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763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包括:第一急流槽模板对,第一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一左模板、第一右模板和连接夹;第一左模板包括左模板本体、左模板侧框,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侧边;左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第一右模板包括第一右模板本体、右模板侧框,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右模板本体的侧边,右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左模板本体的直径小于右模板本体的直径;连接夹一端插入左模板侧框,另一端插入右模板侧框。在急流槽八字口施工中采用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改善了以往用竹胶板支模施工外观质量差、线形不顺直的现象,与路缘石有效衔接、施工质量好,减少了后续修补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急流槽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
技术介绍
急流槽是指坡度大于临界坡度的人工沟槽。其作用是在距离短、水面落差大的情况下引导水流。急流槽通常接道路路面的边沟或直接作为路面汇水的排出口,也可快速导出路堑边坡上的残留积水,可预防因积水浸泡边坡导致的边坡垮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病害。在公路工程中,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现有的急流槽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急流槽八字口都是采用竹胶板支模进行混凝土浇筑,具有成品施工质量差、线形顺直度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以解决急流槽八字口成品施工质量差、线形顺直度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包括:第一急流槽模板对,所述第一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一左模板、第一右模板和连接夹;所述第一左模板包括第一左模板本体、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所述第一右模板包括第一右模板本体、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第一左模板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右模板本体的直径;连接夹一端插入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另一端插入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进一步,所述第一左模板本体和第一右模板本体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胶条和第二弹性胶条。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急流槽模板对,所述第二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二左模板、第二右模板和连接夹;第一急流槽模板对用于浇筑弧形结构的急流槽第一侧挡,第二急流槽模板对用于浇筑弧形结构的急流槽第二侧挡,所述急流槽第二侧挡与急流槽第一侧挡互为镜像结构;所述第二左模板包括第二左模板本体、第三左模板侧框和第四左模板侧框,所述第三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二左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四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二左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三左模板侧框和第四左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所述第二右模板包括第二右模板本体、第三右模板侧框和第四右模板侧框,所述第三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二右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四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二右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三右模板侧框和第四右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第二左模板本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右模板本体的直径;连接夹一端插入第三左模板侧框和第四左模板侧框,另一端插入第三右模板侧框和第四右模板侧框。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进一步,所述第二左模板本体和第二右模板本体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胶条和第二弹性胶条。本技术如上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进一步,所述连接夹包括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和中间连杆,所述第一插杆垂直连接在中间两岸的一端,第二插杆垂直连接在中间插杆的另一端;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朝向相同。利用上述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改善了以往用竹胶板支模施工外观质量差、线形不顺直的现象,与路缘石有效衔接、施工质量好,减少了后续修补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左模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右模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夹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急流槽模板对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第一右模板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左模板,2、第一右模板,3、连接夹,4、急流槽第一侧挡,5、急流槽第二侧挡,6、急流槽,11、第一左模板本体,12、第一左模板侧框,13、第二左模板侧框,21、第一右模板本体,22、第一右模板侧框,23、第二右模板侧框,24、插孔,25、第一弹性胶条,26、第二弹性胶条,31、中间连杆,32、第一插杆,33、第二插杆,100、第一急流槽模板对,200、第二急流槽模板对。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急流槽6包括急流槽第一侧挡4和急流槽第二侧挡5;如图5所示,急流槽第一侧挡为弯曲的弧状结构,急流槽第二侧挡为弯曲的弧状结构;马路侧边的路缘石设置出水口,急流槽第一侧挡与出水口一侧的路缘石连接,急流槽第二侧挡与出水口另一侧的路缘石连接,急流槽宽度在靠近出水口位置向远离出水口位置逐渐缩小。定型模具包括:第一急流槽模板对10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急流槽模板对100包括第一左模板1、第一右模板2和连接夹3;第一左模板1包括第一左模板本体11、第一左模板侧框12和第二左模板侧框13,第一左模板侧框12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11的上侧边,第二左模板侧框13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11的下侧边;第一左模板侧框12和第二左模板侧框13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24;第一左模板本体为弧形结构,与急流槽第一侧挡的外侧面对应;第一右模板本体为弧形结构,并且与急流槽第一侧挡的内侧面对应,用于浇筑弧形结构的急流槽第一侧挡;第一左模板一端可以与路缘石连接实现对混凝土的密封,第一左模板另一端设置混凝土堵板,堵板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右模板2包括第一右模板本体21、第一右模板侧框22和第二右模板侧框23,第一右模板侧框22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21的上侧边,第二右模板侧框23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21的下侧边;第一右模板侧框22和第二右模板侧框23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24;第一左模板本体11的直径小于第一右模板本体21的直径;连接夹3一端插入第一左模板侧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急流槽模板对,所述第一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一左模板、第一右模板和连接夹;/n所述第一左模板包括第一左模板本体、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n所述第一右模板包括第一右模板本体、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第一左模板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右模板本体的直径;连接夹一端插入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另一端插入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急流槽模板对,所述第一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一左模板、第一右模板和连接夹;
所述第一左模板包括第一左模板本体、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左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左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
所述第一右模板包括第一右模板本体、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所述第一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上侧边,第二右模板侧框垂直固定在第一右模板本体的下侧边;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上设置位置对应的插孔;第一左模板本体的直径小于第一右模板本体的直径;连接夹一端插入第一左模板侧框和第二左模板侧框,另一端插入第一右模板侧框和第二右模板侧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模板本体和第一右模板本体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胶条和第二弹性胶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流槽八字口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急流槽模板对,所述第二急流槽模板对包括第二左模板、第二右模板和连接夹;第一急流槽模板对用于浇筑弧形结构的急流槽第一侧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张建立邵庆双于福光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