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54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在退绕筒子上方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所述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导丝器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下部连接导丝器,上部套装有一个压簧,所述的压簧的底部设置在有孔托板上,所述压簧的上部通过有孔压片和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有孔压片套在所述的导丝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复合捻线机达到捻线初始阶段与末了阶段退绕筒子的退绕张力保持一致,减少或杜绝因此造成的质量疵点。

Tension equalizing control device for unwinding bobbin of compound twi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属于纺纱设备

技术介绍
:复合捻线机的问世,由一步法捻线工艺取代了两步法的生产工艺,操作方便、节能高效、节省用工等一时间成了它的代名词,特别是1000克大卷装复合捻线机的问世,其单位产量用工量仅为过去两步法捻线生产用工量的25%,大大降低了生产人工成本。但是,随着卷装量的增加,上排络丝退绕筒子的直径也做了相应的增加。由于管径的加大,致使退绕筒子在退绕至末了阶段时纱线与筒管边缘发生摩擦原因会产生较大的张力,这就造成了在捻线生产过程中退绕筒子的初始退绕张力与末了退绕张力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张力差异,由于张力的较大差异因素,造成了成品纱线初始阶段与末了阶段的伸长率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低端产品还能勉强接受,但是,对于高端纱线产品来讲,伸长率是衡量纱线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的物理指标。这种张力差异会造成产品质量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使复合捻线机达到捻线初始阶段与末了阶段退绕筒子的退绕张力保持一致,减少或杜绝因此造成的质量疵点。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退绕筒子上方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所述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导丝器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下部连接导丝器,上部套装有一个压簧,所述的压簧的底部设置在有孔托板上,所述压簧的上部通过有孔压片和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有孔压片套在所述的导丝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压簧采用弹性系数为(0.5-1.5)g/mm的压簧,所述压簧的初始长度为100-150mm。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通孔的孔径和所述有孔托板的孔径都大于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直径。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的有孔托板设置在所述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导丝器连接杆延长并在导丝器拉杆上方设置一个压簧,当上排退绕筒子的退绕张力过大时,纱线张力的作用引起压簧被压缩变形,张力因素会转变成拉力,将所述的加长导丝器连接杆向下抻拉,使气圈高度变短,同时使气圈直径变大使退绕纤维脱离与筒管上边沿的摩擦,拟达到保持均衡张力的目的,使复合捻线机达到捻线初始阶段与末了阶段退绕筒子的退绕张力保持一致,减少或杜绝因此造成的质量疵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退绕筒子;2、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3、导丝器连接杆;4、导丝器;5、压簧;6、有孔托板;7、有孔压片;8、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退绕筒子1上方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2,所述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导丝器连接杆3穿过所述的通孔下部连接导丝器4,上部套装有一个压簧5,所述的压簧的底部设置在有孔托板6上,所述压簧的上部通过有孔压片7和固定螺母8固定,所述有孔压片套在所述的导丝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压簧采用弹性系数为(0.5-1.5)g/mm的压簧,所述压簧的初始长度为100-150mm。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通孔的孔径和所述有孔托板的孔径都大于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直径。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所述的有孔托板设置在所述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工作原理:在捻线生产过程中,上排退绕筒子处于高速旋转状态进行退绕动作,在初始退绕阶段筒管上的纤维处于满载状态,退绕气圈起始点靠近筒管外沿,受离心力作用,纤维在退绕时不会与筒管的上边沿发生摩擦,因此,上排退绕筒子在满筒初始退绕阶段退绕张力较小,一般在13克——16克左右。在单一气圈高度的情况下(气圈高度是指上排导丝器至退绕筒管上边沿的垂直距离),随着上排退绕筒子上纤维的逐步减少,气圈的起始点随之会逐步向筒管中心内移,当内移到一定程度时,筒管上的纤维在退绕时就会与筒管的上边沿发生摩擦,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此时的退绕张力开始发生增大变化,随着气圈起始点向筒管中心内的逐步移,退绕张力也会逐步增大,最大时可达初始退绕张力的2倍以上,也就是说末了退绕张力最大可达到32克以上,纤维会受到过度拉伸。在相同转速情况下,当气圈高度发生变化时,高度较大(上排导丝器至退绕筒管上边沿的垂直距离较长)时气圈直径较小。反之,高度较小(上排导丝器至退绕筒管上边沿的垂直距离较短)时气圈直径会变大,将两种气圈的纱线拉直进行测量,会发现两者的长度近乎相等。其原理就是受离心力因素和风阻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能量守恒释放。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上排退绕筒子的退绕张力过大时,纱线张力的作用引起压簧被压缩变形,张力因素会转变成拉力,将所述的加长导丝器连接杆向下抻拉,使气圈高度变短,同时使气圈直径变大使退绕纤维脱离与筒管上边沿的摩擦,拟达到保持均衡张力的目的。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退绕筒子上方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所述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导丝器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下部连接导丝器,上部套装有一个压簧,所述的压簧的底部设置在有孔托板上,所述压簧的上部通过有孔压片和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有孔压片套在所述的导丝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捻线机初捻退绕筒子张力均衡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退绕筒子上方的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所述上排导纱架固定方管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导丝器连接杆穿过所述的通孔下部连接导丝器,上部套装有一个压簧,所述的压簧的底部设置在有孔托板上,所述压簧的上部通过有孔压片和固定螺母固定,所述有孔压片套在所述的导丝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导丝器连接杆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捻线机初捻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练成罗坚平
申请(专利权)人:恒天宝丽丝生物基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