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工程化的横向抗弯刚度的扶手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13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33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工程化的横向抗弯刚度的扶手总成”。一种扶手总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可压扁空间的轮廓。所述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周围的间隔位置处的第一变形开始特征、第二变形开始特征、变形传播特征和破裂开始特征。所述特征用于消散侧面碰撞事件下的能量并且因此消散可能因为侧面碰撞而传递到机动车辆乘员的力或载荷。

Handrail assembly with engineering lateral bending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工程化的横向抗弯刚度的扶手总成
本文件总体上涉及机动车辆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借助于工程化的扶手变形行为在侧面碰撞事件中提供受控/减小的扶手横向抗弯刚度。
技术介绍
腹部偏转是在评估机动车辆的侧面碰撞性能时要考虑的关键元素之一。通常存在两个接受的选择用于减小由侧面碰撞引起的腹部偏转。第一选择是对车身结构进行修改。这可以通过增加车身侧面加强、立柱加强和/或添加或增加机动车辆的车门中的防撞梁的强度来完成。对车身结构的所有此类修改会增加显著的成本并且具有显著的重量暗示,从而对机动车辆的燃料经济性产生负面影响。用于改进机动车辆的侧面碰撞性能的第二选择涉及通过内部车门装饰板来管理能量吸收。这可以在对机动车辆的可忽略不计的成本和重量惩罚的情况下实现。扶手设计是这个第二选择的特别重要方面。本文件涉及一种新颖且改进的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已经通过合并一个或多个变形开始特征、一个或多个变形传播特征、一个或多个破裂开始特征和协作的可压扁空间而工程化,以便在侧面碰撞期间通过控制变形的时间、位置和形状来允许最大能量吸收。有利地,所述扶手总成有效地降低峰值力并且在更长的时间框架上分配来自侧面碰撞的力,由此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如本文所描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改进的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可压扁空间的轮廓。所述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周围的间隔位置处的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变形传播特征和破裂开始特征。所述主体可以包括外壁和在所述外壁内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缘与所述可压扁空间接界。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壁中。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可以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内侧上设置在所述外壁中。出于本文件的目的,术语内侧和外侧是参考合并所述扶手总成的机动车辆定义的。所述变形传播特征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中。更具体地,所述变形传播特征可以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内侧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内缘中。所述破裂开始特征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壁中。更具体地,所述破裂开始特征可以沿着所述外壁的在所述内侧与所述外壁的外侧之间延伸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外壁中。更具体地,所述外壁可以包括在所述内侧与所述端部的交叉部处的弯曲部。第二变形开始特征可以设置在这个弯曲部处。所述变形传播特征可以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的第一区段和邻近所述第二变形开始特征的第二区段。另外,所述变形传播特征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间隔开的第三区段。所述变形传播特征还可以包括与其他三个区段间隔开的第四区段。在所述扶手总成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形传播特征的所述第一区段可以包括所述支撑架中的第一扇形部。所述变形传播特征的所述第二区段可以包括所述支撑架中的第二扇形部。所述变形传播特征的所述第三区段可以包括所述支撑架中的第三扇形部。所述变形传播特征的所述第四区段可以包括所述支撑架中的第四扇形部。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扇形部可以邻近所述可压扁空间的纵向中线设置。所述第二扇形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第一内侧拐角处。所述第三扇形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第二内侧拐角处。所述第四扇形部可以邻近所述外壁的所述外侧与所述端部的交叉部设置。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可以包括所述外壁中的邻近所述可压扁空间的所述纵向中线的第一系列狭缝。所述第二变形开始特征可以包括所述外壁中的在所述拐角处的第二系列狭缝。所述破裂开始特征可以包括在所述外壁的所述端部处的第一凹口和邻近所述外壁的所述弯曲部的第二凹口。在所述扶手总成的许多可能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裂开始特征还可以包括所述外壁的内侧中的至少一个附加凹口。