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454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盒,所述定位盒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定位盒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与定位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贯穿至定位盒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穿过横向槽延伸至定位盒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盒、横向槽、限位杆、螺纹杆、旋转把手、限位块、定位杆、限位圈、限位槽、圆形限位板、凹槽、弹簧、第一滑块、支架、滑轮、旋钮、旋转杆、支撑腿、安装孔、空心杆、第二滑块、活动杆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不具备对万向节进行固定的问题。

An improved air tightness testing device for universal joi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万向节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件,万向节与传动轴组合,称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辆上,万向节传动装置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而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省略了传动轴,万向节安装在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的前桥半轴与车轮之间,万向节在使用之间是需要进行气密检测的,但是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万向节进行气密检测的时候,难以对万向节进行固定,从而非常不方便使用者对万向节进行气密性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对万向节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不具备对万向节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盒,所述定位盒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定位盒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盒(1),所述定位盒(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横向槽(2),所述定位盒(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左侧与定位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右侧贯穿至定位盒(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5),所述限位杆(3)的顶部穿过横向槽(2)延伸至定位盒(1)的外侧,所述限位杆(3)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定位盒(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8),所述限位圈(8)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万向节研发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盒(1),所述定位盒(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横向槽(2),所述定位盒(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左侧与定位盒(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右侧贯穿至定位盒(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5),所述限位杆(3)的顶部穿过横向槽(2)延伸至定位盒(1)的外侧,所述限位杆(3)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定位盒(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圈(8),所述限位圈(8)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圈(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圆形限位板(10),所述圆形限位板(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滑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远离第一滑块(13)的一侧与凹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远离弹簧(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4),两个支架(14)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9)的内腔,所述圆形限位板(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钮(16),所述旋钮(16)的左侧贯穿至限位圈(8)的外侧,所述圆形限位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子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涛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