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添翼专利>正文

家用燃气灶的红外线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37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家用燃气灶的红外线燃烧器,下部设有与引射管(1)连接的燃烧器混气气室(2),混气气室上部设有燃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盘是由固定环(3)和蜂窝结构的陶瓷片(4)组成的独立整体结构;陶瓷片(4)嵌入固定环(3)内腔上部,陶瓷片侧壁与固定环内侧壁面接触连接,且与固定环轴向相对固定,燃烧盘整体扣合在燃烧器混气气室上口,其固定环(3)下口边缘侧壁与燃烧器混气气室对应的上口边缘侧壁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用在家用燃气灶上的红外线燃烧器。
技术介绍
家用燃气灶上使用的红外线燃烧器主要由下部与引射管连接的燃烧器混气气室和装在混气气室上口的红外线蜂窝结构的陶瓷片组成,由于燃烧器的燃烧采用完全预混燃烧的原理,陶瓷片加热到800度以上高温时,能将大量的热能转变成红外线辐射能,因此有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点。现有家用燃气灶红外线燃烧器均是将上部扣有装饰扣环的蜂窝结构的陶瓷片粘合固定在燃烧器混气气室上口部位,与下部混气气室壳体连为一体,只有专门的维修人员用专门的工具才能将陶瓷片取下,所以当需要清理保养或维修燃烧器时,就要将整台燃烧器一起拿到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很不方便,而且每次维修保养时都会将陶瓷片装饰扣环及陶瓷片损坏,加大了维修和使用成本,而且这种结构的燃烧器只能用手工安装,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部燃烧盘部分与下部的底座部分为易于拆装的分体结构、维修保养方便的家用燃气灶的红外线燃烧器。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技术下部设有与引射管(1)连接的燃烧器混气气室(2),混气气室上部设有燃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盘是由固定环(3)和蜂窝结构的陶瓷片(4)组成的独立整体结构陶瓷片(4)嵌入固定环(3)内腔上部,陶瓷片侧壁与固定环内侧壁面接触连接,且与固定环轴向相对固定,燃烧盘整体扣合在燃烧器混气气室上口,其固定环(3)下口边缘侧壁与燃烧器混气气室对应的上口边缘侧壁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上述装置燃烧盘固定环下口与混气气室上口对接后,固定环内腔就成为固定在其上部的陶瓷片的燃气通道,打开燃气阀门,燃气从引射管进入混气气室,再从混气气室上口进到燃烧盘固定环内腔并在陶瓷片部位被打火点燃,由于燃烧盘固定环下口边缘侧壁与燃烧器混气气室对应上口边缘侧壁是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家用燃气灶采用的是低压燃烧,故燃气不会从连接部位泄漏。当需要对燃气灶进行维修保养时,由于燃烧盘是由陶瓷片和固定环组成的相对独立的整体结构,所以可从燃烧器混气气室上口将燃烧盘整体拔下,对燃烧盘上的陶瓷片或燃烧器混气气室分别进行维修保养或清理。本技术的燃烧盘相对气室底壳为一相对独立的整体结构,燃烧盘整体与燃烧器混气气室上口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从而可方便地将其从混气气室上口整体取下,不仅便于维修保养,而且这种燃烧盘与气室底壳的分体结构更利于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时,可分别加工燃烧器混气气室壳体和燃烧盘,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组合,这样更易于对由陶瓷片和固定环组成的燃烧盘进行机械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高燃烧盘的燃烧质量,为红外线燃气灶的普及推广创造条件。