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发动机和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69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发动机和汽车,其包括压板和关联板,压板和关联板之间设置有辊轮,辊轮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引导肋和环形齿,压板和关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引导肋配合的引导槽,压板和关联板上均设置有直线齿,直线齿与引导槽平行布置,环形齿至少有2个,环形齿相对于引导肋对称布置,形齿的个数与直线齿的个数环相对应,环形齿的布置位置与直线齿的布置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双排齿的设计增强该连接装置的耐久性,同时通过辊轮上的减重设计,减小了上下运动时候的往复惯性力。

Roller coupling device, engine and automobile of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发动机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辊轮连接装置,属于车用发动机
,具体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和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可变压缩比技术作为高效节能的发动机技术之一,多家主机厂在深入研究,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43870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的传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位于气缸壳体中的燃烧活塞,该燃烧活塞能够在所述发动机的燃烧气缸中移动并且固定至传动构件;齿轮与所述传动构件的第一齿条啮合并且提供在所述发动机的燃烧活塞与曲柄轴之间的运动传递;控制构件与所述齿轮啮合并且固定至所述控制活塞;通过传动构件的控制,通过齿轮实现燃烧活塞的上下运动并实现压缩比的可变。进一步的,该机构的传动构件与汽缸壳体的连接由连接装置提供。如公开专利描述的,该连接装置包括由圆柱体本体构成的辊,并且板的各个表面支撑在此辊上,该辊提供纵向方向上的直线线性连接。为了使燃烧活塞的移动与辊的移动同步,后者设置有位于其各端处的齿轮,齿轮与关联板的垂直边缘的齿条啮合。辊的小齿轮同时与传动构件的齿条啮合。该设计的原理是通过辊上的小齿同时与板上以及关联板上的齿条啮合,当发动机运转时,通过辊各齿的啮合达到上下运动的目的。需要明确的是,该设计中,辊的双侧设计了滚齿,而关联板上只设计了单侧齿条;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辊在关联板的带动下高速上下往复运动,且在最高端与最低端需更换运转方向,在高速往复惯性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辊、关联板及板上的小齿的损坏;同时,在发动机高速运转下,辊上与关联板、板上的直线线性连接的摩擦副容易在热负荷及机械负荷的作用下引起变型,造成该摩擦副的磨损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连接装置,弥补现有发动机连接装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优化的辊轮及相关板的齿条布置方案,以优化在高速往复惯性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辊、关联板及板上的小齿的损坏的问题;同时,优化辊上与关联板、板上的直线线性连接的摩擦副容易在热负荷及机械负荷的作用下引起变型,造成该摩擦副的磨损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这样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其包括用于连接缸体的压板和用于连接燃烧活塞的关联板,所述压板和所述关联板之间设置有辊轮,所述辊轮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引导肋和环形齿,所述压板和所述关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导肋配合的引导槽,所述压板和所述关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齿配合的直线齿,所述直线齿与所述引导槽平行布置,所述环形齿至少有2个,形齿的个数与所述直线齿的个数所述环相对应,所述环形齿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直线齿的布置位置相对应。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齿相对于所述引导肋对称布置,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辊轮为圆柱体,所述辊轮上设置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减重孔。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辊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减重槽。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减重槽位于靠近辊轮的环形齿的一侧。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辊轮外周面的中部设置有所述1个引导肋,所述辊轮外周面的两端各设置有1个环形齿。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位于引导肋和环形齿之间的辊轮外周面的形状为腰鼓状。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辊轮的直径为L,18mm≤L≤20mm。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使用了前述的辊轮连接装置。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为前述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双排齿的设计,降低单排齿啮合时的应力过大,以增强该连接装置的耐久性;进一步的,其通过辊轮上的减重设计,减小了上下运动时候的往复惯性力,及上下换向时的冲击载荷,增强了该连接装置的耐久性;进一步的,其通过将辊轮与关联板、压板上的接触面设计为腰鼓形形,解决该摩擦副的磨损严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的爆炸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的爆炸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中辊轮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中辊轮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中辊轮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齿轮连接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其包括辊轮1、压板2、关联板3;其中在关联板3的两端设置有直线齿5(组成相对于关联板3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双排齿条);辊轮1的两端设置有环形齿1.2(组成相对于辊轮1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双排齿轮),压板2的两端设置有直线齿5(组成相对于压板2中心面对称布置的双排齿条),辊轮1上的环形齿1.2与压板2上及关联板3上的直线齿5对应啮合,在关联板3上下运动时,实现双排齿的同时啮合,以降低单排齿啮合时的应力过大,以增强该连接装置的耐久性;同时,辊轮1进行减重设计,优选18mm-20mm的圆柱体本体直径;同时内部进行中空设计(即与其同轴布置的减重孔6),保留材料厚度在6mm以上;辊轮1两侧齿轮边缘,进行减重槽7设计,减重槽宽度在3-4mm,深度在2-3mm;以达到减重的目的,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通过减重设计,以减小辊轮1的上下往复惯性力,减小辊轮1换向时由于惯性力带来的载荷撞击,从而达到延长该装置耐久性的目的。同时,在辊轮1与关联板3和压板2形成的直线线性连接的摩擦副上,将辊轮1的圆柱面设计成腰鼓形,即中间直径较大,两侧直径较大的形状;在发动机运转时,在热负荷及机械负荷的作用下引起变型,最终形成直线性连接,解决该摩擦副的磨损严重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关联板上设计双排齿条,相对于中心面对称布置;辊轮上设计双排齿轮,以及压板上设计双排齿条,辊轮上的齿轮与压板上及关联板上的齿条对应啮合,在关联板上下运动时,实现双排齿的同时啮合,以降低单排齿啮合时的应力过大,以增强该连接装置的耐久性;同时,辊轮进行减重设计,优选18mm-20mm的圆柱体本体直径;同时内部进行中空设计;辊轮两侧齿轮边缘,进行凹槽设计;以达到减重的目的,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通过减重设计,以减小辊轮的上下往复惯性力,减小辊轮换向时由于惯性力带来的载荷撞击,从而达到延长该装置耐久性的目的。同时,在辊轮与关联板和压板形成的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缸体的压板(2)和用于连接燃烧活塞的关联板(3),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之间设置有辊轮(1),所述辊轮(1)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引导肋(1.1)和环形齿(1.2),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导肋(1.1)配合的引导槽(4),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齿(1.2)配合的直线齿(5),所述直线齿(5)与所述引导槽(4)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1.2)至少有2个,所述环形齿(1.2)的个数与所述直线齿(5)的个数所述环相对应,所述环形齿(1.2)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直线齿(5)的布置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缸体的压板(2)和用于连接燃烧活塞的关联板(3),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之间设置有辊轮(1),所述辊轮(1)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引导肋(1.1)和环形齿(1.2),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导肋(1.1)配合的引导槽(4),所述压板(2)和所述关联板(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齿(1.2)配合的直线齿(5),所述直线齿(5)与所述引导槽(4)平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1.2)至少有2个,所述环形齿(1.2)的个数与所述直线齿(5)的个数所述环相对应,所述环形齿(1.2)的布置位置与所述直线齿(5)的布置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1.2)对称设置于所述引导肋(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辊轮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1)为圆柱体,所述辊轮(1)上设置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减重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扬陈涛蔡文新史来锋王文建姚聪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