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78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预剥色工艺阶段:主缸升温到60±5℃,保温运行15分钟后将主缸降温到40±5℃,料缸溶解磷酸三钠后5分钟线性注入主缸,主缸在40±5℃下保温运行10分钟,料缸溶解二氧硫化脲后10分钟线性注入主缸,然后主缸以每分钟1℃速率升温到60‑80℃,并保温运行20‑40分钟后,再以每分钟2℃速率降温到50±5℃预剥液不排放备用;然后进行实剥色工艺阶段,再水洗,最后酸洗中和。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预剥色阶段,减轻或避免保险粉传统剥色法单一去除色基使其染料分子颗粒钙化物残留纱线本体、影响剥色后复染着色效果的因素产生,为实剥工艺阶段创造良好的工艺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属于聚合物染整。


技术介绍

1、在印染行业,修色、剥色、剥色后复染是行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染色制品质量问题返修工艺环节。就剥色而言,一般采用化学剥色法进行剥色处理。化学剥色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还原性剥色剂,它是通过破坏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发色体系而达到褪色或消色的目的,如偶氮结构的染料,其偶氮基可能被还原成氨基而失去颜色。保险粉、雕白粉是常用的还原性剥色剂。另一类是氧化性剥色剂,其中最常用的是双氧水和次氯酸钠。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某些组成染料分子发色体系的基团破坏,如偶氮基分解、氨基氧化、羟基甲基化、络合金属离子脱离等。这些不可逆的结构变化,导致了染料的褪色或消色,因而从理论上讲氧化性剥色剂可作完全剥色处理。

2、常用染料剥色方法包括:

3、一是活性染料的剥色,含金属络合的任何活性染料,首先在金属多价螯合剂的溶液(2克/升edta)中沸煮。然后在碱性还原或氧化剥色处理前彻底水洗。完全剥色通常在碱和保险粉中高温处理30分钟。在还原剥色后,充分的清洗。

4、二是硫化染料的剥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预剥色工艺阶段的浴比为1:6,pH为8.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溶解磷酸三钠是料缸在40±5℃下保温搅拌5分钟,磷酸三钠在主缸的浓度是(3-5)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溶解二氧硫化脲是在室温搅拌5分钟,二氧硫化脲在主缸的浓度是(2-4)g/L。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预剥色工艺阶段的浴比为1:6,ph为8.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溶解磷酸三钠是料缸在40±5℃下保温搅拌5分钟,磷酸三钠在主缸的浓度是(3-5)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溶解二氧硫化脲是在室温搅拌5分钟,二氧硫化脲在主缸的浓度是(2-4)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实剥色工艺阶段的ph为10.5-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阶段工艺法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溶解纯碱是料缸在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坚平王练成
申请(专利权)人:恒天宝丽丝生物基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