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其中两根连接筋11局部剖)图4、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1-引射管 2-混气气室 3-固定环 4-蜂窝陶瓷片 5-托环 6-中心固定环7-中心陶瓷片 8-中心连接盘 9-中心引射管 10-挡片 11-连接筋12-引火槽 13-连接盘 14-卡圈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图1、2、3)燃烧盘蜂窝结构的陶瓷片4嵌入固定环3内腔上部,陶瓷片与固定环轴向相对固定的结构为陶瓷片上端面边缘顶在固定环上口边缘向内突出的挡片10上,下端面边缘被弹性嵌入固定环内腔的托环5轴向固定,所述的托环横截面形状与固定腔侧壁横截面相同、托环外侧壁带弹性凸起,弹性顶在固定腔侧壁上。上述固定环上口边缘向内突出的挡片10是由固定环上口侧壁向内折90度形成的横截面呈形的挡片,也可采用与固定环为分体结构的,弹性卡在固定环上口边缘的挡片从上部对陶瓷片定位。本例燃烧盘的固定环3由外环3a和内环3b组成(见图2、3),内、外环通过四根连接筋11相互连接,环形的陶瓷片4嵌入内环外壁与外环内壁形成的固定环内腔上部,陶瓷片上端面顶在内、外环上口边缘的形挡片10和连接筋11上,下端面内、外环边缘分别被弹性卡在外环内侧壁和内环外侧壁上的托环5轴向固定。内、外环下口边缘侧壁与下部对应的环形混气气室2上口边缘侧壁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本例在内环3b围成的中心区域设有中心燃烧盘,中心燃烧盘由中心固定环6和镶嵌在固定环内腔上部且与固定环相对固定的中心蜂窝陶瓷片7组成,中心固定环6下口边缘侧壁与中心连接盘8上口边缘侧壁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连接盘8下端面设有中心孔8a,中心孔8a边缘折90度的侧壁与穿过混气气室2的中心引射管9上口边缘侧壁滑动配合地面接触密封连接,与中心引射管上口连通的中心固定环内腔下部形成中心混气气室6a。本例中心蜂窝陶瓷片7与中心固定环6的固定方式是陶瓷片上端面边缘顶在中心固定环上口边缘的挡片上,下端面边缘被弹性嵌入中心固定环内腔的托环轴向固定中心固定环6和镶嵌在其中的中心陶瓷盘7横截面为方形,中心固定环6四角与内环3b固定连接,中心固定环6上口角部的挡片上端面与内环上口挡片上端面之间设有引火槽12。拔外环燃烧盘时,中心燃烧盘也可方便地随之从中心连接盘8上口整体拔下。设置中心燃烧盘是为了适应不同用火情况的需要,需小火时,只打开中心混气气室,点火器打着中心燃烧盘,需大火时,再打开外环混气气室,外环燃烧盘通气后,靠中心燃烧盘的火焰引火点燃,现有燃气灶的外环燃烧盘与中心燃烧盘之间留有环形空隙,中心燃烧盘的火焰不易引到外环燃烧盘上,一般要靠加热容器底部的压火作用点燃外环燃烧盘,如无容器压火,则要等外环燃烧盘积蓄较多气体时才能点燃,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传火爆燃的现象。本实施例的中心燃烧盘为多边形,中心燃烧盘7的火焰可通过角部部位近距离地传火到外环燃烧盘。实施例2(图4)本例与实施例1结构不同之处是,组成中心燃烧盘的中心固定环6和镶嵌在其中的中心蜂窝陶瓷片7的横截面是四边为内凹弧线的变形四边形。中心固定环6上口角部的挡片上端面与内环上口挡片上端面之间设有引火槽12。中心燃烧盘是多边形或边缘内凹的变形多边形可起到易于引火点燃外环燃烧盘的作用,其角部靠近外环燃烧盘,可以近距离过火引火,其直线或内凹边缘则与外环燃烧盘之间拉开距离,以留出适当的气流通道为中心燃烧盘提供足够的二次空气补充。在中心燃烧盘与外环燃烧盘之间设置的引火槽12可近一步加快引火速度。实施例3(图5)本例燃烧盘的固定环3由外环3a和内环3b组成,内、外环之间通过四条上下垂直的片状连接筋11相互连接,垂直片状连接筋内外两侧边分别与内环外壁和外环内壁固定连接,环形陶瓷片4被上下垂直片状的连接筋分成割成四片分区陶瓷片,各分区陶瓷片分别镶嵌入内、外环与对应的相邻两上下垂直片状连接筋围成的扇形固定腔上部并与固定环相对固定。本例陶瓷片与固定环相对固定的结构是所述内、外环上口边缘设有向内突出的挡片,上下垂直的片状连接筋11上侧边设有向两侧突出的横截面呈形的挡片,各分区陶瓷片上端面边缘顶在对应的内、外环和连接筋上边缘的挡片上,下端面边缘被弹性嵌入固定腔的托环轴向定位。本例上下垂直的片状连接筋的功能一是将固定环内、外环连为一体,二是将蜂窝陶瓷片分割成数片,被分割成较小面积的分区陶瓷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裂损,使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添翼
申请(专利权)人:罗添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