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191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由制动鼓、轮辋Ⅰ、八个垫圈总成、轮毂Ⅱ4、两个轮毂螺栓、两个车轮螺母、车轮螺栓以及垫圈构成;轮辋与轮毂之间通过两个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和八个单螺栓连接,相对于原来的十个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节省了八个螺母,降低了材料成本,减少了螺栓与轮毂的压装数量,降低了装配成本;减少了对轮毂的螺栓配合端面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hub and r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桥
,具体涉及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后桥总成。
技术介绍
国内汽车车桥中,多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结构将轮辋连接固定到轮毂上,此种结构,每侧轮端各采用十个螺栓和十个螺母,增加了材料成本;十个螺栓都需要压装到轮毂的分配孔中,增加了装配成本;轮毂上,与螺栓端头的配合面需要加工,增加轮毂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汽车车桥中,由于螺栓和螺母配合的结构,将轮辋和轮毂连接到一起,导致螺母使用过多,增加材料成本,螺栓的压装成本以及轮毂的端面加工成本等问题,提供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减少螺母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提升装配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由制动鼓1、轮辋Ⅰ2、八个垫圈总成3、轮毂Ⅱ4、两个轮毂螺栓5、两个车轮螺母6、车轮螺栓7以及垫圈8构成;所述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按180°分布压人轮毂Ⅱ4的分布孔中,轮毂螺栓5的台肩与轮毂4的端面贴合;制动鼓1的中心孔与轮毂Ⅱ4较大的外止口配合,且端面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制动鼓(1)、轮辋Ⅰ(2)、八个.垫圈总成(3)、轮毂Ⅱ(4)、两个轮毂螺栓(5)、两个车轮螺母(6)、车轮螺栓(7)以及垫圈(8)构成;/n所述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按180°分布压人轮毂Ⅱ(4)的分布孔中,轮毂螺栓(5)的台肩与轮毂Ⅱ(4)的端面贴合;所述制动鼓(1)的中心孔与轮毂Ⅱ(4)的一个外止口配合,且端面贴合,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穿过制动鼓(1)十个分布孔中的两个,其它分布孔对齐;所述轮辋Ⅰ(2)的中心孔与轮毂Ⅱ(4)的另一外止口配合,端面与制动鼓(1)的端面配合,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穿过轮辋Ⅰ(2)十个分布孔中的两个,其它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与轮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制动鼓(1)、轮辋Ⅰ(2)、八个.垫圈总成(3)、轮毂Ⅱ(4)、两个轮毂螺栓(5)、两个车轮螺母(6)、车轮螺栓(7)以及垫圈(8)构成;
所述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按180°分布压人轮毂Ⅱ(4)的分布孔中,轮毂螺栓(5)的台肩与轮毂Ⅱ(4)的端面贴合;所述制动鼓(1)的中心孔与轮毂Ⅱ(4)的一个外止口配合,且端面贴合,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穿过制动鼓(1)十个分布孔中的两个,其它分布孔对齐;所述轮辋Ⅰ(2)的中心孔与轮毂Ⅱ(4)的另一外止口配合,端面与制动鼓(1)的端面配合,两个轮毂螺栓(5)的轴径穿过轮辋Ⅰ(2)十个分布孔中的两个,其它分布孔对齐;所述两个轮毂螺栓(5)用于制动鼓(1)和轮辋Ⅰ(2)的径向定位;所述两个车轮螺母(6)与轮毂螺栓(5)配合;八个垫圈总成(3)的轴径穿过制动鼓(1)和轮辋Ⅰ(2)的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史成淼苗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