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1279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行业机械采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包括过桥外管,过桥外管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和一个下接头,在过桥外管内套有短泵筒和下泵管,短泵筒上端悬空,短泵筒下端与下泵管螺纹连接,下泵管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短泵筒和下泵管内套有长柱塞,长柱塞与短泵筒滑动配合,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的长度,长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罩,上游动阀罩的外径尺寸大于短泵筒内径尺寸,长柱塞的下端依次连接有两套下游动阀罩串联构成的双游动阀串联结构,下接头上连接有进油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井下原油的提升,解决了泵筒内结垢和上游动阀断裂的问题,提高其适用性,特别适用于深井或泵下需加载尾挂油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行业机械采油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低渗透油田,随着超低渗透油田的大面积开发,使用大排量抽油泵低泵效、高能耗、使用寿命短已成为效益化机械采油的主要矛盾,小泵径整筒抽油泵的推广,特别是内径28mm整筒抽油泵的推广一定程度解决了低泵效、高能耗问题。但是小泵径整筒抽油泵只有一根泵筒,泵筒最大外径小,其强度和刚度差,在运输和使用中经常发生泵筒弯曲变形,造成柱塞卡阻,故障率居高不下,影响到了推广使用。中国专利:ZL201020579945.0加强型泵筒的整筒抽油泵,主要由泵接头、外护管、泵筒、柱塞总成、扶正圈和进油阀组成,泵接头的两端有内螺纹,在外护管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泵接头,在外护管内套有泵筒,泵筒与两个泵接头的内端面压紧密封,泵筒与外护管之间有环形空间,在泵筒与外护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有扶正圈,扶正圈的结构是有一个断开口的环形,扶正圈分别套在泵筒的两端和泵筒中间部位置,扶正圈依靠自身径向收缩力,卡紧于泵筒上,对泵筒起到扶正作用。柱塞总成在泵筒内,柱塞总成与泵筒滑动配合,进油阀连接在外护管下端的泵接头内螺纹上。泵接头与外护管螺纹连接,组成抽油泵的支撑体,对其内部的泵筒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力作用于泵筒上;外护管选用高强度的油管材料,可提高泵体的强度和刚度。本技术所述的这种加强型泵筒的整筒抽油泵,解决了小泵径整筒抽油泵因泵筒泵径小,其强度和刚性差,在运输和使用中泵筒易弯曲变形,造成柱塞卡阻的问题,提高了小泵径整筒抽油泵的使用可靠性。但是,这种加强型泵筒的整筒抽油泵在结构上存在有泵筒在轴线方向受泵接头挤压力的问题,会造成泵筒挤压变形,严重时会发生泵筒及外套管弯曲,影响正常使用。因此,中国专利:201520547927.2提供了一种整筒抽油泵,包括外套管,外套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和一个下接头,外套管内套有泵筒,泵筒上端与上接头的泵筒内螺纹连接,泵筒的下端悬空于下接头的扶正处,泵筒内设置有沿泵筒上下滑动的柱塞总成,下接头上连接有进油阀。本技术外套管与上接头和下接头的油管内螺纹连接,组成抽油泵的支撑体,对其内部的泵筒起到保护作用;泵筒仅上端与外套管上端的上接头的泵筒内螺纹连接,下端悬空于下接头的扶正处,避免了泵筒在轴线方向承受压力同时解决了加强型泵筒的整筒抽油泵泵筒受压变形的问题,提高其适用性。本技术所述的上接头一端为油管内螺纹,另一端为油管内螺纹和泵筒内螺纹的组合结构,上接头的同一端连接外套筒和泵筒,采用油管内螺纹和泵筒内螺纹的组合结构,避免了外套筒和泵筒的连接不均,避免了泵筒在轴线方向承受压力。本技术所述的这种整筒抽油泵解决了小泵径整筒抽油泵泵径小,泵筒强度和刚性低的问题,满足了深井或泵下需加载尾挂油井的使用要求。但是这种整筒抽油泵采用的是长泵筒和短柱塞结构,在使用中还存在有泵筒内柱塞无法抵达的部位易结垢,导致卡泵和上游动阀要进入到泵筒内,外径尺寸受限,强度低,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泵筒内结垢和上游动阀断裂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能够实现井下原油的提升,且推广使用性大大提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包括过桥外管,过桥外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和一个下接头,在过桥外管内套有短泵筒和下泵管,短泵筒上端悬空,短泵筒下端与下泵管螺纹连接,下泵管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短泵筒和下泵管内套有长柱塞,长柱塞与短泵筒滑动配合,长柱塞的下端依次连接有双游动阀串联结构和下游动阀座接头,下接头上连接有进油阀。所述的双游动阀串联结构由两套下游动阀罩串联构成。所述的两套下游动阀罩的内部分别设置一个游动阀球和一个游动阀座。所述的长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罩。所述的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的长度。所述的上游动阀罩的外径尺寸大于短泵筒内径尺寸。