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一直是汽车研发重点关注的领域,许多国家及全球性机构都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指导及规范汽车企业生产,促进汽车安全技术的持续发展,并开发出多种用于避免或减少乘员伤害的安全技术。目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结构多为镶块式吸能、钢带撕裂式吸能等结构。镶块式吸能结构,溃缩时管柱本体与镶块脱离,方向盘与管柱整体落向驾驶员腿部,不利于驾驶员受到撞击后的缓冲,严重时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钢带撕裂式吸能结构,其实是镶块吸能结构的改良版,发生溃缩时,支架容易出现翻转,导致溃缩力不稳定,前段溃缩力大,后段溃缩力急剧衰减,甚至无法吸能,不能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用于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包括: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固定传力件;第一剪切件,设置于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吸能结构(200),用于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主体(20),具有第一固定部(22)以固定所述传力件;/n第一剪切件(42),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20)上,与外接固定装置连接,并具有第二固定部(422);/n第二剪切件(44),将所述第一剪切件(42)固定于所述连接主体(20)上,并与所述第一剪切件(42)可分离连接;以及/n弹性件(60),缠绕于所述第一剪切件(42)的第二固定部(422)上,当所述第一剪切件(42)和所述第二剪切件(44)受力分离时,所述弹性件(60)收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以吸收来自所述传力件的碰撞能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吸能结构(200),用于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主体(20),具有第一固定部(22)以固定所述传力件;
第一剪切件(42),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20)上,与外接固定装置连接,并具有第二固定部(422);
第二剪切件(44),将所述第一剪切件(42)固定于所述连接主体(20)上,并与所述第一剪切件(42)可分离连接;以及
弹性件(60),缠绕于所述第一剪切件(42)的第二固定部(422)上,当所述第一剪切件(42)和所述第二剪切件(44)受力分离时,所述弹性件(60)收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以吸收来自所述传力件的碰撞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结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60)末端弯折形成弯折部(62);
所述连接主体(20)上设置有卡抵槽(28),所述卡抵槽(28)设置于所述连接主体(20)的壁部,以使所述弯折部(62)突出所述连接主体(20),并在所述弹性件(60)收紧时,使所述弯折部(62)卡抵于所述连接主体(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吸能结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抵槽(28)上设置有导向结构(27),所述导向结构(27)具有导引面(272)和夹持面(274);
所述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良聪,程翔,王祥,郭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