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170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位,并在连杆模型增加加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对操作连杆在记忆合金套筒加强后进行分析,以确定记忆合金套筒的尺寸;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钛镍基记忆合金加工制作为所述尺寸的套筒;将记忆合金套筒在低温马氏体相变温度以下扩径变形,将记忆合金套筒套在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应力集中部位,再加热至奥氏体结束温度以上,使其完全恢复与连杆完好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在瞬时冲击下容易出现断裂和在开合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应力集中产生断裂的问题。

A strengthening method of connecting rod of disconnector based on memory effect of Ti Ni base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
技术介绍
户外高压交流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使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且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隔离开关其结构相对简单,将其选材、设计、加工工艺、组装调试和质量控制等均置于次要地位,致使隔离开关故障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发热、瓷瓶断裂和操作障碍等。其中操作连杆断裂作为操作障碍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隔离开关操作连杆断裂的原因主要为连杆与支架的磨损和开合时瞬时冲击导致的裂纹缺陷发展,进而导致操作连杆断裂时效。现有的方法为更换操作连杆,无法从根源防止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解决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在瞬时冲击下容易出现断裂和在开合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应力集中产生断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位,并在连杆模型增加加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对操作连杆在记忆合金套筒加强后进行分析,以确定记忆合金套筒的尺寸;S2: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钛镍基记忆合金加工制作为所述尺寸的套筒;S3:将记忆合金套筒在低温马氏体相变温度以下扩径变形,将记忆合金套筒套在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应力集中部位,再加热至奥氏体结束温度以上,使其完全恢复与连杆完好接触。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导入至操作连杆,模拟收缩后产生径向应力,确定出可对操作连杆产生最佳应力保护的套筒尺寸。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制作套筒包括以下步骤:采用TiNiNb合金棒材,进行车削加工后真空热处理调整相变参数,最后进行低温扩径的技术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合金套筒。优选的,所述记忆合金套筒截面面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制作套筒的内径应用内圆磨床充分磨光。优选的,所述低温扩径采用石油醚,并用液氮冷却。优选的,低温扩径采用多道次扩径变形。优选的,所述记忆合金完全覆盖操作连杆表面开放缺陷范围,必要时增加串联多个套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钛镍基合金,基于其独特的记忆效应,将其加工制作为套筒结果,在固定后收缩时可与操作连杆接触紧密,对操作连杆易断裂部位提供均匀的径向收缩应力,可防止操作连杆断裂和失效;本专利技术所用的钛镍基记忆合金还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尽管其硬度较低,但因其超弹性良好和加工硬化敏感,可保护操作连杆开合时与底座不易发生磨损,防止操作连杆磨损后出现应力集中产生断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法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可靠性高,通过对隔离开关操作连杆易断裂部位进行加强,经试验验证可提高隔离开管操作机构的使用寿命,提升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降低因操作连杆断裂失效而造成的更换成本和停电损失;本专利技术尺寸设计适当,经过试验验证对操作机构运行无影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操作连杆结构模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操作连杆螺纹端安装记忆合金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操作连杆铰链端安装记忆合金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操作连杆在隔离开关底座定位孔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操作连杆;2.记忆合金套筒;3.隔离开关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采用Pro/E软件对操作连杆1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在操作连杆1连接部位与杆体连接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若材料本身有微裂纹或夹杂等缺陷,在瞬时冲击载荷下容易导致裂纹扩展发生断裂现象;2、将记忆合金套筒2三维模型导入至操作连杆1,模拟收缩后产生径向应力,确定出可对操作连杆1产生最佳应力保护的套筒尺寸;3、选择TiNiNb宽滞后记忆合金,测试其在室温下抗拉强度>700Mpa,断后伸长率>50%,屈服强度>480Mpa;4、采用TiNiNb棒材→车削加工→真空热处理调整相变参数→低温扩径的技术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合金套筒2;5、测试记忆合金套筒2Ms为-70℃;6、记忆合金套筒2恢复性能如下:a)空载下,在低于60℃环境下不能有内径尺寸收缩变化;b)在100℃环境下内径尺寸应收缩完全,满足收缩率的要求;c)空载下:加热完全收缩后,内径尺寸收缩率应≥7%;7、将经过如上测试的记忆合金套筒2套设在操作连杆1外侧,使用热吹风、开水或火焰枪等加热方式加热,使其完全恢复,因操作连杆1外径大于空载时完全恢复的内径,所以使操作连杆1螺纹与杆体易断裂部位进行了加强。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套筒2截面为圆形,以在360°范围内提供均匀的径向收缩力。记忆合金套筒2的内径应用内圆磨床充分磨光,以消除车刀产生的车削缺陷。低温扩径采用石油醚,并用液氮冷却。所述步骤4中低温扩径采用多道次扩径变形。具体的,所述步骤7中形状记忆合金环应完全覆盖操作连杆1表面开放缺陷范围,必要时增加串联多个套筒。实施例一:结合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Pro/E软件对操作连杆1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在操作连杆1连接部位与杆体连接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若材料本身有微裂纹或夹杂等缺陷,在瞬时冲击载荷下容易导致裂纹扩展发生断裂现象;2、将记忆合金套筒2三维模型导入至操作连杆1,模拟收缩后产生径向应力,确定出可对操作连杆1产生最佳应力保护的套筒尺寸,在本实施例中,钛镍基记忆合金套筒2内径13.8mm,壁厚2.3mm,长度34mm;3、选择TiNiNb宽滞后记忆合金,测试其在室温下抗拉强度为837Mpa,断后伸长率59%,屈服强度528Mpa;4、采用TiNiNb棒材→车削加工→真空热处理调整相变参数→低温扩径的技术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合金套筒2;5、测试记忆合金套筒2相变参数如下:相变点MfMsAsAf温度-94.3℃-72.6℃-23.5℃-8.9℃6、测试了记忆合金套筒2恢复性能如下:a)空载下,在低于60℃环境下不能有内径尺寸收缩变化,本实施例为72℃。b)在100℃环境下内径尺寸应收缩完全,满足收缩率的要求,本实施例为90℃。c)空载下:加热完全收缩后,内径尺寸收缩率应≥7%,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位,并在连杆模型增加加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对操作连杆在记忆合金套筒加强后进行分析,以确定记忆合金套筒的尺寸;/nS2: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钛镍基记忆合金加工制作为所述尺寸的套筒;/nS3:将记忆合金套筒在低温马氏体相变温度以下扩径变形,将记忆合金套筒套在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应力集中部位,再加热至奥氏体结束温度以上,使其完全恢复与连杆完好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建立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找出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位,并在连杆模型增加加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对操作连杆在记忆合金套筒加强后进行分析,以确定记忆合金套筒的尺寸;
S2: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将钛镍基记忆合金加工制作为所述尺寸的套筒;
S3:将记忆合金套筒在低温马氏体相变温度以下扩径变形,将记忆合金套筒套在隔离开关操作连杆应力集中部位,再加热至奥氏体结束温度以上,使其完全恢复与连杆完好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钛镍基合金记忆效应的隔离开关连杆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记忆合金套筒三维模型导入至操作连杆,模拟收缩后产生径向应力,确定出可对操作连杆产生最佳应力保护的套筒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小冬王永峰姜广鑫刘斌韩德玥王英爽郑春祥杜亚男胡健白一男张强王科陈友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嘉记忆合金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