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润滑油输送装置,包括导油套、轴用弹性挡圈、上磁环和下磁环,导油套上端为圆管,下端径向延伸成漏斗;圆管大端垂直嵌入活塞上部中心平台中。上磁环和下磁环同极相对设置,分别套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外圆与台阶孔孔壁之间的空腔中,使得导油套的漏斗下口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上磁环的上侧面抵靠在台阶孔上端端面下,下磁环的下侧面抵靠在圆管中部的台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从导油套输送的冷却润滑油从导油套穿过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进入活塞顶和连杆小头与活塞销之间,充分冷却活塞顶和活塞销。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靠性,确保柴油机能长期正常工作。
Diesel engine piston cooling lubricating oil deli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油机活塞冷却润滑油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活塞顶和连杆小头,使润滑油顺利进入活塞顶并冷却活塞和连杆小头的冷却油输送装置,属于内燃机
技术介绍
柴油机释放的柴油混合气在自行燃烧时猛烈膨胀,其产生的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通过旋转的曲轴将动力输送出去,此时气缸内温度可达1900~2000℃,导致在气缸内上下高速移动的活塞热负荷很大,温度非常高。为了降低活塞顶温度,需要输入循环的润滑油冷却活塞。目前,活塞顶润滑油冷却装置主要分密封式结构和非密封式结构,非密封式结构的活塞顶润滑油冷却装置不能使润滑油有效进入活塞顶,冷却效果不好。密封式结构利用弹簧压缩后产生的复位弹性力将导油套压紧在连杆小头上,从而使润滑油通过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进入连杆小头和活塞销表面来冷却活塞顶内腔。在活塞运动过程中弹簧受力不均匀,导致导油套有时会刮伤连杆小头。弹簧长期使用后会磨损导油套,弹簧自身也因磨损存在可能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油输送装置,有效地解决密封式结构的活塞顶润滑油冷却装置弹簧可靠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润滑油输送装置,包括导油套、轴用弹性挡圈、上磁环和下磁环,所述导油套上端为阶梯轴结构的圆管,导油套下端径向延伸成漏斗,导油套的圆管大端垂直嵌入活塞上部中心平台的台阶孔下部中,且与台阶孔下部间隙配合;圆管小端端头伸出活塞上部中心平台,导油套的漏斗下口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端头上;所述上磁环和下磁环同极相对设置,分别套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外圆与台阶孔孔壁之间的空腔中;上磁环的上侧面抵靠在台阶孔上端端面下,下磁环的下侧面抵靠在圆管中部的台阶面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上磁环外圆与台阶孔间隙配合,上磁环内孔与圆管小端外圆之间留有间隙δ1;下磁环外圆与台阶孔之间、下磁环内孔与圆管小端外圆之间均留有间隙δ2,且δ1>δ2。进一步的,上磁环的厚度与下磁环的厚度相等,上磁环厚度H1或下磁环厚度H1与空腔高度L之比H1/L=0.15~0.17。进一步的,所述上磁环和下磁环的材质均为钕铁硼永磁体。本专利技术的上磁环和下磁环采用同极相对设置的结构,利用上磁环和下磁环之间永磁体同极相斥的磁场力取代弹簧受压变形时产生的弹性力。随着上磁环和下磁环之间距离的变化,两者之间同极相斥的磁场力也随之变化,该磁场力推动导油套的漏斗下口始终抵靠在柴油机的连杆小头外圆面上,确保冷却润滑油从导油套穿过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进入活塞顶和连杆小头与活塞销之间,充分冷却活塞顶和活塞销。由于上磁环和下磁环取代了弹性零件,因而避免产生导油套刮伤连杆小头,以及弹性零件磨损导油套的缺陷,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确保柴油机能长期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导油套1、轴用弹性挡圈2、上磁环3和下磁环4,导油套1上端为阶梯轴结构的圆管11,下端径向延伸成漏斗12,导油套1的圆管11大端垂直嵌入活塞30上部中心平台301的台阶孔302下部中,且与台阶孔302下部间隙配合,这样的结构使得导油套1上端的圆管11可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导油套1的漏斗12下口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10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10的径向油孔101,无论连杆小头10如何转动,径向油孔101始终不会越出导油套1的漏斗12下口。钕铁硼材质的永磁体上磁环3和下磁环4同极相对设置,分别套在导油套1的圆管11小端外圆与台阶孔302孔壁之间的空腔5中。上磁环3的上侧面抵靠在台阶孔302上端端面下,下磁环4的下侧面抵靠在圆管11中部的台阶面303上。这样,就可利用上磁环3和下磁环4之间永磁体同极相斥的磁场力使得导油套1的漏斗12下口始终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10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10的径向油孔101。冷却润滑油从导油套1上端的圆管11向下依次通过漏斗12、连杆小头10的径向油孔101,进入连杆小头轴套40和活塞销20中进行冷却。圆管11小端端头伸出活塞上部中心平台301,轴用弹性挡圈2固定在导油套的圆管11小端端头上,防止导油套1下移脱落。上磁环3外圆与台阶孔302间隙配合,上磁环内孔31与圆管11小端外圆之间留有间隙δ1,便于安装上磁环3。下磁环4外圆与台阶孔302之间、下磁环内孔41与圆管11小端外圆之间均留有间隙δ2,且δ1>δ2。这样的结构使得且上磁环3的位置固定在活塞30上部中心平台301的台阶孔302中,下磁环4可随着导油套1上下移动而移动,在上磁环3和下磁环4之间永磁体同极相斥的磁场力的作用下,使得导油套1的漏斗12下口始终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10外圆面上,确保冷却润滑油进入连杆小头10中润滑冷却连杆小头10和活塞销20。上磁环3的厚度与下磁环4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的上磁环3厚度H1或下磁环4厚度H1与空腔7高度L之比H1/L=0.16,使得下磁环4具有充分的上下移动空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润滑油输送装置,包括导油套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导油套上端为阶梯轴结构的圆管,导油套下端径向延伸成漏斗,导油套的圆管大端垂直嵌入活塞上部中心平台的台阶孔下部中,且与台阶孔下部间隙配合;圆管小端端头伸出活塞上部中心平台,导油套的漏斗下口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端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磁环和下磁环,所述上磁环和下磁环同极相对设置,分别套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外圆与台阶孔孔壁之间的空腔中;上磁环的上侧面抵靠在台阶孔上端端面下,下磁环的下侧面抵靠在圆管中部的台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活塞冷却润滑油输送装置,包括导油套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导油套上端为阶梯轴结构的圆管,导油套下端径向延伸成漏斗,导油套的圆管大端垂直嵌入活塞上部中心平台的台阶孔下部中,且与台阶孔下部间隙配合;圆管小端端头伸出活塞上部中心平台,导油套的漏斗下口抵靠柴油机的连杆小头外圆面上,并罩住在连杆小头的径向油孔;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端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磁环和下磁环,所述上磁环和下磁环同极相对设置,分别套在导油套的圆管小端外圆与台阶孔孔壁之间的空腔中;上磁环的上侧面抵靠在台阶孔上端端面下,下磁环的下侧面抵靠在圆管中部的台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常溪,刘敏,蒋大伟,李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