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39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捻线机作业过程中无法自行调节张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包括壳体、一号导线轮、张力微调组件、滑动杆和二号导线轮,一号导线轮和二号导线轮均转动连接在壳体上;壳体上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张力微调组件包括连接杆、上轮盘和下轮盘;连接杆为中空圆柱体;连接杆的内壁与滑动杆滑动连接;上轮盘和下轮盘均固定在连接杆上;滑动杆与壳体转动连接;上轮盘内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中填充有储油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捻线机中添加张力微调装置,能够减少纱线在捻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使得捻线过程中张力变化始终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提高了生产效率。

A tension fine adjustment device of tw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张力微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
技术介绍
捻线机在捻线过程中,单股纱线的张力在捻线过程中会产生变化,现有的设备中张力调节装置都是在开始工作前调节好,在设备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纱线张力发生变化,常常需要将设备暂停下来,然后调节纱线的张力,不然捻得的纱线可能会过松或过紧,不符合生产要求。如公开号为CN207760469U,公开日为2018年8月24日的中国专利中公布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捻线机,该技术中在捻线过程中不能自行进行张力调整,捻得的纱线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方便的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包括壳体、一号导线轮、张力微调组件、滑动杆和二号导线轮;所述一号导线轮和二号导线轮均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滑动杆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张力微调组件包括连接杆、上轮盘和下轮盘;所述连接杆为中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的内壁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均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上轮盘和下轮盘上均设有用于梳理纱线的橡胶齿梳。本技术中纱线从进线口进入,依次经过一号导线轮、张力微调组件和二号导线轮,再从出线口输出;经过张力微调组件时,纱线的张力作用在张力微调组件上并与其重力平衡,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力的平衡,这样就可以减少纱线在捻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使得捻线张力符合生产要求;滑动杆与连接杆表面较为光滑,其摩擦相较于张力微调组件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定位纱线的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位于上轮盘和下轮盘之间。纱线从一号导线轮经过环形线槽再向二号导线轮输送,环形线槽不仅可以使张力微调组件受力更均匀,也使纱线的输送更为顺畅。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上轮盘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中填充有储油海绵。储油海绵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滑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润滑,减少加润滑油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上轮盘上还设有进油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环形空腔相连通。润滑油从进油孔注入到储油海绵中,再从出油孔进入到滑动杆与连接杆的接触面上,进行润滑。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滑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2。这样设计能够减少滑动杆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对纱线张力的影响。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壳体在进线口和出线口处均设有保护纱线的弧形塑料环。这样设计能够防止纱线在输送过程中与壳体摩擦过大导致断线。作为优选,本技术中所述壳体为透明塑料材质。这样设计能够及时观察到捻线过程中纱线的张力变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在捻线机中添加张力微调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纱线在捻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纱线变松时,张力微调组件下移,使纱线张紧;纱线变紧时,张力微调组件上移,使纱线松弛,使得捻线过程中张力变化始终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在捻线停止时,工人通过观察张力微调组件的位置,能够直观的了解纱线的张力情况,并且及时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捻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力微调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力微调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张力微调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进线口41、一号导线轮42、张力微调组件43、滑动杆44、二号导线轮45、出线口46、壳体47、连接杆431、上轮盘432、下轮盘433、出油孔434、进油孔435、橡胶齿梳436、储油海绵43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中的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包括壳体47、一号导线轮42、张力微调组件43、滑动杆44和二号导线轮45,一号导线轮42和二号导线轮45均转动连接在壳体47上;壳体47上设有进线口41和出线口46;滑动杆44与壳体47转动连接;壳体47在进线口和出线口处均设有保护纱线的弧形塑料环。本实施例中的张力微调组件43包括连接杆431、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连接杆431为中空圆柱体;连接杆431的内壁与滑动杆44滑动连接;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均固定在连接杆431上;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上均设有用于梳理纱线的橡胶齿梳436;连接杆431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定位纱线的环形线槽;环形线槽位于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之间;滑动杆44与连接杆431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2;纱线经过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之间时,橡胶齿梳436能够对纱线进行梳理,减少纱线上的灰尘和线结。本实施例中的上轮盘432内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中填充有储油海绵433;上轮盘432上还设有进油孔435;连接杆431上设有出油孔434;进油孔435和出油孔434均与环形空腔相连通;润滑油从进油孔435注入到储油海绵437中,再从出油孔434进入到滑动杆44与连接杆431的接触面上,进行润滑;储油海绵437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滑动杆44与连接杆431之间的润滑,减少加润滑油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施例在作业时,纱线从进线口41进入,依次经过一号导线轮42、张力微调组件43和二号导线轮45,再从出线口46输出;经过张力微调组件43时,纱线的张力作用在张力微调组件43上并与其重力平衡,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力的平衡,纱线变松时,张力微调组件43下移,使纱线张紧;纱线变紧时,张力微调组件43上移,使纱线松弛,使得捻线过程中张力变化始终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在捻线停止时,工人通过观察张力微调组件43的位置,能够直观的了解纱线的张力情况,并且及时调整。这样就可以减少纱线在捻线过程中的张力变化,使得捻线张力符合生产要求。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包括壳体(47)、一号导线轮(42)、滑动杆(44)和二号导线轮(45),所述一号导线轮(42)和二号导线轮(45)均转动连接在壳体(4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微调组件(43);所述壳体(47)上设有进线口(41)和出线口(46);所述滑动杆(44)与壳体(47)转动连接;所述张力微调组件(43)包括连接杆(431)、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所述连接杆(43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431)的内壁与滑动杆(44)滑动连接;所述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均固定在连接杆(431)上;所述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上均设有用于梳理纱线的橡胶齿梳(4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包括壳体(47)、一号导线轮(42)、滑动杆(44)和二号导线轮(45),所述一号导线轮(42)和二号导线轮(45)均转动连接在壳体(47)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力微调组件(43);所述壳体(47)上设有进线口(41)和出线口(46);所述滑动杆(44)与壳体(47)转动连接;所述张力微调组件(43)包括连接杆(431)、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所述连接杆(431)为中空圆柱体;所述连接杆(431)的内壁与滑动杆(44)滑动连接;所述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均固定在连接杆(431)上;所述上轮盘(432)和下轮盘(433)上均设有用于梳理纱线的橡胶齿梳(4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线机张力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1)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定位纱线的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位于上轮盘(432)和下轮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琪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