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11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其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磨床装夹装置的直接作用会对工件产生挤压,造成工件的形变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机床、设置在机床一侧的转动装置和滑移设置在机床另一侧的打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设置有装夹装置,还包括装夹在装夹装置卡爪间内环壁与工件外周壁贴合的过渡工装环、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内环壁上沿圆周均匀排列的压紧容槽、滑移设置在压紧容槽沿过渡工装环径向移动的压紧块、设置在压紧块与工件相对侧的压紧弧面以及设置在过渡工装环上驱动压紧块压紧工件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装夹装置直接作用到环形刀片的原始工件上,使工件不会发生不利形变。

Internal grinder with circular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刀片内圆磨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
技术介绍
内圆磨床是一种用于磨削圆柱形和圆锥形内表面的磨床。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2558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圆磨床,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作轴箱、传送箱、夹具、磨头、磨头转杆、转杆架、电机箱,工作轴箱内设置有转动机构和支撑机构,头架箱外设有夹具。但是,现有的内圆磨床的夹具多为装夹装置,对于环形刀片这种厚度较小的工件,装夹装置的直接作用会对工件产生挤压,造成工件的形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可以避免装夹装置直接作用到环形刀片的原始工件上,使工件不会发生不利形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包括机床、设置在机床一侧的转动装置和滑移设置在机床另一侧的打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上设置有装夹装置,还包括装夹在装夹装置卡爪间内环壁与工件外周壁贴合的过渡工装环、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内环壁上沿圆周均匀排列的压紧容槽、滑移设置在压紧容槽沿过渡工装环径向移动的压紧块、设置在压紧块与工件相对侧的压紧弧面以及设置在过渡工装环上驱动压紧块压紧工件的驱动组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安装在过渡工装环内,然后装夹装置夹在过渡工装环上,可以避免装夹装置直接接触工件,而且过渡工装环的内环壁与工件贴合的同时,压紧块会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稍滑移出压紧容槽以实现对工件的压紧,进而可以使工件在圆周方向上受到均匀的压紧力,不仅使工件稳定地固定在过渡工装环内,而且不会对工件产生过大的局部压强,使工件不会发生不利形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过渡工装环径向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外环壁上的调节容槽、转动设置在调节容槽槽壁上的驱动块、设置在驱动块靠近压紧容槽一端沿过渡工装环径向延伸的进给长槽、设置在过渡工装环内沿过渡工装环径向延伸的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调节容槽和压紧容槽并且与进给长槽相对设置,还包括螺纹连接在进给长槽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伸出进给长槽的一端调节通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调节通槽内,所述驱动杆伸出调节通槽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压紧块远离压紧弧面的一侧。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块,因为驱动杆仅沿调节通槽长度方向滑移,因此驱动杆与进给螺槽之间会发生螺纹转动,驱动杆即可沿过渡工装环径向移动,进而推动压紧块,使压紧弧面压紧工件,同时,驱动块设置在调节容槽内,不会凸出于过渡工装环的外侧壁,不会影响到装夹装置对过渡工装环的夹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相邻所述压紧块之间以过渡工装环同心的圆心角角度不大于45°,不小于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对工件进行均匀压紧,并且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强的同时,其可以保证过渡工装环自身的机械强度,避免压紧通槽过多引起过渡工装环的强度下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远离压紧块的侧壁上凹陷设置有多边形转动槽。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辅助工具对驱动块进行转动,而且多边形转动槽凹陷设置不会凸出于过渡工装环的外环壁,不会影响装夹装置对过渡工装环的夹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工装环内环壁远离打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抵环,所述压紧弧面靠近打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与工件端壁抵接的限位弧板,所述限位抵环和限位弧板沿过渡工装环径向的宽度不大于环形刀片本体的厚度。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抵环和限位弧板在过渡工装环的轴向上对工件进行限位,进而避免工件在过渡工装环内发生轴线的移动,增加工件在过渡工装环内的稳定性,同时,限位抵环和限位弧板沿过渡工装环径向的宽度不大于环形刀片本体的厚度,不会对工件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产生干涉。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工装环内环壁远离打磨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限位抵环的外环壁上设置有在滑移槽内滑移的滑移块,所述滑移槽远离打磨装置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贯穿过渡工装环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伸进滑移槽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移块远离打磨装置的侧壁上。