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368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5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包括至少一个楼板,楼板周边均不出筋,沿楼板的至少部分边缘间隔设置若干槽口;至少两个叠合柱;至少一个叠合梁;以及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用于叠合柱之间的搭接连接,第二连接体用于叠合梁与楼板之间的连接,第三连接体用于叠合梁与叠合柱之间的连接;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叠合柱的空腔、叠合梁的U型梁壳围成的空腔、楼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叠合柱、叠合梁以及楼板通过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本公开可实现快速吊装就位及连接,节点整体性能优良。

A prefabricated beam column slab join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能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材料在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符合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的要求。在装配式结构中,装配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应用到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大空间建筑中,属于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结构形式。目前以实心预制柱为主的框架结构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实心柱构件自重大导致塔吊型号大,现场吊装困难,运输不便;柱纵向钢筋现场多数采用半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连接困难,连接过程不可视,连接质量难以保证。目前的诸多因素导致装配式建筑效率低下,施工周期长,成本增加且质量难以保证。在名称为“框架结构体系”、申请号为201810738242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在空心叠合柱的连接节点处采用机械连接的形式,该连接形式连接过程可视,连接质量可控,但对预制构件精度要求高,现场钢筋无法准确对位,导致构架生产效率及现场连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经过多年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叠合混凝土柱及叠合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叠合混凝土柱预制部分中心为空腔,重量轻,方便运输及现场吊装,预制柱上下端不出筋,可简化构件生产模具,提高构件生产效率,降低构件生产成本。叠合梁采用U形预制构件,U形预制构件重量轻,可用于大跨度框架不受塔吊吨位限制,预制构件端部不出筋便于生产。楼板可采用全预制楼板或叠合楼板,预制部分不出筋,设置槽口放置连接钢筋,构件不出筋方便生产,便于构件现场安装。搭接式连接节点可实现叠合柱现场吊装就位后纵向钢筋快速连接,免纵筋连接体,钢筋连接质量易于控制,连接性能优越,解决目前装配式实心预制框架柱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包括:至少一个楼板,所述楼板周边均不出筋,沿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缘间隔设置若干槽口;至少两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笼,所述柱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柱壳中;至少一个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U型梁壳以及梁钢筋笼,所述梁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梁壳中,并且所述叠合梁的两个端部均不出筋;以及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柱之间的搭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楼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叠合柱之间的连接;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叠合柱的空腔、所述叠合梁的U型梁壳围成的空腔、楼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所述叠合柱、叠合梁以及楼板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两个叠合柱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体一端设置在一个叠合柱的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并延伸至另一叠合柱的空腔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两个叠合柱相邻的端部均不出筋,所述第一连接体为搭接钢筋笼。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沿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缘间隔设置若干槽口,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口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伸入叠合梁预定长度。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梁钢筋笼包括多个沿所述叠合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梁箍筋网片以及与所述多个梁箍筋网片连接的梁纵筋;所述梁纵筋包括埋设在U型梁壳中的第一梁纵筋,以及设置在U型梁壳空腔底部和所述梁箍筋网片顶部的第二梁纵筋,且所述第二梁纵筋伸入所述叠合柱预定长度或贯穿由所述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所述第三连接体为第二梁纵筋。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从所述柱壳的一端面沿所述柱壳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柱壳第一预设位置或柱壳的另一端面。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柱纵筋的两端均不伸出所述柱壳时,所述柱壳的至少一端的内表面沿周向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柱壳端面沿所述柱壳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柱壳第二预设位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叠合柱空腔的横截面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多边形、具有凹凸形的矩形、具有凹凸形的圆形或具有凹凸形的多边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叠合柱的柱壳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安装叠合柱;安装叠合梁和楼板的支撑;依次安装叠合梁和楼板至支撑上;安装叠合柱搭接钢筋笼;安装U形梁上下部纵向钢筋;安装楼板钢筋、局部设置模板;浇筑混凝土至叠合柱的空腔、叠合梁的U型梁壳围成的空腔、楼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中。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上述安装叠合柱、叠合梁和楼板以及浇筑混凝土的步骤重复一次,施工上层。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叠合柱预制部分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叠合柱预制部分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U形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楼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吊装叠合柱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叠合梁、楼板支架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叠合梁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楼板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叠合柱搭接钢筋笼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叠合梁第二梁纵筋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楼板连接钢筋、局部支模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浇筑混凝土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上层柱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楼板支撑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柱壳;2—柱空腔;3—柱箍筋网片;4—柱纵筋;5—U型梁壳;6—叠合梁;61—第一梁纵筋;62—第二梁纵筋;7—梁箍筋网片;8—楼板;9—槽口;10—连接钢筋;11—搭接钢筋笼;12-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新型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叠合混凝土柱预制部分中心为空腔,重量轻,方便运输及现场吊装,预制柱上下端不出筋,可简化构件生产模具,提高构件生产效率,降低构件生产成本。叠合梁采用U形预制构件,U形预制构件重量轻,可用于大跨度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楼板,所述楼板周边均不出筋,沿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缘间隔设置若干槽口;/n至少两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笼,所述柱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柱壳中;/n至少一个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U型梁壳以及梁钢筋笼,所述梁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梁壳中,并且所述叠合梁的两个端部均不出筋;以及/n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柱之间的搭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楼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叠合柱之间的连接;/n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叠合柱的空腔、所述叠合梁的U型梁壳围成的空腔、楼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所述叠合柱、叠合梁以及楼板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楼板,所述楼板周边均不出筋,沿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缘间隔设置若干槽口;
至少两个叠合柱,每个叠合柱包括柱壳、柱壳围成的空腔以及柱钢筋笼,所述柱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柱壳中;
至少一个叠合梁,所述叠合梁包括U型梁壳以及梁钢筋笼,所述梁钢筋笼至少部分埋设在所述U型梁壳中,并且所述叠合梁的两个端部均不出筋;以及
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柱之间的搭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楼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用于所述叠合梁与叠合柱之间的连接;
混凝土至少被浇筑在所述叠合柱的空腔、所述叠合梁的U型梁壳围成的空腔、楼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所述叠合柱、叠合梁以及楼板通过所述连接体和被浇筑的混凝土形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叠合柱沿垂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体一端设置在一个叠合柱的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由叠合柱和叠合梁围成的结合部并延伸至另一叠合柱的空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两个叠合柱相邻的端部均不出筋,所述第一连接体为搭接钢筋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口中,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另一端伸入叠合梁预定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钢筋笼包括多个沿所述叠合梁长度方向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建国聂鑫陈光樊健生张猛马云飞杨悦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