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04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1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预制墙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填充部。主体部包括叶板和增强件,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叶板内,填充部设置在叶板上,填充部的材料的容重小于叶板的材料的容重,叶板与填充部的之间设置有结合部,结合部用于连接叶板与填充部。通过设置填充部可以降低预制墙构件的重量,便于施工。并且将增强件单独地设置于叶板内而不设置于填充部内,可以在特定区域增强预制墙构件的力学性能,改进结构的受力性能。改进结构的受力性能。改进结构的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但是现有预制构件重量大,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吊装困难、装配复杂、调整困难,费时费力。例如,现有的预制墙构件,构件一般全部利用混凝土和钢筋构件预制形成,混凝土容重较重且强度较大,构件吊装困难,且叶板和钢筋构件预制成型后其结构修改较困难,无法满足特定情况下的力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制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预制墙构件,包括:
[0005]主体部,主体部包括叶板和增强件,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叶板内;
[0006]填充部,填充部设置于叶板上,填充部的材料的容重小于所述叶板的材料的容重;
[0007]叶板与填充部的之间设置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用于连接所述叶板与所述填充部。
[000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叶板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间隔。
[000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增强件包括第一增强件、第二增强件和第三增强件,第一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第一叶板内,第二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第二叶板内,第三增强件设置在第一叶板与第二叶板之间,用于连接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
[001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填充部包括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第一填充部设置于第一叶板上,第二填充部设置于第二叶板上,且第一填充部与第二填充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隔。
[001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填充部设置于第一叶板上,填充部的一侧与第一叶板的外表面齐平,相对的另一侧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隔内。
[001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结合部包括填充部结合面和叶板结合面,填充部结合面与叶板结合面相互嵌合形成所述结合部。
[001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结合部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填充部内,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于叶板内,用于连接填充部与叶板。
[00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填充部间隔设置于叶板上,且增强件在填充部处不连续。
[001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填充部的强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强度。
[001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增强件包括钢筋、型钢的一种或多种。
[001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预制墙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
[0018]如上所述的预制墙构件、水平单元和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用于连接预制墙构件与水平单元。
[0019]通过设置填充部可以降低预制墙构件的重量,便于施工。并且将增强件单独地设置于叶板内而不设置于填充部内,可以在特定区域增强预制墙构件的力学性能,改进结构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构件的结合部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制墙构件的结合部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制墙构件的结合部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制墙构件的结合部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墙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0-预制墙构件;110-叶板;120-填充部;130-增强件;140-连接件;111-第一叶板;112-第二叶板;121-第一填充部;122-第二填充部;150-水平单元;160-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36]在本公开的申请文件中,为便于描述预制墙构件以及连接结构的位置关系,以预制墙构件施工到位后的方位为标准,将预制墙构件的上下高度方向称为竖向,顶部、底部、上侧和下侧等基于墙体构件的竖向确定。将预制墙构件的水平宽度方向称为横向。将预制墙构件朝向所围成的建筑物外部空间的方向称为向外,朝向所围成的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方向称为向内,内、外、内侧和外侧等基于该内外方向确定。从预制墙构件外侧面到内侧面的方向为厚度方向,也就是与墙面垂直的方向。
[003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参见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预制墙构件100,包括主体部和填充部120,主体部包括叶板110和增强
件130,增强件130设置在叶板110内,填充部120设置于叶板110上,叶板110与填充部120的交接面之间设置有结合部,结合部包括叶板界面和填充部界面,该结合部用于连接叶板和填充部。
[0038]其中,叶板110由混凝土制成,混凝土型号可选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其对应的容重为2367Kg(即每立方米的重量为2367Kg),依据墙体应用条件及受力要求,可选地,混凝土型号可选C35、C40、C45、C50、C55、C60等,混凝土容重可选2367Kg-2400Kg。在本技术中,叶板为预制形成,即在应用现场之外,例如在构件厂内预制形成。预制形成的叶板具有表面平整度高、应用施工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0039]增强件130在叶板110预制形成前设置在叶板内,对叶板起支撑作用,同时增强预制墙构件的强度,满足其受力需求。增强件130可以为钢筋,钢筋之间可以单独地预埋在叶板内,也可以通过绑扎、焊接或连接件等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二维形状的钢筋网片或三维形状的钢筋笼预埋在叶板内。另外,增强件130也可以为型钢,例如钢板、工字钢等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撑物。增强件130可以全部预制在叶板110内,形成“不出筋”预制墙构件,也可以沿着叶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叶板和增强件,所述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叶板内;填充部,所述填充部设置于所述叶板上,所述填充部的材料的容重小于所述叶板的材料的容重;所述叶板与所述填充部的之间设置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用于连接所述叶板与所述填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包括第一叶板和第二叶板,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间隔;所述增强件包括第一增强件、第二增强件和第三增强件,所述第一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第一叶板内,所述第二增强件至少部分预埋在所述第二叶板内,所述第三增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叶板与所述第二叶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叶板和所述第二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包括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所述第一填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叶板上,所述第二填充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叶板上,且所述第一填充部与所述第二填充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飞陈光张猛马钊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