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208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用照明装置设置在车辆前部,其包括前照灯、光导件及外侧透光件。外侧透光件通过侧周部和前面部一体成形而形成。侧周部中,在长边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具有让从光导件射出的光入射的入射部。光导件接近于入射部而设置。从光导件入射到侧周部的光一边被内外的周面交替地反射一边被引导到前侧,并且从前方的射出部射出到前方。由此,既能够具有附带于前照灯的发光部,又能够将来自该发光部的光以高外观性及高可视性向车辆前方射出。

Vehicle ligh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包含设置在车辆前部的前照灯及附带于该前照灯的发光部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等车辆中,在前部设置有前照灯。近年来,已开发出设有附带于前照灯的发光部的车辆。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8-32512号(以下简称为“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如下的照明装置:前照灯和附带于该前照灯的日间行车灯被收容在壳体内。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日间行车灯采用了如下的结构:日间行车灯具有棒状的光导件和向该光导件射出光的光源。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基于光源被启动而发光,从壳体内的光导件射出光,所射出的光通过壳体的前侧的外侧透光件而射出到车辆前方。然而,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由于来自收容在壳体内的日间行车灯的光通过外侧透光件而射出到前方,因此,在外观方面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即,由于日间行车灯在壳体内发光,所射出的光隔着外侧透光件而被照射到前方,因此难以实现高外观性。此外,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由于日间行车灯在外侧透光件的里侧发光,因此,在从车辆前方对车辆进行视觉确认的可视性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即,在采用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照明装置的情况下,先行于该车辆的车辆或相向行驶而来的车辆以及在该车辆前方的步行者等会对在外侧透光件的里侧发光的日间行车灯进行视觉识别,因而可视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用照明装置:具有附带于前照灯的发光部,并且能够将来自该发光部的光以高外观性及高可视性向车辆前方射出。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照明装置设置在车辆前部,其包括:作为第一光源部的前照灯,能够向所述车辆前方照射光;外侧透光件,具有覆盖所述前照灯前方的前面部和包围该前照灯侧部外周的侧周部,并且具有透光性;有别于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光源部;以及光导件,以与所述外侧透光件中的所述侧周部的局部抵接或接近的状态设置,让从所述第二光源部射出的光入射,并且将该入射的光引导且射出到所述侧周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既能够具有附带于前照灯的发光部,又能够将来自该发光部的光以高外观性及高可视性向车辆前方射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模式主视图。图2是表示照明装置与标识之翼(signaturewing)的设置关系的模式主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图2的A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图2的IV-IV剖面的图,是表示照明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模式剖视图。图5是表示以围绕着前照灯周围的状态而被设置的光导件的结构的模式主视图。图6是表示从环状的光导件射出的光的光路的模式剖视图。图7是表示环状的光导件的结构的模式背视图。图8的(a)是表示图7的B部分的剖面结构的模式剖视图,(b)是表示图7的C部分的剖面结构的模式剖视图,(c)是表示图7的D部分的剖面结构的模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除了其本质性的结构之外丝毫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限制。此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前进方向),“RE”表示车辆的后方,“LE”表示车辆的左方,“RI”表示车辆的右方,“UP”表示车辆的上方,“LO”表示车辆的下方。[实施方式]1.车辆前部1a的结构利用图1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车辆前部1a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1的车辆前部1a中,在车宽方向的端部(图1中为左侧部分)设有向车辆后侧凹陷的凹部1b。在从车辆1前方的正视下,凹部1b具有从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往车辆侧部1c沿横向延伸的细长的形状。在凹部1b的里侧部分(图1的纸面里侧的部分)设置有照明装置2和标识之翼(马自达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3。