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213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通过设置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的框架本体及与框架本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且二者采用可拆连接,增加了该固定装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灵活性,该安装固定装置与车身的连接点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能够根据车型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避免了将安装点局限在框架本体上时造成的安装固定装置适应性不足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拆卸灵活、成本低、安装可靠及安装强度高的特点。

An installation and fixing device of electric drive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电驱系统在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的趋势发展,电驱系统在整车中布置样式多样化,为了使电驱系统具有良好的布置样式和安装结构,通常对电驱系统设置安装固定装置。例如,现有技术中,授权专利号为CN104002870B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新式汽车前舱支架总成,具体来讲,将电机控制机设置在该支架总成的U型前、后支架的底部上,在进行检修时,位于电机控制机上方的结构易造成干扰,不利于操作维修,且与车身的安装灵活性较差。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149846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纯电动车机舱横梁结构,通过设置前横梁、后横梁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用于安装电机控制机、充电机、蓄电池的相应纵梁,该纯电动车机舱横梁结构能够提高相应电驱系统中的设备的安装位置,解决了检修不便的问题,然而,与车身安装时仅依靠设置在相应横梁两端的机舱横梁螺栓安装支架,这就造成了该纯电动车机舱横梁结构与车身的安装位置具有一定局限性、灵活性差。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与车身安装方便、具有灵活性的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以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固定装置与车身安装灵活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装置的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用于与车身相应位置连接的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框架本体可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用于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板实现与车身相应位置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框架本体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框架本体的可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框架本体具有与连接支架的U型槽相匹配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支架的U型槽的槽底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与车身上的连接部形状适配的缺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支架的连接位置处为贴合在所述缺口上的弯折板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底板以及前后相对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前后侧边上的侧板,两个侧板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所述U型槽,所述缺口设置在两个侧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弯折板状结构贴合在所述侧板上的缺口上。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相应CDU的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安装相应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第二安装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实现第二安装部与相应车身的连接点位置可调的长圆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相应辅助蓄电池的第三安装支架。本技术的电动汽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汽车,包括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的安装托架,所述安装托架的技术方案与上述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相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的框架本体及与框架本体连接的第一安装部,且二者采用可拆连接,增加了该固定装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灵活性,该安装固定装置与车身的连接点设置在第一安装部上,能够根据车型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避免了将安装点局限在框架本体上时造成的安装固定装置适应性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具有安装方便、拆卸灵活、成本低、安装可靠及安装强度高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底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的框架本体与第一安装部的安装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与相应电驱系统的安装图;附图标记:1:CDU;2:驱动电机控制器;3: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4:安装板;5:连接支架;6:第一安装部;7:左安装支架;8:第一安装支架;9:第一横梁;10:第二安装支架;11:横梁主体加强板;12:第一支撑管;13:第一加强板;14:第三安装支架Ⅰ;15:第二安装部Ⅰ;16:第二加强板;17:第二支撑管;18:第三安装支架Ⅱ;19:第二安装部Ⅱ;20:第二横梁;21:框架本体;22:螺纹连接件;23:底板;24:侧板;25:第一安装孔;26: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基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的框架本体21,框架本体21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用于与车身相应位置连接的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6,且第一安装部6与框架本体21可拆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的框架本体21及与框架本体21连接的第一安装部6,且二者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装置的框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用于与车身相应位置连接的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框架本体可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相应电驱系统装置的框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具有用于与车身相应位置连接的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框架本体可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端的、用于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的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板实现与车身相应位置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和所述框架本体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框架本体的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开口向上的U型槽,所述框架本体具有与连接支架的U型槽相匹配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支架的U型槽的槽底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与车身上的连接部形状适配的缺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支架的连接位置处为贴合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刚张海波张宝杰胡海皇包杰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