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7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1:33
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包括承载架、第一夹紧单元、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夹紧单元、第一支撑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二定位单元、第四夹紧单元、第三定位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五夹紧单元;各个单元通过连接件与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个单元进行模块化组合,且每个单元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且结构强度高;针对于紧凑空间的夹持位置,对单个单元夹紧与定位功能的集成化处理,使抓手机构具有更强的功能性;抓手机构的各个单元进行角度调节,适用与不同型号工件的定位夹持功能,适用性强。

A kind of handle structure of high performance automobile fron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规模化的生产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顾客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汽车生产由传统的单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过渡。为了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降低项目风险,规划柔性的生产平台已经成为各大车企的共识。在汽车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对车身壳体各个部件进行装配的工序,现采用的技术已将机械化生产线形式代替人工操作的生产形式,机械化生产线设备中通过管道之间的连接拼装形式,形成功能齐全的操作平台支架,再通过与支撑单元、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之间配合,形成适应不同功能工件夹持的抓手机构。现有的抓手机构存在有诸多技术缺陷:(1)作为抓手机构的承载架形式通过采用方管作为支撑型材,并通过向适配的连接配件形成稳固的承载架结构,或采用直接焊接的形式形成固定结构的承载架结构,承载架的生产组装工艺复杂,结构形式固定,承载架无法拆装更换。(2)夹紧单元与承载架固定连接,对各个夹紧单元的装配实现对工件的夹持,但夹紧单元的位置、角度等参数无法进行灵活调节,仅可对一种型号的工件结构进行夹持,无法适用多个型号工件的夹持。(3)针对不同的定位单元的定位点,存在有不同的定位方式,现有结构中为设有对定位销进行限位的结构,使定位销在伸缩的过程中定位过程不准确,当定位销失效过多的插入与汽车前盖的定位孔中时,定位单元未对定位销的行程进行限位,达到保护汽车前盖功能的目的。(4)现有的夹紧单元均通过连接结构与承载架进行连接,当对局部部位进行强化夹持固定时,需要多组夹紧单元进行同时夹持,提升了抓手机构的制造成本,同时夹紧单元处增大了抓手装置的结构体积。(5)在关键部位进行定位过程,定位销的行程距离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但针对复杂工件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需要做出调整,对定位的精准度不足,对定位销的行程距离控制精度较低。(6)现有通用技术的夹持过程均通过夹紧单元与定位单元二者配合工作,但存在有狭小的操作空间或重点加工部位时,无法满足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单独工作,需要对二者功能进行集成化处理,形成较紧凑的操作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包括承载架、第一夹紧单元、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夹紧单元、第一支撑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二定位单元、第四夹紧单元、第三定位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五夹紧单元;承载架,设置与抓手机构的上方;用于承载装配各个支撑单元、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第一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单元通过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夹紧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且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外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进行定位使用;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中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呈同向设置,所述第二夹紧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端部进行夹持作用;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内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通过一支撑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进行支撑;第三夹紧单元,所述第三夹紧单元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夹紧单元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夹紧单元通过三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夹持作用;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夹紧单元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通过二定位单元径向连接件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三夹紧单元配合使用,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定位;第四夹紧单元,所述第四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四夹紧单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两侧,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夹紧单元通过四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两侧进行夹持作用;第三定位单元,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垂向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单元通过三定位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一定位单元配合,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双向辅助定位;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通过二支撑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支撑;第五夹紧单元,所述第五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顶端的中心,通过五夹紧单元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实现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的中心进行夹紧。进一步的,承载架包括承载管、内角支撑件、承载架板、外角支撑件;所述承载管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呈横竖垂直交错设置;所述承载管包括外管、芯管和管内支撑片,所述外管的截面呈八角形结构,所述外管的侧壁周向设有外管装配孔,所述外管装配孔均匀的排列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芯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管内支撑片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管内支撑片的一侧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管内支撑片的另一侧与所述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角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管夹角处,所述内角支撑件呈“U”字形结构,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内角支撑件侧孔,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一侧贴合于横向所述承载管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内角支撑件侧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装配固定;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两端设有内角支撑件端孔,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两端贴合于两端纵向所述承载管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内角支撑件端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装配固定;所述承载架板设置于所述承载管的顶面,所述承载架板的四周通过紧固件配合所述外管装配管实现装配固定;所述外角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管的连接处的外侧,所述外角支撑件包括外角连接片和外角加固片,所述外角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角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两侧边呈向内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两侧设有外角连接片孔,所述外角连接片贴合于所述外角支撑件的侧壁,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外角连接片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外角支撑件与所述承载管装配固定;所述外角加固片设置于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侧壁,所述外角加固片的两侧分别与两侧所述的外角连接片