所述的进油阀连接在下接头的内螺纹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能够实现井下原油的提升,提高了泵筒的强度和刚性,本技术所述的这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的工作泵筒由短泵筒和下泵管组成,且仅下泵管下端与过桥外管下端的下接头的内螺纹连接,上端悬空,避免了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工作泵筒在轴线方向承受压力,解决了工作泵筒受压变形的问题,提高其适用性。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长柱塞的长度大于短泵筒的长度,即长柱塞做上下往复运动至上、下死点时,长柱塞的上端或下端都伸出短泵筒,从而保证整个冲程过程垢离子不容易在泵筒和长柱塞表面沉积形成垢层。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所述的上游动阀罩内不放置游动阀球,避免了游动阀球对上游动阀罩内壁的冲刷磨损造成的断裂。4)本技术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所述的上游动阀罩的外径尺寸大于短泵筒的内径尺寸,上游动阀罩工作时不进入短泵筒内,可采取增加壁厚等方式,提高上游动阀罩强度,解决上游动阀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例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游动阀罩,2、上接头,3、长柱塞,4、过桥外管,5、短泵筒, 6、下泵筒,7、下游动阀罩,8、游动阀球,9游动阀座,10、下游动阀座接头,11、下接头,12、进油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克服现有泵筒内柱塞无法抵达的部位易结垢,导致卡泵和上游动阀要进入到泵筒内,外径尺寸受限,强度低,容易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能够实现井下原油的提升,解决了泵筒内结垢和上游动阀断裂的问题,提高其适用性,满足了深井或泵下需加载尾挂油井的使用要求。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桥外管4,过桥外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2和一个下接头11,在过桥外管4内套有短泵筒5和下泵管6,短泵筒5上端悬空,短泵筒5下端与下泵管6螺纹连接,下泵管6下端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短泵筒5和下泵管6内套有长柱塞3,长柱塞3与短泵筒5滑动配合,长柱塞3的下端依次连接有双游动阀串联结构和下游动阀座接头10,下接头11上连接有进油阀12,进油阀12连接在下接头11的内螺纹上。 在本实施例中,长柱塞3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罩1,长柱塞3的下端依次连接有双游动阀串联结构和下游动阀座接头10,所述的双游动阀串联结构由两套下游动阀罩7串联构成,两套下游动阀罩7的内部分别设置一个游动阀球8和一个游动阀座9,游动阀的串联式避免了上阀球对上游的阀的冲刷磨损,上游动阀是上置式的,所述的上游动阀罩内不放置游动阀球,避免了游动阀球对上游动阀罩内壁的冲刷磨损造成的断裂。 本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上行程时,长柱塞3上行,长柱塞3下端连接的下游动阀球8在重力的作用下关闭,短泵筒5泵腔内的原油被提升至地面,同时,长柱塞3下端的下泵筒6泵腔体积增大,压力降低,进油阀12在泵内外压差作用下打开,井内原油通过进油阀12进入到下泵筒6泵腔。 下行程,长柱塞3下行,进油阀12在自重作用下关闭,下泵筒6泵腔体积缩小,压力升高,长柱塞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桥外管(4),过桥外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2)和一个下接头(11),在过桥外管(4)内套有短泵筒(5)和下泵管(6),短泵筒(5)上端悬空,短泵筒(5)下端与下泵管(6)螺纹连接,下泵管(6)下端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短泵筒(5)和下泵管(6)内套有长柱塞(3),长柱塞(3)与短泵筒(5)滑动配合,长柱塞(3)的下端依次连接有双游动阀串联结构和下游动阀座接头(10),下接头(11)上连接有进油阀(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桥外管(4),过桥外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上接头(2)和一个下接头(11),在过桥外管(4)内套有短泵筒(5)和下泵管(6),短泵筒(5)上端悬空,短泵筒(5)下端与下泵管(6)螺纹连接,下泵管(6)下端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短泵筒(5)和下泵管(6)内套有长柱塞(3),长柱塞(3)与短泵筒(5)滑动配合,长柱塞(3)的下端依次连接有双游动阀串联结构和下游动阀座接头(10),下接头(11)上连接有进油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过桥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游动阀串联结构由两套下游动阀罩(7)串联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战王丽珺王玺赵新胜张刘富李茂龙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