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21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其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降低本体的工作温度,减少本体的更换次数;包括本体和多组安装片,本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还包括多组支撑柱和受力板,受力板中央区域设置有穿孔,还包括多组定位环、多组定位管和多组固定螺钉,还包括多组传动轴、多组扇叶、多组固定杆、多组固定环和多组传动齿轮,多组传动轴一端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并穿过多组旋转孔伸出,并且多组传动轴另一端分别与多组传动齿轮连接,多组传动轴与多组固定环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滚珠轴承,多组滚珠轴承内部和外壁分别与多组传动轴外壁和多组固定环内壁连接,多组传动齿轮依次啮合。

A new press plate structure for cl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统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离合器用压板结构是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的重要零部件,其在汽车零部件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包括本体和多组安装片,本体后侧壁设置有安装槽,并在本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多组安装片均安装在本体边缘区域,并在安装片上设置有多组安装孔;现有的离合器用压板结构使用时,固定安装压板的位置,以使离合器可以正常的使用;现有的离合器用压板结构使用中发现,由于压板同时受到弹簧的压力和摩擦力,在离合器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容易造成本体的损坏,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降低本体的工作温度,减少本体的更换次数的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包括本体和多组安装片,本体后侧壁设置有安装槽,并在本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多组安装片均安装在本体边缘区域,并在安装片上设置有多组安装孔;还包括多组支撑柱和受力板,所述本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定位槽,所述多组支撑柱前端均与受力板后侧壁连接,并且多组支撑柱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多组定位槽内,所述受力板中央区域设置有穿孔,还包括多组定位环、多组定位管和多组固定螺钉,所述多组定位管一端分别与多组定位环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柱分别穿过多组定位环和多组定位管,所述多组固定螺钉分别螺装通过多组定位环并螺装至受力板中,所述多组定位管另一端均与本体接触,还包括多组传动轴、多组扇叶、多组固定杆、多组固定环和多组传动齿轮,所述本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旋转孔,所述多组固定杆一端分别安装在本体内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杆另一端分别与多组固定环连接,所述多组传动轴一端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并穿过多组旋转孔伸出,并且多组传动轴另一端分别与多组传动齿轮连接,所述多组传动轴与多组固定环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滚珠轴承,所述多组滚珠轴承内部和外壁分别与多组传动轴外壁和多组固定环内壁连接,所述多组扇叶分别安装在多组传动轴上,所述多组传动齿轮依次啮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所述受力板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凸起。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还包括多组传输管和多组固定弯管,所述多组固定弯管均固定安装在本体前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弯管输出端均面向多组扇叶,所述多组传输管分别与多组固定弯管输入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还包括多组卡装环和多组定位板,所述多组定位板分别安装在多组卡装环两端,并且多组定位板均与本体前侧壁连接,所述多组卡装环内壁分别与多组固定弯管外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所述受力板上设置有多组散热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安装本体之前,首先将受力板安装在本体前侧区域,通过多组支撑柱对其起到第一重固定作用,同时通过多组固定螺钉、多组定位环和多组定位管对其起到第二冲限位作用,从而可以固定受力板的位置,当离合器在工作时,本体所需要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受力板上,不直接与本体接触,同时由于受到摩擦力使受力板温度升高,可以驱动任意传动齿轮,由于多组传动齿轮依次啮合,因此多组传动齿轮一同转动,带动多组扇叶转动,从而可以使受力板与本体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使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失,从而可以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降低本体的工作温度,同时当受力板挤磨损较严重时,只需对受力板进行跟换即可,进而可以减少本体的更换次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本体;2、安装片;3、通孔;4、支撑柱;5、受力板;6、穿孔;7、定位环;8、定位管;9、固定螺钉;10、传动轴;11、扇叶;12、固定杆;13、固定环;14、传动齿轮;15、滚珠轴承;16、凸起;17、传输管;18、固定弯管;19、卡装环;20、定位板;21、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包括本体1和多组安装片2,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安装槽,并在本体1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3,多组安装片2均安装在本体1边缘区域,并在安装片2上设置有多组安装孔;还包括多组支撑柱4和受力板5,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定位槽,多组支撑柱4前端均与受力板5后侧壁连接,并且多组支撑柱4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