的垂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芯管的外壁截面呈八角形结构,所述芯管的内壁截面呈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截面呈“U”字形结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内侧形状与所述承载管的外壁形状相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第一夹紧单元、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夹紧单元、第一支撑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二定位单元、第四夹紧单元、第三定位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五夹紧单元;/n承载架,设置与抓手机构的上方;用于承载装配各个支撑单元、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n第一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单元通过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夹紧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n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且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外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进行定位使用;/n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中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呈同向设置,所述第二夹紧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端部进行夹持作用;/n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内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通过一支撑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进行支撑;/n第三夹紧单元,所述第三夹紧单元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夹紧单元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夹紧单元通过三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夹持作用;/n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夹紧单元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通过二定位单元径向连接件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三夹紧单元配合使用,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定位;/n第四夹紧单元,所述第四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四夹紧单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两侧,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夹紧单元通过四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两侧进行夹持作用;/n第三定位单元,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垂向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单元通过三定位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一定位单元配合,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双向辅助定位;/n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通过二支撑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支撑;/n第五夹紧单元,所述第五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顶端的中心,通过五夹紧单元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实现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的中心进行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第一夹紧单元、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夹紧单元、第一支撑单元、第三夹紧单元、第二定位单元、第四夹紧单元、第三定位单元、第二支撑单元、第五夹紧单元;
承载架,设置与抓手机构的上方;用于承载装配各个支撑单元、夹紧单元和定位单元;
第一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紧单元通过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夹紧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
第一定位单元,所述第一定位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承载架的一侧两端,且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外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两侧进行定位使用;
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数量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中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呈同向设置,所述第二夹紧单元通过一定位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端部进行夹持作用;
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的内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单元通过一支撑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配合第一夹紧单元使用,对汽车前盖的顶端进行支撑;
第三夹紧单元,所述第三夹紧单元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夹紧单元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夹紧单元通过三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夹持作用;
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夹紧单元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单元通过二定位单元径向连接件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三夹紧单元配合使用,对汽车前盖的尾端进行定位;
第四夹紧单元,所述第四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四夹紧单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两侧,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夹紧单元通过四夹紧单元连接器与所述承载架实现固定;用于对汽车前盖的尾端两侧进行夹持作用;
第三定位单元,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垂向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单元通过三定位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与第一定位单元配合,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双向辅助定位;
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单元通过二支撑单元连接器实现与所述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两端进行支撑;
第五夹紧单元,所述第五夹紧单元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顶端的中心,通过五夹紧单元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实现与承载架固定连接;用于对汽车前盖的一侧的中心进行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承载架包括承载管、内角支撑件、承载架板、外角支撑件;所述承载管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呈横竖垂直交错设置;所述承载管包括外管、芯管和管内支撑片,所述外管的截面呈八角形结构,所述外管的侧壁周向设有外管装配孔,所述外管装配孔均匀的排列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侧壁,所述芯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管内支撑片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管内支撑片的一侧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管内支撑片的另一侧与所述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内角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管夹角处,所述内角支撑件呈“U”字形结构,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内角支撑件侧孔,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一侧贴合于横向所述承载管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内角支撑件侧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装配固定;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两端设有内角支撑件端孔,所述内角支撑件的两端贴合于两端纵向所述承载管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内角支撑件端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装配固定;所述承载架板设置于所述承载管的顶面,所述承载架板的四周通过紧固件配合所