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948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该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动力组件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且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控制器安装在支撑体和动力组件上,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置空间中,使控制器在得到稳定支撑和安装的同时,容纳体积更大,进而使得控制器中集成功能更多、成本更低,且节省了整个电动汽车的空间、重量,使得电动汽车更为轻巧。

Powertrain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社会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导致电动汽车的控制器的功能集成越来越多,但体积要求越来越小。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控制器大多安装于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变速器)的正上方,因此,位于控制器下方的电机和变速器转轴上方之间存在一些不能被有效利用的空隙空间,进而使得被限定安装在该位置的控制器的容纳体积相对较小,因此控制器内集成功能也相对单一,很难满足当前对于功能集成的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所述动力总成的结构简单,将控制器的下箱体放置在动力组件侧边的容置空间中,使控制器在得到稳定支撑和安装的同时,容纳体积更大,进而使得控制器中集成功能更多、成本更低,且节省了整个电动汽车的空间、重量,使得电动汽车更为轻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组件,包括控制器、动力组件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且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可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中的轴承,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可选地,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适配的安装部,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可选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变速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电机上远离所述变速器的一端。可选地,所述转轴包括变速器转轴,且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电机、所述变速器、所述转轴以及所述支撑体围成。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上箱体以及凸设在所述上箱体底端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所述下箱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可选地,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设有支撑面,所述上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动力组件上。可选地,所述上箱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面和安装脚;所述支撑体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支撑面抵接,所述安装脚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钉连接。可选地,所述安装脚包括自所述第一安装面边缘向外延伸出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体上对应于所述安装板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固定孔穿设在所述凸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所述安装脚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钉连接。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所述安装板的连接强度的加强筋。可选地,所述上箱体上还设有第二安装面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动力组件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支撑台抵接,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螺钉连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箱体、电源组件、电控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箱体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电源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中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控组件进行散热。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穿过所述箱体的散热水道;所述散热水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散热面和第二散热面,所述电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面上,所述电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面上。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直流母线插件、电容以及与电机电连接的三相铜排组件;电池通过所述直流母线插件与所述电容电连接,所述电容通过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三相铜排组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或/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配电组件。可选地,所述配电组件包括直流充电模块,所述直流充电模块包括线鼻子和接触器,直流电源通过所述线鼻子与所述接触器电连接,所述接触器与所述直流母线插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配电组件包括交流充电模块,所述交流充电模块包括交流充电插座和第一保险,交流电源通过所述交流充电插座与所述第一保险电连接,所述第一保险与所述直流母线插件电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所述的动力总成。根据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动力组件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且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置空间中,使控制器在得到稳定支撑和安装的同时,容纳体积更大,进而使得控制器中集成功能更多、成本更低,且节省了整个电动汽车的空间、重量,使得电动汽车更为轻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总成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控制器;11、上箱体;111、第一安装面;112、安装脚;1121、安装板;1122、第一安装孔;1123、加强筋;113、第二安装面;12、下箱体;2、动力组件;21、电机;22、变速器;23、支撑台;24、第二固定孔;3、转轴;4、支撑体;41、支撑面;42、第一固定孔;43、凸块;44、安装部;5、轴承;10、箱体;101、第一腔体;1011、装配面;102、第二腔体;103、第一散热面;104、第二散热面;20、电源组件;201、双向DC/DC;2011、功率器件;202、第二PCB板;203、DC转换接头;204、电源信号插件;30、电控组件;301、桥臂变换器;3011、IGBT;302、第一PCB板;303、磁环;40、散热组件;401、散热水道;402、水道盖板;403、进水管;404、出水管;50、上盖;501、第一安装盖;502、第二安装盖;60、下盖;701、直流母线插件;7011、直流母线端子;702、电容;703、三相铜排组件;704、控制信号插件;705、第二保险;706、压缩机插座;707、PTC插座;708、第三保险;709、电池加热插座;801、线鼻子;8011、直流充电线端子;802、接触器;803、直流充电口;901、交流充电插座;902、第一保险;903、交流充电口;100、电机;110、电池;120电池加热器;130、PTC;140、压缩机;150、控制模块;160、OBC;170、升压DC第一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动力组件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且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动力组件和支撑体,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轴,所述支撑体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且所述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中的轴承,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外圈适配的安装部,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变速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电机上远离所述变速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变速器转轴,且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电机、所述变速器、所述转轴以及所述支撑体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上箱体以及凸设在所述上箱体底端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动力组件上,所述下箱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顶端设有支撑面,所述上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动力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上设有第一安装面和安装脚;所述支撑体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支撑面抵接,所述安装脚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脚包括自所述第一安装面边缘向外延伸出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体上对应于所述安装板的位置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固定孔穿设在所述凸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所述安装脚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凤传张星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