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445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包括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且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热敏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为解决高功率密度的电源模块在正常工作之时以及停止工作之后人员误触碰或者拆卸时防止高温引起烫伤,设计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对温度进行告警显示,以防止发生烫伤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的电源转换效率都无法达到100%,而电源在由高压转换为低压或由低压转换为高压时,所消耗的能量大都以热量的形式耗散掉,因此对于功率大而体积小的电源,其散热面积相对较小,而自身发热量较大,因此当电源达到热平衡时,电源自身温度则会较高,在操作时极易被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为解决高功率密度的电源模块在正常工作之时以及停止工作之后人员误触碰或者拆卸时防止高温引起烫伤,设计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对温度进行告警显示,以防止发生烫伤事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包括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且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热敏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的一端还与电阻R3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3输出后端接有热敏开关S1、电阻R5和电子R4,电阻R4的输出后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5的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3的输出后端连接且电阻R1的输出后端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输出端接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1与电阻R5的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2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3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1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2与电阻R3输出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3连接且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与电源之间还设有二极管D3和电阻R6,电阻R3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6输出后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D2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本技术中储部电路分为电容C1,为一只超级电容,其充电过程由电阻R6进行限流,防止浪涌电流将辅助源损坏;控制电路部分由电阻R1、R2、R3、R4、R5、热敏开关S1及发光三极管Q1、Q2组成。当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时,热敏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R1、R2中间电压不为零,Q1导通,D1被点亮,而当温度超过告警温度后,S1闭合,Q2被导通,从而将Q1基极电压拉低Q1处于高阻态,D1熄灭,而D2上形成通路,D2被点亮,D1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D2则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当D1导通被点亮时显示绿色,电源即可直接触摸及拆卸。当输入总线断开后,超级电容当中所存储的能量便被释放,因输入端有二极管隔离,电流只能往控制电路部分及显示部分流动。发光二极管自身点亮后电流及其微弱,超级电容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确保告警功能的正常。若在电源工作一段时间后人为的去查看、更换时极易出现烫伤的情况,若是在电源内加装此电路,可在电源工作期间以及工作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后,能通过发光二极管提示是否可操作,以防止出现人员被烫伤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包括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且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热敏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的一端还与电阻R3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3输出后端接有热敏开关S1、电阻R5和电子R4,电阻R4的输出后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5的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3的输出后端连接且电阻R1的输出后端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输出端接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1与电阻R5的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2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3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1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2与电阻R3输出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3连接且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与电源之间还设有二极管D3和电阻R6,电阻R3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6输出后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D2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时,热敏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此时R1、R2中间电压不为零,Q1导通,D1被点亮,而当温度超过告警温度后,S1闭合,Q2被导通,从而将Q1基极电压拉低Q1处于高阻态,D1熄灭,而D2上形成通路,D2被点亮,D1采用绿色发光二极管,D2则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当D1导通被点亮时显示绿色,电源即可直接触摸及拆卸。当输入总线断开后,超级电容当中所存储的能量便被释放,因输入端有二极管隔离,电流只能往控制电路部分及显示部分流动。发光二极管自身点亮后电流极其微弱,超级电容可在输入掉电较长的时间内确保告警功能的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包括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且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热敏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的一端还与电阻R3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3输出后端接有热敏开关S1、电阻R5和电阻R4,电阻R4的输出后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5的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3的输出后端连接且电阻R1的输出后端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输出端接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1与电阻R5的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2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3接地,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1与电阻R1输出后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2与电阻R3输出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3连接且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源用过温告警指示电路包括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且储能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联连接,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热敏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NPN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的一端还与电阻R3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3输出后端接有热敏开关S1、电阻R5和电阻R4,电阻R4的输出后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阻R5的输入前端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输入前端与电阻R3的输出后端连接且电阻R1的输出后端接有电阻R2,电阻R2的输出端接地,NPN型三极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