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2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工作缸、活塞杆、活塞体、磁流变液、永磁体定位环、永磁体环I、永磁体环Ⅱ;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阻尼力较小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减少工作用磁流变液体积量,大大提高磁流变阻尼力,具有所需的磁流变液用量少且磁流变效应显著的优点。

An embedded squeeze MR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流变
,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
技术介绍
磁流变减振器是应用了磁流变液这种可控流体的新型减振器。在不同磁场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不同,迫使磁流变液流动的剪切力也不一样,也就是说磁流变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是可变的。因而,通过控制外加电流产生的磁场,便可达到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可调的目的。正是由于磁流变减振器具有这一重要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已引起业界对磁流变减振器的广泛研究。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可分为剪切式、阀式、挤压式以及两种模式的混合工作模式,其中的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的应用最为普遍。(附:参考文献CN201510346926,201410425759.4),参考文献中的专利具有阻尼力小可靠性低等缺点,阻尼力大小还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其他现有技术的磁流变减振器,也存在多种技术问题,如磁流变液的利用率不高,磁流变液易沉淀堵塞,阻尼力调节范围固定,不能灵活调节,有时发生通电线圈失效,不能保证工作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该磁流变减振器能够解决现有阻尼力较小等问题,同时实现了减少工作用磁流变液体积量,大大提高磁流变阻尼力,具有所需的磁流变液用量少且磁流变效应显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活塞杆、活塞体、磁流变液、永磁体定位环、永磁体环I、永磁体环Ⅱ;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部,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的其他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I;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内设有永磁体环I,所述的永磁体环I的外端面与活塞体的左右端面齐平;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的环形凸部的端面上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Ⅱ,所述的永磁体环槽Ⅱ内设有永磁体环Ⅱ;所述的活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杆孔穿出工作缸的左右两端面,能够沿着活塞杆孔相对于工作缸滑动;所述的活塞体设于工作缸内,活塞体与活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塞体与活塞杆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工作缸的的左右内壁形状对应活塞体的左右端面结构设计,工作缸的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与环形凸部对应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凸部伸入环形凹槽内;所述的环形凸部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所述的环形凸部设于活塞体的左右端面的内侧,靠近活塞杆,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均开设于环形凸部外侧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所述的各个永磁体环I和永磁体环Ⅱ均为轴向充磁型永磁体,且各个永磁体环I和永磁体环Ⅱ的磁力线方向相同。所述的工作缸、活塞体均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环形凸部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5mm-20mm;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5mm-20mm。所述的活塞体的左右端面上设置永磁体环槽I和永磁体环I的组数为4-20组;所述的环形凸部的端面设置得永磁体环槽Ⅱ和永磁体环Ⅱ的组数为4-20组。所述的活塞杆孔的内圆面上设有密封圈槽Ⅰ,该密封圈槽Ⅰ中设有密封圈Ⅰ。所述的工作缸包括端盖和缸体,所述的端盖和缸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Ⅱ。所述的活塞杆的中部为螺纹杆,通过该螺纹杆与活塞体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工作缸分别与活塞体的环形凸部和环形凹槽形成嵌入式的配合增加磁流变液阻尼通道的长度;并且活塞体的端面和环形凸部上均通过间隙配合设置轴向充磁永磁体,实现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工作用磁流变液体积量,大大提高磁流变阻尼力,具有所需的磁流变液用量少且磁流变效应显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具有阻尼通道中的磁流变液不易沉淀堵塞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电源无法到达或电源不便更换的低频低振幅场合。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不足缺点,在相同体积下有效提高阻尼力,且可以在适用于更多场合,并解决了磁流变液易沉淀的问题,提高了磁流变液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序号标示及对应的名称如下:1-工作缸,2-活塞杆,3-活塞体,4-磁流变液,5-螺纹杆,6-永磁体环I,7-永磁体环Ⅱ,8-环形凸部,9-环形凹槽,10-密封圈Ⅰ,11-端盖,12-缸体,13-密封圈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的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2、活塞体3、磁流变液4、永磁体定位环5、永磁体环I6、永磁体环Ⅱ7;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部8,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其他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I;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内设有永磁体环I6,所述的永磁体环I6的外端面与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齐平;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环形凸部8的端面上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Ⅱ,所述的永磁体环槽Ⅱ内设有永磁体环Ⅱ7;所述的活塞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杆孔穿出工作缸1的左右两端面,能够沿着活塞杆孔相对于工作缸1滑动;所述的活塞体3设于工作缸1内,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形状对应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结构设计,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与环形凸部8对应的环形凹槽9,所述的环形凸部8伸入环形凹槽9内;所述的环形凸部8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9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1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所述的环形凸部8设于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的内侧,靠近活塞杆2,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均开设于环形凸部8外侧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所述的各个永磁体环I6和永磁体环Ⅱ7均为轴向充磁型永磁体,且各个永磁体环I6和永磁体环Ⅱ7的磁力线方向相同。所述的工作缸1、活塞体3均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环形凸部8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9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5mm-20mm;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1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5mm-20mm。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设置永磁体环槽I和永磁体环I6的组数为4-20组;所述的环形凸部8的端面设置得永磁体环槽Ⅱ和永磁体环Ⅱ7的组数为4-20组。所述的活塞杆孔的内圆面上设有密封圈槽Ⅰ,该密封圈槽Ⅰ中设有密封圈Ⅰ10。所述的工作缸1包括端盖11和缸体12,所述的端盖11和缸体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Ⅱ13。所述的活塞杆2的中部为螺纹杆14,通过该螺纹杆14与活塞体3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2)、活塞体(3)、磁流变液(4)、永磁体环I(6)、永磁体环Ⅱ(7),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部(8),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其他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I;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内设有永磁体环I(6),所述的永磁体环I(6)的外端面与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齐平;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环形凸部(8)的端面上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Ⅱ,所述的永磁体环槽Ⅱ内设有永磁体环Ⅱ(7);/n所述的活塞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杆孔穿出工作缸(1)的左右两端面,能够沿着活塞杆孔相对于工作缸(1)滑动;所述的活塞体(3)设于工作缸(1)内,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轴线重合;/n所述的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形状对应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结构设计,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与环形凸部(8)对应的环形凹槽(9),所述的环形凸部(8)伸入环形凹槽(9)内;所述的环形凸部(8)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9)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 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1)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2)、活塞体(3)、磁流变液(4)、永磁体环I(6)、永磁体环Ⅱ(7),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环形凸部(8),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其他位置上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I;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内设有永磁体环I(6),所述的永磁体环I(6)的外端面与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齐平;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的环形凸部(8)的端面上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永磁体环槽Ⅱ,所述的永磁体环槽Ⅱ内设有永磁体环Ⅱ(7);
所述的活塞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塞杆孔穿出工作缸(1)的左右两端面,能够沿着活塞杆孔相对于工作缸(1)滑动;所述的活塞体(3)设于工作缸(1)内,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塞体(3)与活塞杆(2)的轴线重合;
所述的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形状对应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结构设计,工作缸(1)的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与环形凸部(8)对应的环形凹槽(9),所述的环形凸部(8)伸入环形凹槽(9)内;所述的环形凸部(8)的内外圆面和端面分别与其对应的环形凹槽(9)的上下内壁和底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所述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外圆面分别与工作缸(1)的左右内壁、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填充磁流变液(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型挤压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凸部(8)设于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的内侧,靠近活塞杆(2),所述的永磁体环槽I均开设于环形凸部(8)外侧的活塞体(3)的左右端面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龙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