在所述扶手总成的可能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总成还可以包括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扶手缓冲层和覆盖在所述扶手缓冲层上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被适配为提供美观的外观并且在被所述机动车辆的乘员触摸时提供期望的触觉。在以下描述中,示出并描述了扶手总成的若干优选实施例。应当认识到,扶手总成能够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若干细节能够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中阐述和描述的扶手总成。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应被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附图说明并入本文中并形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扶手总成的若干方面,并且连同描述内容一起用来解释其某些原理。图1是合并了新颖且改进的扶手总成的机动车辆车门总成的详细图示。图2是图1所示的扶手总成的截面图,描绘了扶手总成的主体,包括支撑扶手总成的缓冲层和覆盖层的主体的支撑架。图3是扶手总成的主体的详细俯视透视图。图4是扶手总成的主体的详细底部平面图。图5是以响应于侧面碰撞的压扁状态示出的图1至图4所示的扶手总成的顶部平面图示。图6是示出传统扶手总成与图1至图4所示的新颖且改进的扶手总成之间的刚度比较的标准化力和标准化位移的曲线图。现在将详细参考扶手总成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图1和图2。图1示出了合并新颖且改进的扶手总成12的机动车辆车门总成10。如图1所示,扶手总成12固定到机动车辆车门总成10并且紧靠机动车辆乘员的外侧定位,所述机动车辆乘员示意性地示为O。如图2所示,扶手总成12包括主体14,所述主体14包括外壁16和支撑架18。主体14限定可压扁空间20的轮廓。更具体地,支撑架18的内缘22与可压扁空间20接界。扶手总成12还包括扶手缓冲层24,所述扶手缓冲层24被接纳在支撑架18上并由其支撑。支撑架18可以相对于周围外壁16内凹。在所示实施例中,扶手缓冲层包括粘附到织物或其他适合材料的支撑衬底28的泡沫橡胶层26。扶手总成12还包括覆盖在扶手缓冲层24和主体14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覆盖层30。覆盖层30包括提供美观的外观并且在机动车辆乘员触摸扶手总成12时提供期望的触感的材料。在所示实施例中,覆盖层30是皮革,但应了解,它可以由可以粘附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到主体14以便覆盖在扶手缓冲层24上的其他适合材料制成。如图3和图4最佳地示出,主体14包括多个不同的工程化的特征,所述工程化的特征被适配或配置为通过规定扶手总成在机动车辆的侧面碰撞事件中的变形行为来减小扶手总成12的横向抗弯刚度。为此目的,扶手总成12的主体14的所示实施例包括第一变形开始特征32、第二变形开始特征34、变形传播特征36和破裂开始特征38。所有这些特征32、34、36、38都设置在可压扁空间20周围的隔开位置处,并且被适配为提供动作序列以便响应于侧面碰撞而以允许最大能量吸收的方式规定和控制扶手总成12的变形。因此,减小了因侧面碰撞而通过扶手总成12潜在地传递到乘员O的载荷或力。更具体地,在所示实施例中,外壁16包括内侧40、外侧42和端部44。外壁16包括在内侧40与端部44的交叉部处的弯曲部46。如应了解,内侧40最靠近坐在扶手总成12旁边的机动车辆乘员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包括:/n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可压扁空间的轮廓,所述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周围的间隔位置处的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变形传播特征和破裂开始特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0 US 16/031,5691.一种扶手总成,所述扶手总成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限定可压扁空间的轮廓,所述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可压扁空间周围的间隔位置处的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变形传播特征和破裂开始特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外壁和在所述外壁内部的支撑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支撑架的内缘与所述可压扁空间接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设置在所述外壁中。


5.如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变形传播特征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破裂开始特征设置在所述外壁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变形开始特征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所述内侧上设置在所述外壁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总成,其中所述变形传播特征在所述可压扁空间的内侧上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泰易阳林·多恩巴瓦尼·陶他卢力迈克尔·杰勒德·奥尔洛夫斯基布莱恩·皮蒂拉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