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极耳电池和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全极耳电池。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极耳电池,电池正极引出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焊一个连接导线,将电池极耳和端盖连接,从而将电流从极耳处导引至正极端盖,这种方式由于在将正极端盖和电池桶身(壳体)封盖时导线需弯折,还需要考虑能量体积比,因此一般连接导线的横截面积都不是很大,从而导致电池内阻较大;另一种是直接将端盖与电池极耳引出线焊接,但当焊接点出现穿孔时,焊接点将会漏液。并且,现有的全极耳电池在工作或短路时会通过泄压阀释放气体,泄压阀释放气体时会顺带带出电解液,由于现有的全极耳电池的泄压阀通常设置在正极端盖的表面上,此时电解液容易向外喷射至电池极柱或正极端盖上,尤其在设置电池组时,电解液容易向外喷射到连接相邻的全极耳电池的导线上,电解液与空气产生反应产生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酸和盐,导致电池极柱、正极端盖受损或造成导线连接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全极耳电池,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内阻过大,电池使用效率低,以及防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极耳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正极端盖(20)和电池卷芯(30),所述电池卷芯(3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10)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正极端盖(2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10)的一端并与所述电池卷芯(30)的正极集流体(31)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电连接,/n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正极极柱(40)和安全阀(50),所述正极极柱(40)沿垂直于所述正极端盖(20)表面的方向突出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正极极柱(40)远离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一端设有固定腔(41),所述安全阀(50)设于所述固定腔(41)内用于对所述全极耳电池的电池壳体(10)内的内腔进行泄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极耳电池,包括电池壳体(10)、正极端盖(20)和电池卷芯(30),所述电池卷芯(3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10)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端盖(20)设于所述电池壳体(10)的一端并与所述电池卷芯(30)的正极集流体(31)通过过盈配合进行电连接,
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正极极柱(40)和安全阀(50),所述正极极柱(40)沿垂直于所述正极端盖(20)表面的方向突出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正极极柱(40)远离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一端设有固定腔(41),所述安全阀(50)设于所述固定腔(41)内用于对所述全极耳电池的电池壳体(10)内的内腔进行泄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绝缘圈(70),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环形卡环(22),所述电池壳体(10)靠近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一端的内侧壁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凸台(12),所述绝缘圈(70)卡设于所述环形卡环(22)和所述环形凸台(12)之间,所述环形凸台(12)的内侧壁挤压所述绝缘圈(70)的外侧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腔(41)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安全阀(50)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安全阀(50)与所述固定腔(41)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正极密封圈(60),所述电池壳体(10)靠近所述正极端盖(20)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折耳(11),所述正极端盖(20)通过所述正极密封圈(60)设于所述折耳(1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阀(50)包括阀体(51)和设于所述阀体(51)内的阀芯(52)、弹簧(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盖亚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