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市场发展十分迅猛,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已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家务负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目前绝大部分扫地机器人具有的基本功能为移动、清扫和吸尘。其中,对于具有单边清扫功能和吸尘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来说,清扫功能由单边清扫头刷旋转实现,但单边打扫容易打飞灰尘,而且清扫面积小,容易漏扫,清扫效率低。对于具有双边清扫功能和吸尘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来说,由双边刷旋转将垃圾聚集到吸尘口,完成清扫功能,使清扫面积和效率较单边扫地机器人有所提升,但是清扫过后不能保证地面完全干净,需要进行人工拖地处理。而对于具有清扫、吸尘和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来说,拖地之后地面上难免会有水渍,这种情况会使地面变得湿滑,既影响地面的整洁,又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让人们不小心滑倒在湿滑的地面上。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下壳体、顶盖、行走机构、清扫装置、收集装置、擦地装置、干燥装置、电源及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顶盖位于下壳体的上方,且与下壳体可拆卸固定相连,顶盖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安装空腔;/n行走机构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清扫装置、收集装置、擦地装置和干燥装置由前往后依次布置在下壳体上,清扫装置包括两个清扫轮,两个清扫轮对称布置下壳体的下方两侧;/n清扫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双输出轴电机,第一双输出轴电机一端通过清扫传动机构与清扫轮相连,另一端与收集装置相连;/n所述擦地装置包括擦地辊及供水机构,擦地辊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下壳体上,其下表面伸出下壳体的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包括下壳体、顶盖、行走机构、清扫装置、收集装置、擦地装置、干燥装置、电源及PLC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顶盖位于下壳体的上方,且与下壳体可拆卸固定相连,顶盖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安装空腔;
行走机构设置在下壳体的底部,清扫装置、收集装置、擦地装置和干燥装置由前往后依次布置在下壳体上,清扫装置包括两个清扫轮,两个清扫轮对称布置下壳体的下方两侧;
清扫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设有第一双输出轴电机,第一双输出轴电机一端通过清扫传动机构与清扫轮相连,另一端与收集装置相连;
所述擦地装置包括擦地辊及供水机构,擦地辊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下壳体上,其下表面伸出下壳体的底部;
擦地装置与干燥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双输出轴电机,第二双输出轴电机一端通过擦地传动机构与擦地辊相连,其另一端与干燥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下环形侧壁,下环形侧壁的下端与底板的边缘固定相连,下壳体的上端外侧具有与顶盖的下端相配合的环形定位部;
下壳体的上部内侧设置有U形锁钩,U形锁钩的一端穿出下壳体上的方孔且与下壳体滑动配合,U形锁钩的另一端顶盖内壁上的卡槽相配合,U形锁钩还通过复位弹簧与下壳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个万向轮和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对称布置在下壳体底部的两侧,万向轮设在下壳体底部的前侧;
每个驱动轮的内侧分别配置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由所述电源为其供电,驱动电机的信号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面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清扫轮包括轮体及呈环形均匀布置在轮体外部的清扫毛刷,每个清扫轮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安装在下壳体内的第二支架转动相连,每个转轴上均设有第一带轮;
清扫传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蜗杆和两个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纵向布置在第二支架上,其后端与第一双输出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固定相连,两个第一蜗轮对称布置在第一蜗杆的两侧,第一蜗轮通过其蜗轮轴与第二支架转动配合;
第一蜗轮的蜗轮轴上设有第二带轮,每个所述第二带轮均通过第一传动带与其同侧的第一带轮相连,工作状态下,两个清扫轮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茹,荆本雨,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