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6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座椅扶手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容置腔,其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三者均连通容置腔和外部;支撑骨架,其包括骨架本体以及与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且贯穿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面板总成,其包括面板骨架和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面板骨架贯穿第二开口且与转轴连接;解锁总成,其贯穿第三开口且与锁紧件连接,其能够在插入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转轴带动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集合多功能性于一体。

Armrest a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扶手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
技术介绍
同排相邻的汽车座椅之间设置有扶手,扶手包括前排座椅中间的前扶手和后排座椅之间的后扶手,前、后扶手均用于为驾乘人员提供肘部支撑,提高舒适度。现有的前扶手多为固定式结构,多数前扶手集成储物和支撑功能于一体,用于储存零散物件以及为驾驶员提供肘部支撑;为了不影响车内的空间感,现有的后扶手多为可收放式结构,即后扶手的收放状态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调节,而且,后排座椅的乘客对后扶手的舒适性、多样性和实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当需要支撑肘部时,将后扶手从后向前转动至水平状态;当需要办公或处理文件时,后扶手应提供有效的支撑面积;当乘员需要经过后扶手时,为避免后扶手占用过多的空间,影响乘员的通过,将后扶手从前向后转动至竖直状态或隐藏状态。为避免占用过多的座椅空间,在设计时,扶手的支撑宽度受到限制。但是,在有限支撑宽度的扶手面板上,不方便办公或阅读资料,可能影响感知和舒适性。因此,需要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扶手及汽车,可安装在后排座椅之间的座椅扶手,集合多功能性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以及与所述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面板总成,所述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骨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转轴连接;解锁总成,所述解锁总成贯穿所述第三开口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解锁总成能够在插入所述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所述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优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棘轮,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块配合使用的挡片以及用于与解锁总成配合使用的锁槽。优选地,所述解锁总成包括解锁支架、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换向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向片的两侧的解锁手柄和棘爪,所述解锁支架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且可卡入或退出所述锁槽内,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搭接在所述换向片上,所述解锁手柄可驱动所述换向片转动且带动所述棘爪退出所述锁槽,所述第一扭簧带动所述棘爪复位。优选地,所述换向片和所述解锁手柄上分别安装有第二扭簧和第三扭簧,当所述棘爪复位时,所述第二扭簧可带动所述换向片复位,所述第三扭簧可带动所述解锁手柄复位。优选地,所述骨架本体包括支撑板以及分别从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和底端向同侧延伸出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豁口,所述豁口从所述顶板向所述支撑板延伸;所述转轴架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操作键的第一支架。优选地,所述骨架本体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阻尼器,所述转轴与所述阻尼器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上壳体内的上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下壳体内的下腔体,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盖板和端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至少局部容置所述面板骨架的凹槽,所述端盖用于密封所述凹槽。另外,优选地,所述面板总成上覆盖有蒙皮层,所述蒙皮层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复合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述的座椅扶手。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座椅扶手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汽车使用上述座椅扶手可实现收放功能以及面板本体的收放功能,集合多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向调节,提高实用性,有效减小占用空间,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座椅扶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前后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下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骨架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面板总成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总成的组装示意图。图9a~9c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锁止过程的示意图。图10a~10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图11a~11b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解锁过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座椅扶手;200:座椅;201:调角器;1:下壳体;2:解锁总成;21:解锁手柄;211:第三轴销;212:第三扭簧;22:换向片;221:第二轴销;222:第二扭簧;23:解锁支架;24:棘爪;241:第一轴销;242:第一扭簧3:支撑骨架;31:操作键;32:骨架本体;33:转轴;34:支撑板;35:顶板;36:底板;37:豁口;38:第一支架;4:上壳体;5:面板本体;51:蒙皮层;52:上盖板;53:下盖板;54:第一螺钉;55:第二螺钉;56:端盖;6:面板骨架;7:第二支架;8:阻尼器;9:紧固螺钉;10:挡块;11:棘轮;12:锁槽;13: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座椅扶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前后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座椅扶手的上下翻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座椅扶手100包括:壳体、支撑骨架3、面板总成和解锁总成2。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未标识),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未标识)、第二开口(未标识)和第三开口(未标识),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连通容置腔和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n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以及与所述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n面板总成,所述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骨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转轴连接;/n解锁总成,所述解锁总成贯穿所述第三开口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解锁总成能够在插入所述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所述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
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骨架本体以及与所述骨架本体可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贯穿所述第一开口且用于与座椅的调角器配合实现转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件;
面板总成,所述面板总成包括面板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面板骨架上且支撑面积大于壳体支撑面积的面板本体,所述面板骨架贯穿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转轴连接;
解锁总成,所述解锁总成贯穿所述第三开口且与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解锁总成能够在插入所述锁紧件进入锁止状态和退出所述锁紧件进入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便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面板本体转动到预设角度时进行锁止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棘轮,所述骨架本体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挡块配合使用的挡片以及用于与解锁总成配合使用的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总成包括解锁支架、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的换向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换向片的两侧的解锁手柄和棘爪,所述解锁支架与所述支撑骨架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解锁支架可转动连接,且可卡入或退出所述锁槽内,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且搭接在所述换向片上,所述解锁手柄可驱动所述换向片转动且带动所述棘爪退出所述锁槽,所述第一扭簧带动所述棘爪复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志学成薇余蔚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