与铲机的一侧壁贴合来稳定滑块在合模状态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铲机相互贴合的侧壁表面为斜面,所述凸起与滑块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生产医用产品用的铲机先抽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与凸起接触的面上嵌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朝向外侧的侧壁表面与凸起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华英高磊郭广军彭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塞科凯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