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扶手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6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扶手及车辆,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扶手、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侧板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车身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侧板上,侧板与扶手固定连接;侧板上设置有锁止部,动力机构用于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升降扶手,扶手可以被锁止在不同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乘客对扶手高度的要求,并且扶手可以收藏在座椅的坐垫内,长度和厚度更能满足乘客的需求,舒适性更高。

A lifting handrail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扶手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扶手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很多车辆的后排座椅的中间设置有扶手,常见的扶手为藏于靠背的翻转式扶手。然而,藏于靠背的扶手,由于扶手转轴的限制,其长度和高度较难同时满足乘客的需求,并且,当扶手作为靠背使用时,硬度过大,不能满足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升降扶手及车辆,以提供一种藏于座椅坐垫的扶手,从而满足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扶手,用于车辆,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扶手、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侧板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摇杆和第一拉簧,所述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摇杆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包括:棘爪和第二拉簧;其中,所述棘爪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棘爪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棘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部还包括:拉杆和开关;其中,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棘爪上,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侧板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盖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盖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身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铰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侧板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导杆;其中,所述导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杆,所述导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导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杆,所述导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插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摇杆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插接杆,所述摇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插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滑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车身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铰接,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所述侧板铰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升降扶手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扶手,通过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绕车身转动的情况下,可以带动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的侧板运动,侧板的运动则可以带动扶手运动,从而可以实现扶手的升降调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锁止部卡入第一连杆上的不同卡槽,实现将扶手锁止在不同的位置。具体地,当扶手在外力的作用下被下压时,摇杆可以随着侧板一起运动,摇杆的第二端会沿着第一连杆滑动,并且拉伸第一拉簧,使第一拉簧积蓄势能,在锁止部解锁时,第一拉簧会拉动摇杆的第二端沿着第一连杆反向滑动,摇杆对侧板产生推力,使侧板被自动抬起,从而实现扶手位置的自动调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扶手,扶手可以被锁止在不同的位置,从而满足不同乘客对扶手高度的要求,并且扶手在第一拉簧的作用下可以自动抬升,节省了人力,该扶手可以收藏在座椅的坐垫内,长度和厚度更能满足乘客的需求,舒适性更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提供一种藏于座椅坐垫的扶手,从而满足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升降扶手。所述车辆与上述升降扶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机构撑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机构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扶手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扶手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扶手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三;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扶手位于后排座椅之间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扶手,20-升降机构,201-第一连杆,202-侧板,203-第二连杆,204-地脚,205-卡槽,206-锁止部,2061-棘爪,2062-第二拉簧,2063-拉杆,2064-开关,207-盖板,208-第一连接板,30-动力机构,301-摇杆,302-第一拉簧,303-导杆,304-第一插接杆,305-第二插接杆,306-第三插接杆,307-滑块,40-坐垫。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扶手,用于车辆,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扶手、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侧板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卡槽匹配;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摇杆和第一拉簧,所述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摇杆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扶手,通过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扶手,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扶手、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侧板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卡槽匹配;/n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摇杆和第一拉簧,所述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摇杆的第二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扶手,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扶手包括:扶手、升降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侧板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侧板与所述扶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与所述卡槽匹配;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摇杆和第一拉簧,所述摇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侧板铰接,所述摇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第二端与所述摇杆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包括:棘爪和第二拉簧;其中,
所述棘爪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棘爪的第二端与所述卡槽匹配;
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棘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还包括:拉杆和开关;其中,
所述拉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棘爪上,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盖板,两个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永马文树张保锁王云亮李战宁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