述外管装配管实现装配固定;所述外角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管的连接处的外侧,所述外角支撑件包括外角连接片和外角加固片,所述外角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角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两侧边呈向内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两侧设有外角连接片孔,所述外角连接片贴合于所述外角支撑件的侧壁,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外角连接片孔和外管装配孔,实现外角支撑件与所述承载管装配固定;所述外角加固片设置于所述外角连接片的侧壁,所述外角加固片的两侧分别与两侧所述的外角连接片的垂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包括一夹紧单元连接管、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一夹紧单元径向连接件、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圆管卡紧座、一夹紧单元夹紧气缸、一夹紧单元第一连接件、一夹紧单元第二连接件、一夹紧单元第三连接件、一夹紧单元第四连接件、一夹紧单元第五连接件;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呈八角管结构形式;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的一端底面,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包括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和一夹紧单元错层加固片,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为分层设置,且呈垂直交错设置,两个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的两侧呈向一侧翻折状结构,每个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的两侧设有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孔,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孔和一夹紧单元连接管,实现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件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加固片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加固片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的两侧,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加固片与所述一夹紧单元错层连接片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一夹紧单元径向连接件包括径向连接座和径向锁紧块,所述一夹紧单元径向连接件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的侧壁一端,所述径向连接座的两侧设有径向连接座片,所述径向连接座片与所述径向连接座斜向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径向连接座的一侧贴合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径向连接座片和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实现径向连接座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管装配固定;所述径向锁紧块设置于所述径向连接座的一侧,所述径向连接座的一侧呈凹槽状结构,所述径向锁紧块的一侧呈凹槽状结构,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插入所述一夹紧单元径向连接件内,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径向锁紧块和所述径向连接座,实现所述一夹紧单元径向连接件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的一端固定;所述圆管卡紧座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的一端,所述圆管卡紧座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圆管卡紧座顶孔,所述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圆管卡紧座顶孔中;所述圆管卡紧座的侧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圆管卡紧座侧孔,所述圆管卡紧座侧孔的顶端呈缝隙状结构,形成圆管卡紧座连接缝;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圆管卡紧座的顶端,并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卡紧座连接缝,实现所述圆管卡紧座夹紧固定一夹紧单元连接圆管;所述一夹紧单元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圆管卡紧座的一侧,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圆管卡紧座实现固定;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一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夹紧气缸的一侧;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二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与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一连接件的顶端;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圆管卡紧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一夹紧单元第四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三连接件的底端;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五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于所述一夹紧单元第四连接件的内侧;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五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一夹紧单元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纵向连接圆管、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上定位块、下定位块、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一定位单元限位块、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一定位单元定位销连接件、一定位单元定位销;所述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的两侧设有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片,所述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片与所述一定位单元连接器斜向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两侧所述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片上设有一定位单元连接器片孔;所述纵向连接圆管的顶端伸入所述一定位单元连接器内;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设置于所述钟祥连接圆管的一侧,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通过轴与所述纵向连接圆管实现转动连接;所述上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的侧面一端,所述上定位块的顶端侧边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实现固定;所述下定位块贴合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块的底面,并通过紧固件实现与所述上定位块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底板的一侧,与所述上定位块呈同向设置,所述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的底端呈翻折状结构,形成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卡槽;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贴合设置于所述限位底板的侧面一端,呈竖直设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限位底板实现固定;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贴合设置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的底端,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的侧面一端,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限位块的一端嵌入所述一定位单元侧限位块卡槽内;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气缸块的侧面底端,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连接件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的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底块固定连接;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通过螺母与所述一定位单元定位销连接件实现螺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汽车前盖的搬运抓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夹紧单元包括二夹紧单元连接器、二夹紧单元连接器连接座、二夹紧单元连接片、二夹紧单元夹紧气缸、二夹紧单元夹紧气缸连接片、二夹紧单元第一连接件、二夹紧单元第二连接件、二夹紧单元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铁明谭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姆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