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35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旋转装置上的串料工件,所述串料工件包括直杆部以及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向第一方向延伸再向第二方向弯折形成的弧形段、自所述弧形段的前端朝第二方向沿延伸的直形段以及由所述直形段前端向第二方向延伸再向第三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前端设置为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排列密封圈的方法代替人工操作,可以提高效率、产量、合格率,同时减轻人员的劳动负荷,降低人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An automatic arrangement sealing 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圈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工业产品当中都需要用到密封圈,如气压阀、气动接头、气动转接头、水龙头等,可以说所有密封气体、液体的密封装置和周边设备都需要用到密封圈。如办公转椅用的升降气弹簧内部就有一个高压控制阀,而这个高压控阀上就有5个密封圈。传统技术中多采用纯手工的安装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如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此外,还有很多控制阀在安装密封圈的时候是需要在密封圈上先加好润滑油或液压油,人的手长期接触润滑油或液压油会对皮肤有伤害,人手上汗液容易导致金属阀生锈。近年来也有不少公司,开发出自动化机械代替人工安装密封圈,先将密封圈放入一个料斗内通过机械振动将密封圈有序排列,再利用机械手抓取密封圈,最后安装到控制阀上。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对人依赖太高的问题,也降低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其他问题又出现了,如工艺缺陷导致的产品不量率高和产品的使用寿命下降,品质降低。目前工厂在用振动盘送料安装密封圈时,普遍都不会在密封圈装配前先将润滑油加到密封圈上,因为一旦加了油送料是就会打滑或者密封圈相互粘合在一起,导致送料不顺畅,机械频繁停顿,效率很低。不加油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在安装的时候,由于机械手抓取料的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将密封圈的表面机械损伤,被损伤后的密封圈装在阀上会导致整阀失效成为不良品。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通过此方法进行安装密封圈,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降低返工成本和人力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其装置,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的装置,其包括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旋转装置上的串料工件,所述串料工件包括直杆部以及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向第一方向延伸再向第二方向弯折形成的弧形段、自所述弧形段的前端朝第二方向沿延伸的直形段以及自所述直形段前端向第二方向延伸再向第三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前端设置为头部。进一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直杆部的水平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进一步,所述旋转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串料工件的旋转夹头,所述旋转夹头锁紧所述直杆部。进一步,所述头部设有R角,所述R角为圆弧形或半球形或椭圆形。进一步,所述自动排列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串料工件相对接的排料工件,所述排料工件包括排料杆、安装于所述排料杆后端的挡片及位于所述排料杆前端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前端设有内凹R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的有益效果:串料工件的头部设有R角,有利于将密封圈自动串起;排料杆的头部设有内凹R角,有利于串料工件与排料杆对接,实现密封圈快速转移到排料杆上;采用机械叠放含润滑油密封圈的方法代替人工操作,可以提高效率、产量、合格率,同时减轻人员的劳动负荷,降低人工成本,节约社会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排列密封圈的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排列密封圈的装置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串料工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串料工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串料工件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串料工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串料工件与排料工件对接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排料工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串料工件与排料工件对接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串料工件上的密封圈剥离到排料工件上的工作示意图;图11是单个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应用。请参看图1至图11,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的装置,其包括密封圈10、旋转装置1、用于搅拌密封圈10的拌料工件2、安装于旋转装置1上的串料工件3、用于自动装配密封圈10的排料工件4。请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1采用手枪钻20,但不仅限于手枪钻20。手枪钻20转速可调,手枪钻20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拌料工件2和串料工件3的旋转夹头11,拌料工件2安装于手枪钻20上,并经旋转夹头11锁紧,即可对密封圈进行搅拌。请参图2及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串料工件3包括直杆部31以及由直杆部31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曲部32。为了清楚说明串料工件3的三维结构,定义X、Y、Z三个延伸方向的坐标轴,其中,参见图4及图5,直杆部31水平延伸的方向为X轴方向,即为第一方向,垂直于直杆部31的方向为Y轴方向,即为第二方向,垂直于X轴、Y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即为第三方向。弯曲部32包括自直杆部31前端向X轴方向延伸再向Y轴方向延伸形成的弧形段321、由弧形段321向Y方向延伸的直形段322以及与由直形段322向Y轴延伸再向Z轴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323。参见图6,所述弯折段323前端为头部33,头部33设有R角,R角为圆弧形或半球形或椭圆形,方便将密封圈自动串在一起。其中,直杆部31安装于手枪钻20上,由旋转夹头11进行锁紧。请参图7及图8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料工件4包括排料杆41、安装于排料杆41后端的挡片42及位于排料杆41前端的出料口43,出料口43前端设有内凹R角,方便与头部33的R角进行对接,并将串料工件3上的密封圈全部转移到排料杆41上。请参图1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10为O型圈,其包括本体101及位于本体101中心的通孔10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排列其他类型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需要安装的密封圈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A中,将排料工件4垂直立于容器B内。在步骤S1中,优选地,容器A、容器B均为圆筒形透明容器,加入密封圈的量为容器A总容积的1/4到3/4,排料工件4的出料口43朝上放置。S2、向容器A内的密封圈表面倒入定量的润滑油。在步骤S2中,优选地,加入润滑油的量为300ml。S3、将拌料工件2的一端安装在可调速的手枪钻20上,并由旋转夹头11将拌料工件2进行锁紧,然后,手持手枪钻20,将拌料工件2插入盛有密封圈的容器A内,具体地,拌料工件2不能碰到容器A的底部和侧壁。S4、打开手枪钻20开关,拌料工件2开始转动并对容器A内的密封圈进行搅拌,具体地,搅拌N秒后,关闭手枪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其包括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旋转装置上的串料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料工件包括直杆部以及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向第一方向延伸再向第二方向弯折形成的弧形段、自所述弧形段的前端朝第二方向沿延伸的直形段以及自所述直形段前端向第二方向延伸再向第三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前端设置为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其包括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旋转装置上的串料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料工件包括直杆部以及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弯折延伸形成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包括自所述直杆部前端向第一方向延伸再向第二方向弯折形成的弧形段、自所述弧形段的前端朝第二方向沿延伸的直形段以及自所述直形段前端向第二方向延伸再向第三方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前端设置为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列密封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直杆部的水平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芳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森姆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