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2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压缩和复原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本专利通过磁流变液内外通道间的循环流动以实现压缩和复原工况下阻尼力值的独立控制;且该装置可通过远离磁流变线圈的自传感LVDT结构设计检测磁流变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活塞外筒的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为调节阻尼器阻尼力提供依据。

Two tube MR damper with self sensing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减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现有被动式减振装置的压缩阻尼力及复原阻尼力不能根据工况进行自适应调节,为了改善可控阻尼特性,可以输出半主动阻尼的磁流变减振器逐渐得到研究与应用。但是传统磁流变减振器的控制算法较为复杂,而且在一些有限空间内难以输出大阻尼。同时,虽然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较小,但因磁场发生器和控制器的存在,磁流变减振器的响应时间会对其控制存在一定影响。因此,需要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对压缩阻尼力和复原阻尼力的单独控制降低减振器对响应时间的要求,降低减振器控制算法的难度,提高减振器的实际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专利技术了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通过磁流变液内外通道间的循环流动以实现压缩和复原工况下阻尼力值的独立控制;且该装置可通过远离磁流变线圈的自传感LVDT结构设计检测工况的振动幅值和速度,为调节阻尼器阻尼力提供依据。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所述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可供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的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所述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压缩时和复原时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进一步,所述磁流变液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塞筒中部的隔磁套筒、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一通道、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二通道、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三通道以及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隔磁套筒底端与第二活塞筒底端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道与活塞内筒之间以及隔磁套筒与活塞外筒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导流腔和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第一导流腔连通,第一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均是上端与第二导流腔连通,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下端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三活塞筒,所述第三活塞筒内固定设置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周向方向均匀缠绕设置有第三磁感线圈,所述第三活塞与第三活塞筒之间形成可供磁流变液流动的第三环形通道。进一步,所述第二通道内部与第一通道内部设置有相同的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三通道下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第三通道的单向流通阀组件。进一步,所述单向流通阀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的“十字”安装座、与“十字”安装座连接设置的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弹簧挡片;所述第三通道内部与第四通道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三通道安装槽槽口以及第四通道安装槽槽口处设置有限位挡杆,所述限位挡杆包括两个圆形的限位环以及连接两个限位环的连接杆。进一步,还包括与第二活塞筒一体成型的安装底座,所述活塞内筒与活塞外筒均固定连接设置在安装底座上。进一步,所述活塞外筒的底部与第二活塞筒端部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上设置有用于对磁流变液流动时进行体积补偿的补偿缸筒组件;所述补偿缸筒组件包括补偿缸筒、设置于补偿缸筒端部的气门芯以及设置于补偿缸筒内可沿补偿缸筒轴向方向自由移动的浮动活塞。进一步,所述活塞内筒端部、活塞外筒底部、第二活塞筒端部均设置有用于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的导流孔。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设置的活塞头以及设置于活塞头上的密封圈;所述活塞内筒外壁上设有初级线圈和次级感应线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解决悬架在阻尼匹配时,压缩复原行程下所需输出阻尼力不等的情况,特别是复原力大于压缩力的工况需求,克服被动式减振器很难根据工况进行大范围压缩力和复原力调节的限制以及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算法极其复杂的问题。相比较单一线圈进行控制算法的调试,本技术方案的控制能力和范围更广泛,可靠性更好,既可以采用简单的控制算法实现悬架阻尼的匹配,又可以用于新车悬架开发时进行快速阻尼匹配。同时针对于压缩力和复原力的不同要求,可提前施加电流值,避免磁流变器件响应时间不同而无法运行控制算法以施加电流改变阻尼力值。同时LVDT活塞远离磁流变线圈,防止磁场耦合导致实际状态很难监测;通过检测工况的振动幅值,设计简单的控制算法以控制阻尼器改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磁流变液调节机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向流通阀组件;图5为本专利技术“十字”安装座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十字”安装座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弹簧挡片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通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通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通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磁流变液调节机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向流通阀组件;图5为本专利技术“十字”安装座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十字”安装座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弹簧挡片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通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2和活塞外筒3,所述活塞内筒2、活塞外筒3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可供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的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所述活塞内筒2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1,所述活塞杆组件1压缩时和复原时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如图1中所示,活塞内筒2顶端设置有密封油封以及导向环,用于加强内部的密封性能以及对活塞杆组件1起到导向功能,当然,活塞内筒2端部也可以采用密封盖的方式进行密封。本技术方案通过磁流变液不同的循环通道以实现压缩和复原工况下阻尼力值的独立控制;且该装置可通过远离磁流变线圈的自传感LVDT结构设计检测工况的振动幅值和速度,为调节阻尼器阻尼力提供依据,通过检测工况的振动幅值,设计简单的控制算法以控制阻尼器改善乘坐舒适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流变液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塞筒中部的隔磁套筒21、设置于隔磁套筒21内的第一通道22、设置于隔磁套筒21内的第二通道23、设置于隔磁套筒21内的第三通道24以及设置于隔磁套筒内21的第四通道25;所述第一通道22和第二通道23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第三通道24和第四通道25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隔磁套筒底端(隔磁套筒底端即图1中的竖直方向的下端)与第二活塞筒底端形成有容纳腔29,所述隔磁套筒21顶端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所述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可供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的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所述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压缩时和复原时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互成角度连通设置的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包括同轴设置的活塞内筒和活塞外筒,所述活塞内筒、活塞外筒以及第二活塞筒形成有可供磁流变液循环流动的磁流变液循环通道;所述活塞内筒设置有可沿活塞内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活塞杆组件,所述活塞杆组件压缩时和复原时磁流变液分别对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二活塞筒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的磁流变液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液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塞筒中部的隔磁套筒、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一通道、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二通道、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三通道以及设置于隔磁套筒内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相对于隔磁套筒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隔磁套筒底端与第二活塞筒底端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道与活塞内筒之间以及隔磁套筒与活塞外筒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导流腔和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一通道一端与第一导流腔连通,第一通道另一端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均是上端与第二导流腔连通,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下端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第三活塞筒,所述第三活塞筒内固定设置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周向方向均匀缠绕设置有第三磁感线圈,所述第三活塞与第三活塞筒之间形成可供磁流变液流动的第三环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闵宋现宇于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