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90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涉及汽车前保险杠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安装有海绵层。第一弹簧收缩进行第一次缓冲减震,推杆向第一滑槽推进,使第二弹簧进行二次缓冲减震,这样两次缓冲减震更好的起到减震效果,当车辆发生车祸时,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的转轮抵上碰撞物时会滚动且海绵层会一定程度保护车辆并增加其摩擦力,使得车辆更好的保持稳定,内部设置的第三弹簧有效的抵住固定块,定位块与螺纹杆螺母设置便于拆卸固定,当保险杠出现问题时也便于更换更好的保护车辆。

A kind of buffer and shock absorption automobile front bu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保险杠
,具体是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汽车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产生缓冲的装置,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型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联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脂系和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位于汽车前方和后方的大部分区域,表面上被设计于避免车辆外部损坏对车辆安全系统造成的影响,他们具有在高速撞击时减少驾乘人员伤害的能力。但是,现有的汽车前保险杆的防撞功能不理想,且发生危险事件后由于车体的二次碰撞更容易加大事故的等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槽(7),所述内置槽(7)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3),所述第二固定杆(13)的外侧安装有转轮(9),所述转轮(9)的外侧安装有海绵层(8),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设置有螺母(6),所述螺母(6)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的外端安装有固定块(15),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槽(7),所述内置槽(7)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13),所述第二固定杆(13)的外侧安装有转轮(9),所述转轮(9)的外侧安装有海绵层(8),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一端设置有推杆(4),所述推杆(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外侧设置有螺母(6),所述螺母(6)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16),所述第二滑槽(16)的外端安装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下端设置有第三弹簧(14),所述螺纹杆(17)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槽(7)共设置有两个,位于装置主体(1)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杆(13)通过内置槽(7)与装置主体(1)焊接连接,所述转轮(9)对应第二固定杆(13)处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杆(13)外径大小相同的小孔,所述转轮(9)贯穿第二固定杆(13)并与第二固定杆(13)旋转连接;所述海绵层(8)胶合连接转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汽车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杆(2)焊接连接装置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春赵国欢王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