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59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包括整平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整平机构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整平机构转动以将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整平机构包括支撑部、中心柱和压辊,支撑部朝向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开口,支撑部背离开口的一侧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中心柱固定设于支撑部的中轴线上,压辊包括设于支撑部内侧壁的锥形压平轮,锥形压平轮的尖端朝向中心柱的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保证了电池卷芯端面的平整性,提高了电池卷芯内部结构的紧密型和完整性,提高电池组装的效率以及电池循环使用寿命。

The flat device of the full cell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目前的工艺,需要对电芯的端面进行压平,待电芯的端面平整后再与极板焊接,然而,现有的工艺,在对电芯的端面进行压平后,电芯的端面平整度仍较差,影响焊接质量,不利于工艺及品质控制,从而造成极板与电芯的连接不好,导致电池发热严重、电池的安全性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工艺,会使电池卷芯的内径发生变化,破坏电池卷芯内部结构的紧密型和完整性,不能保正电池卷芯的内径的装配间隙,导致电池组装效率低、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在对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时,电池卷芯的端面不够平整,影响极耳的焊接质量;以及电池卷芯的端面在进行整平处理时,电池卷芯定位不准,不能保正电池卷芯的内径的装配间隙,破坏电池卷芯内部结构的紧密型和完整性,影响电池组装的效率以及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包括整平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整平机构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整平机构转动以将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整平机构包括支撑部、中心柱和压辊,支撑部朝向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开口,支撑部背离开口的一侧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中心柱固定设于支撑部的中轴线上,压辊包括设于支撑部内侧壁的锥形压平轮,锥形压平轮的尖端朝向中心柱的方向设置,锥形压平轮的母线与电池卷芯朝向支撑部的端面相切,锥形压平轮的底端与支撑部的侧壁连接:中心柱朝向固定机构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电池卷芯的内孔径向尺寸以便于中心柱朝向固定机构的一端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进一步地,整平机构还包括转动部,锥形压平轮通过转动部相对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锥形压平轮的底端与转动部的一侧连接,转动部的另一侧与支撑部的侧壁连接。进一步地,中心柱包括固定连接的定心柱和定型柱,定心柱与定型柱同轴设置,定心柱固定设于支撑部的中轴线上,定型柱的锥形引导端朝向固定机构设置并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进一步地,定心柱朝向定型柱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定位孔,锥形压平轮的尖端设于定位孔内。进一步地,锥形压平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锥形压平轮沿支撑部的周向均匀布设,中心柱上设有三个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地,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固定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水平滑动组件,水平滑动组件包括基座、x轴移动座、y轴移动座、x轴导轨以及y轴导轨,x轴导轨横向固定设于基座的上表面,x轴移动座可横向滑动地设于x轴导轨上,y轴导轨纵向固定设于x轴移动座的上表面,y轴移动座可纵向滑动地设于y轴导轨上;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固定机构固定设于y轴移动座的上表面。进一步地,压辊还包括设于支撑部内侧的圆柱形限位轮,圆柱形限位轮与锥形压平轮同轴布设,圆柱形限位轮的一端与锥形压平轮的底面固定连接,圆柱形限位轮的另一端与转动部连接,圆柱形限位轮的径向尺寸大于锥形压平轮的底面的径向尺寸。进一步地,转动部包括轴承、连接轴、以及紧固件,轴承设于圆柱形限位轮内,轴承与圆柱形限位轮同轴布设,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支撑部的侧壁与轴承的内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支撑部的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动夹板和静夹板,静夹板固定设置在支撑部的下方,动夹板相对静夹板可活动地设置。进一步地,固定机构还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动夹板固定连接以使动夹板相对静夹板可活动地设置,动夹板和静夹板的形状为c字形或U字形或弧形。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包括整平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整平机构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整平机构转动以将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整平机构包括支撑部、中心柱和压辊,支撑部朝向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开口,支撑部背离开口的一侧与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中心柱固定设于支撑部的中轴线上,压辊包括设于支撑部内侧壁的锥形压平轮,锥形压平轮的尖端朝向中心柱的方向设置,锥形压平轮的母线与电池卷芯朝向支撑部的端面相切,锥形压平轮的底端与支撑部的侧壁连接,中心柱朝向固定机构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电池卷芯的内孔径向尺寸以便于中心柱朝向固定机构的一端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支撑部转动,由于支撑部的侧壁与锥形压平轮的底端连接,且锥形压平轮的母线与电池卷芯朝向支撑部的端面相切,因此锥形压平轮会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不断转动,从而将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从而可以自动化调整电池卷芯的端面的平整度;通过中心柱插入电池卷芯的内孔中,不仅便于将支撑部装入电池卷芯,而且可以防止由于锥形压平轮的转动而导致电池卷芯内径发生变化,提高了电池卷芯内部结构的紧密型和完整性,保证了电池卷芯的内径的装配间隙,从而提高电池组装的效率以及电池循环使用寿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剖视图。