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03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池组,电池组固定于电池箱内,电池箱前后两侧设置散热孔,电池箱内壁上端设置挡缘,封盖设置于挡缘的顶部,封盖顶部设置提手,散热架卡接于电池箱的散热孔一侧,散热架包括风扇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风扇盒遮蔽于散热孔的外侧,第一连杆固定于风扇盒的上下两端,第一连杆上设置第一弹簧,第二连杆固定于第一连杆的端部内侧,两侧对应散热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包括连杆,连杆的两端与两侧散热架上的第二连杆分别固定,连杆上设置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架拆装方便,易于维护和清洗。

A kind of heat dissipation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型电池组。
技术介绍
电池组,是指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的整体。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电池组因其性能更高,从而其在供电时,相对于单一的电池,往往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为保证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供电使用,需对在其工作时对其进行及时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电池组,散热架拆装方便,易于维护和清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型电池组,包括电池组,还包括电池箱、封盖、散热架,所述电池组固定于电池箱内,所述电池箱前后两侧设置散热孔,所述电池箱内壁上端设置挡缘,所述封盖设置于挡缘的顶部,所述封盖与电池箱间隙配合,所述封盖顶部设置提手,所述散热架卡接于电池箱的散热孔一侧,所述散热架包括风扇盒、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风扇盒遮蔽于散热孔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固定于风扇盒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第一连杆的端部内侧,两侧对应散热架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两侧散热架上的第二连杆分别固定,所述连杆上设置第二弹簧。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池箱底部固定设置安装支脚。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池箱左右两侧设置对应电池组设置若干线路接口。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孔对应设置于电池箱的外壁两端,所述散热孔矩阵分布。进一步而言,所述电池箱与风扇盒相接处设置嵌槽,所述风扇盒卡接于嵌槽内,所述散热孔设置于嵌槽内。进一步而言,所述封盖的上表面与电池箱的上表面平齐。进一步而言,所述提手为弹性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电池组设于电池箱内,可避免其受到外界灰尘、水汽的侵蚀,电池箱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可便于电池组热量的散发。2、电池箱外侧设有散热架,散热架上的风扇盒与电池箱上的散热孔位置对应,从而可促进对电池箱内电池组的散热效果。3、散热架与电池箱卡接,拆装方便,易于其上风扇盒散热风扇的维护,以及风扇盒两侧防尘网的定期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1-电池组;2-电池箱;21-散热孔;22-挡缘;23-安装支脚;24-线路接口;25-嵌槽;3-封盖;31-提手;4-散热架;41-风扇盒;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一弹簧;5-连接件;51-连杆;52-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散热型电池组,包括电池组1,还包括电池箱2、封盖3、散热架4,所述电池组1固定于电池箱2内,所述电池箱2前后两侧设置散热孔21,所述电池箱2内壁上端设置挡缘22,所述封盖3设置于挡缘22的顶部,所述封盖3与电池箱2间隙配合,所述封盖3顶部设置提手31,所述散热架4卡接于电池箱2的散热孔21一侧,所述散热架4包括风扇盒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所述风扇盒41遮蔽于散热孔2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42固定于风扇盒4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杆42上设置第一弹簧44,所述第二连杆43固定于第一连杆42的端部内侧,两侧对应散热架4通过连接件5固定,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两端与两侧散热架4上的第二连杆43分别固定,所述连杆51上设置第二弹簧52。优选的,所述电池箱2底部固定设置安装支脚23,安装支脚23上设有安装孔,可通过螺栓将其安装固定。优选的,所述电池箱2左右两侧设置对应电池组1设置若干线路接口24,线路接口24设有多组,其包括电源接口、充电接口等等。优选的,所述散热孔21对应设置于电池箱2的外壁两端,所述散热孔21矩阵分布,多组矩阵排列的散热孔21,可提高对电池箱2内电池组1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电池箱2与风扇盒41相接处设置嵌槽25,所述风扇盒41卡接于嵌槽25内,所述散热孔21设置于嵌槽25内,嵌槽25的设置可便于散热架4的安装定位,同时也在其安装后进行限位,避免其左右滑动,造成错位,影响风扇盒41内风扇对电池箱2内电池组1的风冷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封盖3的上表面与电池箱2的上表面平齐。优选的,所述提手31为弹性带,易于使用,且不影响该装置整体的美观性。工作原理:电池组1固定安装设于电池箱2内存放,电池箱2外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1,可将电池组1的工作时的热量散出,同时,通过散热架4上风扇盒41内的散热风扇可进一步促进散热效果。散热架4可拆卸的安装与电池箱2的外侧,易于对其上风扇盒41内风扇的维护更换,同时也便于对风扇盒4外侧防尘网的清洗,且,散热架4的安装也同时对电池箱2顶部的封盖3的密封实现了压紧限位。散热架4安装时,可将其分别于电池箱2的左右两侧套设插入,直至风扇盒41卡接于嵌槽25内,实现定位,此时,在第一弹簧44的作用下,上下两侧的第二连杆43能够夹紧于电池箱2的上下两端,同时前后两侧散热架4又可通过连接件5固定,连接件5设为连杆51,连杆51上设有第二弹簧52,可便于两侧散热架4收缩套装。同时,在电池箱2通过安装支脚23安装固定后,第一弹簧44与第二弹簧52能够为电池线2提供一定的减震缓冲,降低其安装后收到的碰撞或振动的损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电池组,包括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箱(2)、封盖(3)、散热架(4),所述电池组(1)固定于电池箱(2)内,所述电池箱(2)前后两侧设置散热孔(21),所述电池箱(2)内壁上端设置挡缘(22),所述封盖(3)设置于挡缘(22)的顶部,所述封盖(3)与电池箱(2)间隙配合,所述封盖(3)顶部设置提手(31),所述散热架(4)卡接于电池箱(2)的散热孔(21)一侧,所述散热架(4)包括风扇盒(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所述风扇盒(41)遮蔽于散热孔(2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42)固定于风扇盒(4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杆(42)上设置第一弹簧(44),所述第二连杆(43)固定于第一连杆(42)的端部内侧,两侧对应散热架(4)通过连接件(5)固定,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两端与两侧散热架(4)上的第二连杆(43)分别固定,所述连杆(51)上设置第二弹簧(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电池组,包括电池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箱(2)、封盖(3)、散热架(4),所述电池组(1)固定于电池箱(2)内,所述电池箱(2)前后两侧设置散热孔(21),所述电池箱(2)内壁上端设置挡缘(22),所述封盖(3)设置于挡缘(22)的顶部,所述封盖(3)与电池箱(2)间隙配合,所述封盖(3)顶部设置提手(31),所述散热架(4)卡接于电池箱(2)的散热孔(21)一侧,所述散热架(4)包括风扇盒(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所述风扇盒(41)遮蔽于散热孔(2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42)固定于风扇盒(4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杆(42)上设置第一弹簧(44),所述第二连杆(43)固定于第一连杆(42)的端部内侧,两侧对应散热架(4)通过连接件(5)固定,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两端与两侧散热架(4)上的第二连杆(43)分别固定,所述连杆(51)上设置第二弹簧(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仕迪韩富方四明沈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禾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