多组定位槽内,受力板5中央区域设置有穿孔6,还包括多组定位环7、多组定位管8和多组固定螺钉9,多组定位管8一端分别与多组定位环7连接,多组支撑柱4分别穿过多组定位环7和多组定位管8,多组固定螺钉9分别螺装通过多组定位环7并螺装至受力板5中,多组定位管8另一端均与本体1接触,还包括多组传动轴10、多组扇叶11、多组固定杆12、多组固定环13和多组传动齿轮14,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旋转孔,多组固定杆12一端分别安装在本体1内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杆12另一端分别与多组固定环13连接,多组传动轴10一端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13并穿过多组旋转孔伸出,并且多组传动轴10另一端分别与多组传动齿轮14连接,多组传动轴10与多组固定环13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滚珠轴承15,多组滚珠轴承15内部和外壁分别与多组传动轴10外壁和多组固定环13内壁连接,多组扇叶11分别安装在多组传动轴10上,多组传动齿轮14依次啮合;在安装本体之前,首先将受力板安装在本体前侧区域,通过多组支撑柱对其起到第一重固定作用,同时通过多组固定螺钉、多组定位环和多组定位管对其起到第二冲限位作用,从而可以固定受力板的位置,当离合器在工作时,本体所需要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受力板上,不直接与本体接触,同时由于受到摩擦力使受力板温度升高,可以驱动任意传动齿轮,由于多组传动齿轮依次啮合,因此多组传动齿轮一同转动,带动多组扇叶转动,从而可以使受力板与本体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使热量可以更快的散失,从而可以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降低本体的工作温度,同时当受力板挤磨损较严重时,只需对受力板进行跟换即可,进而可以减少本体的更换次数。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受力板5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凸起16;当受力板受到摩擦力时,首先作用于多组凸起上,从而可以减少对受力板本身的磨损,延长受力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还包括多组传输管17和多组固定弯管18,多组固定弯管18均固定安装在本体1前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弯管18输出端均面向多组扇叶11,多组传输管17分别与多组固定弯管18输入端连通;可以将多组传输管与外界连通,当多组扇叶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包括本体(1)和多组安装片(2),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安装槽,并在本体(1)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3),多组安装片(2)均安装在本体(1)边缘区域,并在安装片(2)上设置有多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支撑柱(4)和受力板(5),所述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定位槽,所述多组支撑柱(4)前端均与受力板(5)后侧壁连接,并且多组支撑柱(4)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多组定位槽内,所述受力板(5)中央区域设置有穿孔(6),还包括多组定位环(7)、多组定位管(8)和多组固定螺钉(9),所述多组定位管(8)一端分别与多组定位环(7)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柱(4)分别穿过多组定位环(7)和多组定位管(8),所述多组固定螺钉(9)分别螺装通过多组定位环(7)并螺装至受力板(5)中,所述多组定位管(8)另一端均与本体(1)接触,还包括多组传动轴(10)、多组扇叶(11)、多组固定杆(12)、多组固定环(13)和多组传动齿轮(14),所述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旋转孔,所述多组固定杆(12)一端分别安装在本体(1)内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杆(12)另一端分别与多组固定环(13)连接,所述多组传动轴(10)一端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13)并穿过多组旋转孔伸出,并且多组传动轴(10)另一端分别与多组传动齿轮(14)连接,所述多组传动轴(10)与多组固定环(13)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组滚珠轴承(15),所述多组滚珠轴承(15)内部和外壁分别与多组传动轴(10)外壁和多组固定环(13)内壁连接,所述多组扇叶(11)分别安装在多组传动轴(10)上,所述多组传动齿轮(14)依次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离合器用压板结构,包括本体(1)和多组安装片(2),本体(1)后侧壁设置有安装槽,并在本体(1)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通孔(3),多组安装片(2)均安装在本体(1)边缘区域,并在安装片(2)上设置有多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支撑柱(4)和受力板(5),所述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定位槽,所述多组支撑柱(4)前端均与受力板(5)后侧壁连接,并且多组支撑柱(4)后端分别插入并固定至多组定位槽内,所述受力板(5)中央区域设置有穿孔(6),还包括多组定位环(7)、多组定位管(8)和多组固定螺钉(9),所述多组定位管(8)一端分别与多组定位环(7)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柱(4)分别穿过多组定位环(7)和多组定位管(8),所述多组固定螺钉(9)分别螺装通过多组定位环(7)并螺装至受力板(5)中,所述多组定位管(8)另一端均与本体(1)接触,还包括多组传动轴(10)、多组扇叶(11)、多组固定杆(12)、多组固定环(13)和多组传动齿轮(14),所述本体(1)前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旋转孔,所述多组固定杆(12)一端分别安装在本体(1)内侧壁上,并且多组固定杆(12)另一端分别与多组固定环(13)连接,所述多组传动轴(10)一端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13)并穿过多组旋转孔伸出,并且多组传动轴(10)另一端分别与多组传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喜旺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益鑫精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