图例说明:100、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10、整平机构;11、支撑部;111、盖板;12、中心柱;121、定心柱;122、定型柱;13、压辊;131、锥形压平轮;132、圆柱形限位轮;14、转动部;141、轴承;142、连接轴;143、紧固件;20、驱动机构;30、固定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平机构的剖视图。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100,包括整平机构10、驱动机构20以及固定机构30,固定机构30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整平机构10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驱动机构20用于带动整平机构10转动以将固定在固定机构30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整平机构10包括支撑部11、中心柱12和压辊13,支撑部11朝向固定机构30的一侧设有开口,支撑部11背离开口的一侧与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中心柱12固定设于支撑部11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包括整平机构(10)、驱动机构(20)以及固定机构(30),所述固定机构(30)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所述整平机构(10)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所述驱动机构(20)用于带动所述整平机构(10)转动以将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30)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其特征在于,/n所述整平机构(10)包括支撑部(11)、中心柱(12)和压辊(13),所述支撑部(11)朝向所述固定机构(30)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支撑部(11)背离开口的一侧与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12)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中轴线上,所述压辊(13)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11)内侧壁的锥形压平轮(131),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尖端朝向所述中心柱(12)的方向设置,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母线与电池卷芯朝向所述支撑部(11)的端面相切,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底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侧壁连接:/n所述中心柱(12)朝向所述固定机构(30)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电池卷芯的内孔径向尺寸以便于所述中心柱(12)朝向固定机构(30)的一端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包括整平机构(10)、驱动机构(20)以及固定机构(30),所述固定机构(30)用于固定电池卷芯,所述整平机构(10)用于对电池卷芯的端面进行压平,所述驱动机构(20)用于带动所述整平机构(10)转动以将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30)上的电池卷芯的端面压平,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平机构(10)包括支撑部(11)、中心柱(12)和压辊(13),所述支撑部(11)朝向所述固定机构(30)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支撑部(11)背离开口的一侧与所述驱动机构(20)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柱(12)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中轴线上,所述压辊(13)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11)内侧壁的锥形压平轮(131),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尖端朝向所述中心柱(12)的方向设置,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母线与电池卷芯朝向所述支撑部(11)的端面相切,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底端与所述支撑部(11)的侧壁连接:
所述中心柱(12)朝向所述固定机构(30)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电池卷芯的内孔径向尺寸以便于所述中心柱(12)朝向固定机构(30)的一端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平机构(10)还包括转动部(14),所述锥形压平轮(131)通过所述转动部(14)相对所述支撑部(11)可转动地设置,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底端与所述转动部(14)的一侧连接,所述转动部(14)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撑部(11)的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柱(12)包括固定连接的定心柱(121)和定型柱(122),所述定心柱(121)与所述定型柱(122)同轴设置,所述定心柱(121)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中轴线上,所述定型柱(122)的锥形引导端朝向所述固定机构(30)设置并插入电池卷芯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心柱(121)朝向所述定型柱(122)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尖端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极耳电池极耳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压平轮(131)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盖亚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