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7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装置,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一种汽车制动装置,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一种汽车包括一种汽车制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及汽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时候容易跑偏的问题。

An automobile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制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GB7258-2012在路试检验制动性能的检测项目行车制动性能检验中规定了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一般地,商用车产品较多普遍存在跑偏现象。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测量左右制动气压信号或者轮速信号,对制动跑偏进行报警,更进一步地,有主动调节左右气压值改善跑偏现象;另一方面,有从制动器本身着手,提出防跑偏可调制动力矩的鼓式制动器。市场上解决汽车制动时候跑偏的情况通常都会采用较为复杂的手段,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解决汽车制动时跑偏问题的汽车制动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体积大、质量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包括: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气室、摩擦片和凸轮;所述气室安装在所述车轮外侧,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凸轮均安装在所述轮毂内圈,气压进入所述气室后,通过气室与所述凸轮连接的连杆推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轮毂接触,转动车轮;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轮之间,用于带动车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机和直拉杆;所述转向机与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向垂臂转动连接,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动臂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直拉杆与所述转动臂之间通过球铰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机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主销后倾角为所述主销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板簧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板簧通过多片钢板叠加形成;所述钢板采用合金钢板;所述垫片采用斜垫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包括: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本专利技术中,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主销孔内插有用于固定前桥的主销,由于较大的主销后倾角在车轮转向过程中会产生大的地面反作用力,使得车轮转向阻力加大,在通过制动组件制动的过程中,大的地面反作用力能够阻止车轮的偏转,从而减少跑偏量,因此,在前桥与板簧的连接处加入垫片,加大主销后倾角,从而减少汽车制动时的跑偏量。本专利技术仅通过在前桥与板簧的连接处加入垫片,就能够减少汽车制动时的跑偏量,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制动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制动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板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前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主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车架;11-板簧;111-板簧固定点;2-车轮;21-轮毂;3-前桥;31-主销孔;32-垫片;5-制动组件;51-气室;52-凸轮;53-摩擦片;6-转向组件;61-转向机;62-转向垂臂;63-直拉杆;64-球铰点;a-主销后倾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具体结构请参照图1-7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制动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制动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板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前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中主销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包括:车轮2、前桥3、车架1和制动组件5;所述车架1外侧安装有板簧11,所述板簧11底部与所述前桥3连接,所述前桥3端部与所述车轮2连接;所述前桥3端部设置有主销孔31,所述板簧11和所述前桥3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31内主销后倾角a的垫片32;所述制动组件5安装于所述车轮2上,用于使所述车轮2停止转动。前桥3端部设置有主销孔31,主销孔31内插有用于固定前桥3的主销,由于较大的主销后倾角a在车轮2转向过程中会产生大的地面反作用力,使得车轮2转向阻力加大,在通过制动组件5制动的过程中,大的地面反作用力能够阻止车轮2的偏转,从而减少跑偏量,因此,在前桥3与板簧11的连接处加入垫片32,加大主销后倾角a,从而减少汽车制动时的跑偏量。本实施例仅通过在前桥3与板簧11的连接处加入垫片32,就能够减少汽车制动时的跑偏量,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实用性强。具体地,所述垫片32采用斜垫铁。需要指出的是,主销后倾角a是指主销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具体地,下面针对本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各个结构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制动组件5包括气室51、摩擦片53和凸轮52;所述气室51安装在所述车轮2外侧,所述摩擦片53和所述凸轮52均安装在所述轮毂21内圈。工作时,气压进入所述气室51后,通过气室51与所述凸轮52连接的连杆推动凸轮52转动,凸轮52转动带动所述摩擦片53与所述轮毂21接触,转动车轮2。当摩擦片53的表面精度和凸轮52的形状精度不够,左右车轮2的尺寸相差很大时,就会导致气压产生的摩擦力不同,从而导致左右车轮2的制动力不同,最后导致车辆跑偏。可以通过提高摩擦片53的表面精度和凸轮52的形状精度,从而减少跑偏量。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转向组件6,所述转向组件6安装于所述车架1和所述车轮2之间,用于带动车轮2进行转动。具体地,所述转向组件6包括转向机61和直拉杆63;所述转向机61与所述直拉杆63一端通过转向垂臂62转动连接,所述直拉杆63一端通过转动臂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气室、摩擦片和凸轮;所述气室安装在所述车轮外侧,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凸轮均安装在所述轮毂内圈,气压进入所述气室后,通过气室与所述凸轮连接的连杆推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轮毂接触,转动车轮;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和所述车轮之间,用于带动车轮进行转动;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机和直拉杆;所述转向机与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向垂臂转动连接,所述直拉杆一端通过转动臂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直拉杆与所述转动臂之间通过球铰点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机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主销后倾角为所述主销的轴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板簧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板簧通过多片钢板叠加形成;所述钢板采用合金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前桥、车架和制动组件;所述车架外侧安装有板簧,所述板簧底部与所述前桥连接,所述前桥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前桥端部设置有主销孔,所述板簧和所述前桥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大主销孔内主销后倾角的垫片;所述制动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轮上,用于使所述车轮停止转动;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气室、摩擦片和凸轮;所述气室安装在所述车轮外侧,所述摩擦片和所述凸轮均安装在所述轮毂内圈,气压进入所述气室后,通过气室与所述凸轮连接的连杆推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所述摩擦片与所述轮毂接触,转动车轮;还包括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驰
申请(专利权)人:崇州市瑞杰汽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