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69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包括柱塞杆、活塞杆、锥形弹簧、Y型密封圈、活塞本体、换向阀、连接柱,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柱塞杆的一端与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锥形弹簧设置在第一板的另一侧,所述Y型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密封圈的另一侧,活塞本体另一侧设有三组限位垫片,所述换向阀设置在三组限位垫片的另一侧,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分别穿过换向阀通过螺纹连接三组螺帽,所述柱塞杆、活塞杆和换向阀依次安装在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二泵体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设计简单,装配工序大大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A reversing mechanism of the piston body of the pneumatic oi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
本技术属于润滑油泵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
技术介绍
气动抽油泵是一种新型液料抽吸装置,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活塞往复运动带动吸头,抽吸各种稀油进行灌装,加注等作业。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和农业机械等行业。这类油泵的特点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与电源隔离,特别适用于有防爆要求的场所作业。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环保。目前油泵釆用活塞本体和换向阀块机构分开的结构,缺点有以下三种:1、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高。2、采用滑块换向机构,故障率高,维修保养不方便,需专用工具才能进行。3、对气源要求高,空气里不能有杂质和水份,否则容易损坏换向机构和活塞本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解决在使用过程中油泵换向机构容易卡死和活塞本体胶体脱落造成油泵不工作的情况,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包括柱塞杆、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包括柱塞杆(1)、活塞杆(2)、锥形弹簧(4)、Y型密封圈(7)、活塞本体(8)、换向阀(11)、连接柱(12)第一泵体(14)和第二泵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1)的一端与活塞杆(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板(3),所述锥形弹簧(4)设置在第一板(3)的另一侧,所述锥形弹簧(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板(6),所述第二板(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Y型密封圈(7)套在活塞本体(8)外延开设的槽内,所述活塞本体(8)的另一侧设有三组限位垫片(10),所述换向阀(11)设置在三组限位垫片(10)的另一侧,所述换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抽油泵活塞本体换向机构,包括柱塞杆(1)、活塞杆(2)、锥形弹簧(4)、Y型密封圈(7)、活塞本体(8)、换向阀(11)、连接柱(12)第一泵体(14)和第二泵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1)的一端与活塞杆(2)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板(3),所述锥形弹簧(4)设置在第一板(3)的另一侧,所述锥形弹簧(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板(6),所述第二板(6)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Y型密封圈(7)套在活塞本体(8)外延开设的槽内,所述活塞本体(8)的另一侧设有三组限位垫片(10),所述换向阀(11)设置在三组限位垫片(10)的另一侧,所述换向阀(11)与三组限位垫片(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连接柱(12)分别设置在换向阀(11)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柱(12)的一端分别穿过换向阀通过螺纹连接三组螺帽(13),所述连接柱(12)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限位垫片(10)、活塞本体(8)、和第二密封圈(5)与第二板(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柱塞杆(1)、活塞杆(2)和换向阀(11)依次安装在第一泵体(14)和第二泵体(15)的内部,所述第一泵体(14)与第二泵体(15)通过螺纹连接。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威李艳史大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斯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