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77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六棱立柱、工作台、盖板组件、定位模具组件、拉簧压紧组件、储料容器、模块集成电路板;盖板组件包括第一耳形卡件、第一销轴、盖板、第二耳形卡件、模块压板,第一耳形卡件为一对,并居中对称安装在工作台一端,第二耳形卡件也为一对,其一端通孔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耳形卡件的通孔同轴配合安装形成铰链结构,其另一端与盖板配合安装,模块压板固定在盖板下方居中处;该装置实现了模块集成电路板定位装夹及在线电气性能测试等功能,尤其所采用的探针检测代替引脚焊接连通检测设备的方式,优化了模块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序,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A test device for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modular integrated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集成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模块集成电路板在电气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集成电路测试作为保证集成电路性能、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科学且标准化的测试与评估直接关系到集成电路板的产品合格率,进一步影响其产能的提升。传统的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包括了电路板焊接抽样测试与手工探针测试。电路板焊接抽样测试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存在局限性—无法涵盖所有被测对象,且抽样焊接测试过的集成电路板,无法进行销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手工探针测试适合测试点较少的集成电路板,但是对于测试点较多的被测电路板,存在触点信号不稳定、信号衰减、偏移等潜在问题,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且测试性能稳定的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尤为必要且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六棱立柱、工作台、盖板组件、定位模具组件、拉簧压紧组件、储料容器、模块集成电路板;所述工作台通过四根对称分布六棱立柱安装在底座上,盖板组件和拉簧压紧组件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两侧,定位模具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中部,储料容器安装在工作台上,介于拉簧压紧组件和定位模具组件之间。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耳形卡件、第一销轴、盖板、第二耳形卡件、模块压板,第一耳形卡件为一对,并居中对称安装在工作台一端,第二耳形卡件也为一对,其一端通孔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耳形卡件的通孔同轴配合安装形成铰链结构,其另一端与盖板配合安装,模块压板固定在盖板下方居中处;优先的,第一耳形卡件与工作台、第二耳形卡件与盖板的装配采用了卯榫结构,无须使用钉子、螺丝或者胶水等的使用,结构牢固,拆装方便;所述定位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具固定板、定位模具、复位弹性套筒、探针,定位模具固定板中部对称设置了两个扇形通槽,定位模具位于两个扇形通槽中部且固定在定位模具固定板上,复位弹性套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定位模具固定板四个顶角处,探针设置在定位模具下方,每根探针与定位模具预留的引脚孔一一对应;所述拉簧压紧组件包括卡扣、销钉、拉簧、第一销轴、第三耳形卡件、固定拉簧螺栓,卡扣呈L形,设置在两组第三耳形卡件之间,三者通过第一销轴实现同轴装配,拉簧为一对,一端连接固定拉簧螺栓,另一端与销钉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探针检测代替引脚焊接连通检测设备的方式对模块集成电路板进行在线电气性能测试等功能,不仅优化了模块集成电路板检测工序,而且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性。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形定位模具,对称设置的两个扇形通槽便于人工在仿形定位模具上放置和取出模块集成电路板;所提供的拉簧压紧组件和四组复位套筒组成的复合力学结构实现模块集成电路板与探针组件的联通与分离,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压板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定位模具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拉簧压紧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模块集成电路板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底座1、六棱立柱2、工作台3、盖板组件4、定位模具组件5、拉簧压紧组件