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1137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控制箱的顶部且延伸至控制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的转动板,可以使利用第一限位柱夹持的物料准确快速的移动至第二贯穿孔的位置,随后利用第一伸缩气缸将物料顶起,便可以利用吸盘快速的将物料取出进行上料,这种上料方式简单快速,不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人员出现安全隐患,而利用磁铁可以将相互粘结的物料充磁,使相互接触的两组物料出现同性相斥的情况,可以快速的将粘结的物料分开,加快了生产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A stretching feeding device for motor end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端盖
,具体为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端盖就是电机机壳的盖子。一般分前盖和后盖,用来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电机端盖的材质一般都是金属的,包括铝,铝铸,冷冲钢材,塑料,胶木等。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电机类型选用不同的材质。如汽车电机大多都是冷冲钢材,大型电机都是使用压铸工艺。现有的电机端盖在制造过程中大多是利用冲压的方式对制造材料进行冲压成型,而在冲压和的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夹持上料,但是现有的上料装置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料,这样的上料方式上料速度较慢,而且在放置在冲压板上时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物料上料之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油,造成物料粘结,粘结在一起的物料不易分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控制箱的顶部且延伸至控制箱的外部,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控制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控制箱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贯穿孔的外部通过固定螺纹柱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表面套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控制箱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板表面的第一贯穿孔与限位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控制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取板,所述夹取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固定杆,所述夹取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夹取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贯穿孔的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L型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且对应第二贯穿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盘。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底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为四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贯穿孔的周围,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为四组且尺寸略大于第一限位柱组成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磁铁与第二限位柱内部放置的待夹取物料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安装位置与第二贯穿孔处于相对应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首先利用伺服电机带动的转动板,可以使利用第一限位柱夹持的物料准确快速的移动至第二贯穿孔的位置,随后利用第一伸缩气缸将物料顶起,便可以利用吸盘快速的将物料取出进行上料,这种上料方式简单快速,不需人工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人员出现安全隐患,而利用磁铁可以将相互粘结的物料充磁,使相互接触的两组物料出现同性相斥的情况,可以快速的将粘结的物料分开,加快了生产效率,并且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板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取板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箱、2伺服电机、3转动板、4第一贯穿孔、5第一限位柱、6固定螺纹杆、7滑块、8限位板、9第一伸缩气缸、10固定杆、11夹取板、12第二贯穿孔、13第二限位柱、14磁铁、15L型固定杆、16第二伸缩气缸、17吸盘、1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穿过控制箱1的顶部且延伸至控制箱1的外部,所述伺服电机2位于控制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贯穿孔4的外部通过固定螺纹柱6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7,所述滑块7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控制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9,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板3表面的第一贯穿孔4与限位板8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控制箱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取板11,所述夹取板1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固定杆15,所述夹取板1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所述夹取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贯穿孔12的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柱13,第一限位柱5和第二限位柱13的相对侧的形状均为椭圆形,所述第二限位柱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铁14,所述L型固定杆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16,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6的输出端且对应第二贯穿孔1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盘17。使用时,首先,将待上料使用的物料放置在第一限位柱5内部的,随后启动伺服电机2转动,将四组第一贯穿孔4其中的一组移动至与第二贯穿孔12和第一伸缩气缸9相对应的位置,随后启动第一伸缩气缸9运作,第一伸缩气缸9的上升可以推动滑块7和限位板8沿着第一限位柱5的外壁上升,随后上升的物料会穿过第二贯穿孔12上升至第二限位柱13的内部,随后磁铁14会与物料相接触,长时间相互接触的磁铁14和物料,可以使磁铁14向物料的表面充磁,可以使物料具有一定的磁性,而两两接触的物料因为具有相同的类型的磁力则会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不会使物料之间的粘结而影响物料的上料,随后启动第二伸缩气缸16使吸盘17与第二限位柱13内部的物料相互接触,便可以快速有效的将物料取出,完成上料的步骤。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底座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柱5设置为四组且均匀分布在第一贯穿孔4的周围,所述第二限位柱13设置为四组且尺寸略大于第一限位柱5组成的尺寸,尺寸略大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限位柱5内部放置的物料方便穿过第二贯穿孔12并移动至第二限位柱13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磁铁14与第二限位柱13内部放置的待夹取物料相接触,相互接触的磁铁14和物料,可以使磁铁14向物料的内部充磁,可以使物料具有一定的磁性,使两两接触的物料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不会使物料之间的粘结而影响物料的上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的安装位置与第二贯穿孔12处于相对应的位置,处于相对应位置的第一伸缩气缸9与第二贯穿孔12,可以方便启动第一伸缩气缸9推动第一限位柱5内部放置的物料方便穿过第二贯穿孔12并移动至第二限位柱13的内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穿过控制箱(1)的顶部且延伸至控制箱(1)的外部,所述伺服电机(2)位于控制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贯穿孔(4)的外部通过固定螺纹柱(6)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7),所述滑块(7)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控制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9),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板(3)表面的第一贯穿孔(4)与限位板(8)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控制箱(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取板(11),所述夹取板(1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固定杆(15),所述夹取板(1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所述夹取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贯穿孔(12)的四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柱(13),所述第二限位柱(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铁(14),所述L型固定杆(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气缸(16),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6)的输出端且对应第二贯穿孔(1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吸盘(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拉伸上料装置,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穿过控制箱(1)的顶部且延伸至控制箱(1)的外部,所述伺服电机(2)位于控制箱(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孔(4),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贯穿孔(4)的外部通过固定螺纹柱(6)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第一限位柱(5)的外表面套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滑块(7),所述滑块(7)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所述控制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气缸(9),所述第一伸缩气缸(9)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板(3)表面的第一贯穿孔(4)与限位板(8)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控制箱(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取板(11),所述夹取板(1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固定杆(15),所述夹取板(1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2),所述夹取板(1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贯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龙光廖楚明龙慧斌乔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庐江凯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