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0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包含第一轨、第二轨、释放部件与定位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轨,于其前端设有定位凸片; 第二轨,穿接于所述第一轨而可滑移活动,其上设有一定位体; 释放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的内侧面,所述释放部件的一端具有操作钮; 定位件,为位于所述操作钮一侧的可活动部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卡抵部与一受顶部,且定位件具有弹力作用使其卡抵部对应所述第二轨的定位体相卡抵,以及借助受顶部来带动卡抵部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特别是指滑轨的释放部件在被操 作而离开原始位置后,使释放部件具有一暂时定位作用,而无须持续以手施力于释 放部件的设计。
技术介绍
一般的滑轨设计,功能性较强者,有一种可在拉出活动轨体后,使该活动轨 体不会再轻易内縮而滑入固定轨体中,也即活动轨体会卡定于固定轨体,以在拉伸 状态下防止活动轨体内縮,而这类"防止内縮"的定位功能,又可分为"稳固锁定" 与"弹性暂时定位"两种模式,其中,"稳固锁定"者需配合解锁的释放部件,以 使活动轨体经解锁后可再推入固定轨体,至于"弹性暂时定位"者,则可借助施加 于活动轨体的一定推力而自动解除该定位作用,以强迫推入活动轨体;另外,为使活动轨体由固定轨拉出时,活动轨体不会由固定轨完全脱离,还可设有"防止脱离" 的锁定构造,另外,活动轨体也能设成可拆卸式,而该"防止脱离"的锁定构造也 会配合设计有解锁的释放部件。而一般会使用到滑轨的抽屉类对象,通常是使用一组滑轨,也即是将两根滑 轨分别安装于抽屉类对象的左、右两边,而当每根滑轨均具有"防止内縮"或"防 止脱离"的机构时,当操作其解锁的释放部件时,操作者只能用双手同时操控左、 右两边滑轨的释放部件,并持续施力于该释放部件,方能一并将活动轨体推入或拉 出。然而,当抽屉类对象使用到两根以上的滑轨时, 一位操作者的双手便不敷使 用,想要同时操作各个需施力推拉的释放部件而同步解锁,是存有其困难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以实现 令滑轨的释放部件在被操作而离开原始位置后,使释放部件具有一暂时定位 作用,而无须持续以手施力于释放部件,以解决早期释放部件需持续施力推拉而不 方便于多根滑轨同步解锁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包含第一轨、第二轨、释放 部件与定位件,其特点是所述第一轨于其前端设有定位凸片;第二轨穿接于第一 轨而可滑移活动,第二轨并设有一定位体;释放部件安装于第二轨的内侧面,释放 部件的一端具有操作钮;定位件位于操作钮一侧并设有一卡抵部与一受顶部,且定 位件具有弹力作用使其卡抵部对应前述第二轨的定位体相卡抵,以及借助受顶部对应前述第一轨的定位凸片相接触而带动卡抵部脱离定位体。其中,所述第二轨的定位体设于一透空槽内,定位体至少具有一抵止面。其中,所述操作钮的一侧设有一凹口,定位件结合于凹口处。其中,所述定位件为一弹性物体,且具有一固定端,操作钮的凹口一侧边设有一接合槽,所述定位件以固定端嵌接于操作钮的接合槽而伸置于凹口处。其中,所述定位件与操作钮一体成型而相连,且定位件具有弹性而伸置于凹口处。其中,所述定位件与操作钮枢接而具有一旋转轴心,以使定位件置于凹口处 可做摆动,以及包含一弹性组件作用于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操作钮的凹口处且具有一滑移行程,以使定位件于 凹口处可做直向运动,以及包含一弹性组件作用于定位件。其中,所述定位件的两侧具有挡块,操作钮的凹口两侧设有凸缘,以挡块对 应凸缘相抵而限制定位件的滑移行程。其中,所述定位件具有一滑槽,操作钮设有一凸柱伸置于滑槽中,而限制定 位件的滑移行程。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一种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包含第一轨、第二轨、 释放部件与定位件,其特点是该定位件与操作钮设于释放部件上面,而所述定位 件设有一卡抵部与一受顶部,且定位件具有弹力作用使其卡抵部对应前述第二轨的 定位体相卡抵,以及借助受顶部来带动卡抵部位移。其中,所述释放部件一端设有一柄部,定位件一端设有一延伸片,定位件以 延伸片对应柄部相连接,且操作钮固接于释放部件的柄部上,并于柄部上设有一活动槽供定位件穿置。 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第一轨与第二轨整体架构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释放部件、操作钮及定位件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释放部件、操作钮及定位件而组合于第二轨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轨相对第一轨拉出极限的示意图,其中第二轨以挡止件抵于第一轨的定位凸片。