标识之翼3是装饰车辆1的车辆前部1a的外装构件(装饰件)。标识之翼3通过内置在其中的后述的翼部发光部4发光,从而不仅在白天而且在夜间也发挥高的装饰效果。标识之翼3具有沿着凹部1b细长地延伸的板状的翼部部分。此外,标识之翼3以从凹部1b的里侧向外侧(车辆1的前侧)延伸的方式形成。2.照明装置2和标识之翼3的设置结构利用图2及图3对照明装置2和标识之翼3的设置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照明装置2和标识之翼3的设置结构的模式主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图2的A部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2具备作为第一光源部的前照灯5、环形发光部6、翼部发光部4。而且,如图2及图3所示,环形发光部6的周向上的一个部位被标识之翼3的远端部3a从前侧覆盖。前照灯5在正视下具有大致圆形的外观形状。环形发光部6形成为在正视下围绕着前照灯5外周的环状。另一方面,翼部发光部4沿着标识之翼3的前端部(最突出到车辆1前侧的顶端部分)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环形发光部6及翼部发光部4分别为附带于前照灯5的发光部。3.照明装置2的内部结构利用图4对照明装置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图2的IV-IV剖面的模式剖视图。如图4所示,照明装置2在灯腔2a内具有前照灯5。在前照灯5后侧部分设有用于将该前照灯5亮灯时所产生的热释放到外部的散热装置7。散热装置7的一部分从灯腔2a延出到后侧。灯腔2a是由外侧透光件13与背面壳体14组合而构成的壳体18的内部空间。外侧透光件13呈有底的筒状,并且覆盖前照灯5的前侧面及侧周面。此外,散热装置7通过设于背面壳体14的开口部14a而延出到后方。此外,外侧透光件13只要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构件便可,其可以是玻璃制的构件,也可以是塑料制的构件。此处,背面壳体14和散热装置7之间的间隙由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件15所封盖。灯腔2a内还设有围绕着前照灯5外周的环状的光导件12。光导件12相当于第一光导件。而且,灯腔2a内还设有:作为与第一光源部亦即前照灯5不同的光源部而由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LED芯片)构成的第二光源部8;以与该第二光源部8抵接或接近的状态设置且朝着前方呈直线状延伸的光导件9;将光导件9和光导件12连接的光导件11。如图4的放大部分所示,照明装置2还具有光导件10。光导件10相当于第二光导件,而且具有端面,该端面在外侧透光件13的插入部13介于该端面与光导件9的端面之间的状态下与该光导件9的端面相向。来自第二光源部8的光的一部分从光导件9透过外侧透光件13而被引导往光导件10。此处,环形发光部6由光导件12构成。翼部发光部4由光导件10构成。光导件10沿着标识之翼3的前端部延伸设置,而且将从光导件9引导来的光沿着标识之翼3的前端部进行引导,并且向车辆1的前侧射出光。4.光导件9、11、12的结构利用图5对光导件9、11、1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光导件9、11、12的结构的模式主视图。如图5所示,光导件11以从光导件9分支的状态(被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照明装置,设置在车辆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作为第一光源部的前照灯,能够向所述车辆前方照射光;/n外侧透光件,具有覆盖所述前照灯前方的前面部和包围该前照灯侧部外周的侧周部,并且具有透光性;/n有别于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光源部;以及/n光导件,以与所述外侧透光件中的所述侧周部的局部抵接或接近的状态设置,让从所述第二光源部射出的光入射,并且将该入射的光引导且射出到所述侧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6 JP 2018-147456;20180806 JP 2018-1474531.一种车用照明装置,设置在车辆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第一光源部的前照灯,能够向所述车辆前方照射光;
外侧透光件,具有覆盖所述前照灯前方的前面部和包围该前照灯侧部外周的侧周部,并且具有透光性;
有别于所述前照灯的第二光源部;以及
光导件,以与所述外侧透光件中的所述侧周部的局部抵接或接近的状态设置,让从所述第二光源部射出的光入射,并且将该入射的光引导且射出到所述侧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导件具有围绕所述前照灯周围的环形形状,
所述外侧透光件的所述侧周部具有筒形形状,并且在筒轴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让从所述光导件射出的光入射的环形形状的入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周部在该侧周部的前侧的端部具有射出部,该射出部将被引导来的光在所述前面部的周围向前方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透光件通过所述前面部和所述侧周部一体成形而形成,
所述射出部相对于所述前面部和所述侧周部的连接部位而设置在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导件在背侧部分具有具备凹凸结构的反射部,该反射部将被引导来的光朝着前方反射,
所述反射部的凹凸高度沿着所述光导件的长边方向逐渐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照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矢喜昭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