6、储料容器7、模块集成电路板8、第一耳形卡件401、第一销轴402、盖板403、第二耳形卡件404、模块压板405、定位模具固定板501、定位模具502、复位套筒503、探针504、卡扣601、销钉602、拉簧603、第二销轴604、第三耳形卡件605、固定拉簧螺栓606、引脚8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具体包括底座1、六棱立柱2、工作台3、盖板组件4、定位模具组件5、拉簧压紧组件6、储料容器7、模块集成电路板8;所述工作台3通过四根对称分布六棱立柱2安装在底座上,盖板组件4和拉簧压紧组件6分别设置在工作台3两侧,定位模具组件5设置在工作台3中部,储料容器7安装在工作台3上,介于拉簧压紧组件6和定位模具组件5之间;所述盖板组件4包括第一耳形卡件401、第一销轴402、盖板403、第二耳形卡件404、模块压板405,第一耳形卡件401为一对,并居中对称安装在工作台3一端,第二耳形卡件404也为一对,其一端通孔通过第一销轴402与第一耳形卡件404的通孔同轴配合安装形成铰链结构,其另一端与盖板403配合安装,模块压板405固定在盖板403下方居中处;优先的,第一耳形卡件401与工作台3、第二耳形卡件404与盖板403的装配采用了卯榫结构,无须使用钉子、螺丝或者胶水等的使用,结构牢固,拆装方便;所述定位模具组件5包括定位模具固定板501、定位模具502、复位弹性套筒503、探针组件504,定位模具固定板501中部对称设置了两个扇形通槽,定位模具502位于两个扇形通槽中部且固定在定位模具固定板501上,复位弹性套筒503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定位模具固定板501四个顶角处,探针504设置在定位模具下方,每根探针504与定位模具502预留的引脚孔一一对应;所述拉簧压紧组件6包括卡扣601、销钉602、拉簧603、第二销轴604、第三耳形卡件605、固定拉簧螺栓606,卡扣601呈L形,设置在两组第三耳形卡件605之间,三者通过第二销轴604实现同轴装配,拉簧603为一对,一端连接固定拉簧螺栓606,另一端与销钉602连接。上述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人工将模块集成电路板8放置在定位模具502上,接着将卡扣601向后推出一段距离,同时将盖板403搬下,模块压板405接触模块集成电路板8,然后松开卡扣601,利用拉簧回复力转化为向下拉力,通过卡扣601实现对盖板403和模块压板405的压紧、限位,在向下拉力超过复位套筒503的向上回复力时,定位模具502和模块集成电路板8沿着复位套筒503下移,模块集成电路板8的引脚801与探针504联通,可以进行电气性能检测,检测结束后,移开卡扣601,引脚801与探针504分离,定位模具502和模块集成电路板8复位。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六棱立柱(2)、工作台(3)、盖板组件(4)、定位模具组件(5)、拉簧压紧组件(6)、储料容器(7)、模块集成电路板(8);/n所述工作台(3)通过四根对称分布六棱立柱(2)安装在底座(1)上,盖板组件(4)和拉簧压紧组件(6)分别设置在工作台(3)两侧,定位模具组件(5)设置在工作台(3)中部,储料容器(7)安装在工作台(3)上,介于拉簧压紧组件(6)和定位模具组件(5)之间;/n所述盖板组件(4)包括第一耳形卡件(401)、第一销轴(402)、盖板(403)、第二耳形卡件(404)、模块压板(405),第一耳形卡件(401)为一对,并居中对称安装在工作台(3)一端,第二耳形卡件(404)也为一对,其一端通孔通过第一销轴(402)与第一耳形卡件(401)的通孔同轴配合安装形成铰链结构,其另一端与盖板(403)配合安装,模块压板(405)固定在盖板(403)下方居中处;/n所述定位模具组件(5)包括定位模具固定板(501)、定位模具(502)、复位弹性套筒(503)、探针组件(504),定位模具固定板(501)中部对称设置了两个扇形通槽,定位模具(502)位于两个扇形通槽中部且固定在定位模具固定板(501)上,复位弹性套筒(503)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定位模具固定板(501)四个顶角处,探针组件(504)固定在定位模具(502)下方,每根探针与定位模具(502)预留的引脚孔一一对应;/n所述拉簧压紧组件包括所述拉簧压紧组件包括卡扣(601)、销钉(602)、拉簧(603)、第二销轴(604)、第三耳形卡件(605)、固定拉簧螺栓(606),卡扣(601)呈L形,设置在两组第三耳形卡件(605)之间,三者通过第二销轴(604)实现同轴装配,拉簧(603)为一对,一端连接固定拉簧螺栓(606),另一端与销钉(60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集成电路板电气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六棱立柱(2)、工作台(3)、盖板组件(4)、定位模具组件(5)、拉簧压紧组件(6)、储料容器(7)、模块集成电路板(8);
所述工作台(3)通过四根对称分布六棱立柱(2)安装在底座(1)上,盖板组件(4)和拉簧压紧组件(6)分别设置在工作台(3)两侧,定位模具组件(5)设置在工作台(3)中部,储料容器(7)安装在工作台(3)上,介于拉簧压紧组件(6)和定位模具组件(5)之间;
所述盖板组件(4)包括第一耳形卡件(401)、第一销轴(402)、盖板(403)、第二耳形卡件(404)、模块压板(405),第一耳形卡件(401)为一对,并居中对称安装在工作台(3)一端,第二耳形卡件(404)也为一对,其一端通孔通过第一销轴(402)与第一耳形卡件(401)的通孔同轴配合安装形成铰链结构,其另一端与盖板(403)配合安装,模块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凌鹏魏鑫磊吴智鹏钱煊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研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