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杆可以推动滑移块在滑移槽内滑移,进而可以改变限位弧板与限位抵环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对不同轴向长度的工件进行压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弧面上设置有压紧弹垫。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减小压紧弧面对工件的压强,而且可以增加压紧弧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工件在过渡工装环内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夹装置为与三角刀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防护罩。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打磨装置对工件进行打磨的时候,工件的碎渣飞溅,产生伤人或者污染工作环境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时候,通过将工件安装在过渡工装环内,然后装夹装置夹在过渡工装环上,可以避免装夹装置直接接触工件,不会对工件产生过大的局部压强,使工件不会发生不利形变;2.本技术在将工件固定在过渡工装环内时,在过渡工装环的内环壁与工件贴合的前体下,压紧块会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稍滑移出压紧容槽以实现对工件的压紧,进而可以使工件在圆周方向上受到均匀的压紧力,不仅使工件稳定地固定在过渡工装环内,而且不会对工件产生过大的局部压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过渡工装环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驱动组件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床;2、装夹装置;3、打磨装置;4、转动装置;5、过渡工装环;6、压紧容槽;7、压紧块;8、压紧弧面;9、驱动组件;10、调节容槽;11、驱动块;12、进给长槽;13、调节通槽;14、驱动杆;15、多边形转动槽;16、限位抵环;17、限位弧板;18、滑移槽;19、滑移块;20、调节螺杆;21、压紧弹垫;22、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床1、设置在机床1一侧的转动装置4和滑移设置在机床1另一侧的打磨装置3,转动装置4上设置有装夹装置2,还包括装夹在装夹装置2卡爪间内环壁与工件外周壁贴合的过渡工装环5、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内环壁上沿圆周均匀排列的压紧容槽6、滑移设置在压紧容槽6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移动的压紧块7、设置在压紧块7与工件相对侧的压紧弧面8以及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上驱动压紧块7压紧工件的驱动组件9;将工件放入过渡工装环5内,利用驱动组件9驱动压紧块7的压紧弧面8压紧工件,然后将过渡工装环5夹持在装夹装置2上,然后启动打磨装置3,对工件进行加工即可。如图1和图4所示,压紧弧面8上设置有压紧弹垫21,装夹装置2为与三角刀盘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防护罩22,避免在打磨装置3对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包括机床(1)、设置在机床(1)一侧的转动装置(4)和滑移设置在机床(1)另一侧的打磨装置(3),所述转动装置(4)上设置有装夹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夹在装夹装置(2)卡爪间的内环壁与工件外周壁贴合的过渡工装环(5)、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内环壁上沿圆周均匀排列的压紧容槽(6)、滑移设置在压紧容槽(6)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移动的压紧块(7)、设置在压紧块(7)与工件相对侧的压紧弧面(8)以及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上驱动压紧块(7)压紧工件的驱动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包括机床(1)、设置在机床(1)一侧的转动装置(4)和滑移设置在机床(1)另一侧的打磨装置(3),所述转动装置(4)上设置有装夹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夹在装夹装置(2)卡爪间的内环壁与工件外周壁贴合的过渡工装环(5)、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内环壁上沿圆周均匀排列的压紧容槽(6)、滑移设置在压紧容槽(6)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移动的压紧块(7)、设置在压紧块(7)与工件相对侧的压紧弧面(8)以及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上驱动压紧块(7)压紧工件的驱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刀片内圆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凹陷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外环壁上的调节容槽(10)、转动设置在调节容槽(10)槽壁上的驱动块(11)、设置在驱动块(11)靠近压紧容槽(6)一端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延伸的进给长槽(12)、设置在过渡工装环(5)内沿过渡工装环(5)径向延伸的调节通槽(13),所述调节通槽(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调节容槽(10)和压紧容槽(6)并且与进给长槽(12)相对设置,还包括螺纹连接在进给长槽(12)内的驱动杆(14),所述驱动杆(14)伸出进给长槽(12)的一端调节通槽(13)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调节通槽(13)内,所述驱动杆(14)伸出调节通槽(1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压紧块(7)远离压紧弧面(8)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宝佳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