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含释放部件、操作钮及定位件的拉出动作示意图,其 中定位件的卡抵部抵于定位体。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轨相对第一轨推入的示意图,其中定位件的受顶部 到达定位凸片的第一端。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轨相对第一轨继续推入的示意图,其中定位件的受 顶部受到定位凸片的压迫,定位件的卡抵部脱离定位体。图8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图io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三的构造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三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三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四的构造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四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四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五的构造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五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18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五的弹性组件变化形式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19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六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轨1 、第二轨2 、释放部件3 、操 作钮4及定位件5 ,其中第一轨1 ,于其前端设有定位凸片11 ,定位凸片11前后各设有第一端111 、 第二端112 ;第二轨2 ,穿接于前述第一轨l而可滑移活动,其上设有一定位体21 ,此 实施例中,该定位体21设于一透空槽22内,定位体21至少具有一抵止面211 , 以及,相应第二轨2相对第一轨l的"防止脱离"功能,其于第二轨2上设有一 枢接的挡止件23 ,挡止件23并配合有一第一弹性组件24施加一弹力,且设有 一盖座25 ,其中,第一弹性组件24可为相连于盖座25的细条状弹力杆体;另 外,上述所提的挡止件23 "防止脱离"功能,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一实施例,且非本 专利技术的专利特征所在,倘所述的"释放部件3 "为运用于"防止内縮"功能的, 则也应均属本专利范畴所涵盖,合先陈明。另并参阅图2与图3所示释放部件3 ,安装于前述第二轨2的内侧面,所述释放部件3两相对外端的 一端设有释放部31,另一端设有插接部32而供一操作钮4连接,其释放部31在 此一实施例中对应于前述挡止件23以相连动,以及设有一第二弹性组件34作用 于释放部件3 ,释放部件3具有一抵接片33抵接于第二弹性组件34 —端,此实 施例中,第二弹性组件34设于前述盖座25的内部,而使释放部件3借助第二弹 性组件34具有一自动回归原始位置的作用力;操作钮4的一侧设有一凹口41 ,凹口41的一侧边设有一接合槽42 ,且操 作钮4设有一套环43而对应释放部件3的插接部32相套接;定位件5 ,为一设于前述操作钮4凹口41处的可活动部件,该定位件5设 有一卡抵部51与一受顶部52 ,此实施例中,定位件5为一本身具有弹力作用的 条状弹性物体,且设有一固定端53 ,而将定位件5以固定端53嵌接于操作钮4的 接合槽42而伸置于凹口 41处。据以上述构造,将第二轨2穿接于第一轨l而拉出滑移至极限时,如图4所 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轨释放部件的定位构造,包含第一轨、第二轨、释放部件与定位件,其特征在于: 第一轨,于其前端设有定位凸片; 第二轨,穿接于所述第一轨而可滑移活动,其上设有一定位体; 释放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的内侧面,所述释放部件的一端具有操作钮;定位件,为位于所述操作钮一侧的可活动部件,所述定位件设有一卡抵部与一受顶部,且定位件具有弹力作用使其卡抵部对应所述第二轨的定位体相卡抵,以及借助受顶部来带动卡抵部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庚金黄建立王威胜王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